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Y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的意思,延安大学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3 04:48:24


词语 延安大学
详细解释 原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培养干部的学校。1941年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邢并成立,校址在延安。1943年后自然科学院、鲁迅艺术学院、行政学院等并入。1949年迁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现在的延安大学重建于1958年,设中文、政治教育、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系。
反义词
同义词
"延"开头的词语 延祚 :1.长久的福禄。 2.延续福禄。
延坐 :1.请坐。 2.受牵连而获罪。
延阻 :1.拖延耽搁。
延灼 :1.蔓延燃烧。
延竚 :1.见"延伫"。
延驻 :1.邀请停留。 2.道教所谓长生不老。延,延年;驻,驻颜,保持青春。
延贮 :1.久立,久留。
延属 :1.相连。 2.引颈瞩目。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属,通"瞩"。
延州 :1.春秋时吴公子季札本封延陵,复封州来,后因以"延州"借指季札。
延踵 :1.形容殷切盼望的样子。
"学"结尾的词语 中国学 :也称中国研究”、汉学”。国外对中国研究的统称。有广狭两义。广义指研究中国的哲学、宗教、历史、政治、经济、艺术、语言等各门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狭义指研究中国的文献、语言和文学。在现阶段,中国学的研究重心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的医科大学。校址在北京。前身为协和医学堂,后数易其名,一度停办,1979年复校,改名中国首都医科大学,1985年改现名。设有医学、护理和医学实验技师等专业。医学专业学制为八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的综合性理工科大学。校址在合肥。创建于1958年,原校址在北京,1970年迁往合肥。设有数学、物理、无线电电子学、应用化学、经济管理和系统科学等系,并办有少年班。
政策科学 :以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从发展变化着的政策体系出发,研究政策的结构、功能、制定、运行和效益等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政策的正确决策、实施和评价提供依据。
郑学 :1.指经学中的东汉郑玄学派。 2.泛指经学。
植学 :1.立学。
植物学 :生物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等。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章句学 :1.汉儒所创的一种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所重在于解释篇章字句﹐而不在阐发大义。
韵学 :1.即音韵学。
左学 :1.相传殷代的小学,西周为国学之一种。一说右学﹑左学皆太学,同在城郊,实为一学,但有楹东﹑楹西之分。《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左学﹐小学也。"唐李华《含元殿赋》"盖左学之遗制﹐协前王之讲德。"后用以泛称学校。
"延"开头的成语 延年益寿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延颈企踵 :伸长头颈,踮起脚跟。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
延颈跂踵 :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同延颈企踵”。
延颈举踵 :踵脚后跟。伸长勃子,踮起脚跟。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延颈鹤望 :像鹤一样伸长颈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延津之合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比喻因缘会合。同延津较”。
延津较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比喻因缘会合。
"学"结尾的成语 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用非所学 :所用的不是所学的。指学用不一致。
一家之学 :自成一家的学派。
晚生后学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通儒硕学 :犹言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市民文学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敏而好学 :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释意: :延 同本义 延,长行也。--《说文》。按,字亦作蜒”。 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韩非子》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书·召诰》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陆机《长歌行》 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 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主人延客祭。╠ 延yán ⒈伸长,扩展~长。蔓~。 ⒉缓,推迟~期。迟~。 ⒊引进,聘请~入。~聘。~师。

:安〈形〉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 ⒈平静,稳定平~ 。 ~定团结。 ⒉使平静,使稳定~慰。~民。 ⒊处理,放置,装设~排。~置。~装。~机器人。 ⒋存着,怀着~心赖账。 ⒌治理治~。~天下。 ⒍疑问词。哪里?怎么而今~在?~能见死不救? 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代号a。

:大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学,识也。--《广雅》 好学近乎知。--《礼记·中庸》 念终始典于学。--《礼记·文王世子》 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尚书大传》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庄子·庚桑楚》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而时习之。--《论语》 学即继以问也。--清·刘开《问说》 又如学书(认真读书);学学乖(经世面,学聪明);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学习人文学科或社会 学(寃、斈)xué ⒈指学习~工。~农。~医。~哲学。~而不厌。~习科学知识。 ⒉模仿边看边~。照字帖~写字。鹦鹉~舌。 ⒊指学问。 ①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这是一门新兴的~问。 ②知识求~。博~多才。 ③学和问勤~多问。 ⒋指学识,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她的~识渊博。 ⒌指学校,集体培养人才的地方小~。中~。大~。 ⒍指学科,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医~。化~。生物~。经济~。 ⒎ ⒏ ⒐ ①在学校学习的人。 ②向前辈或向能者学习的人。 ③求学者谦称自己。 ⒑ ⒒ ①〈古〉官名翰林~士。 ②旧称学者文人~士。 ③学位名在硕士之下。 ⒓ ⒔ ⒕ ⒖ 学xiào 1.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