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成语 Z 诛暴讨逆

诛暴讨逆的意思,诛暴讨逆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5-11 01:33:58


成语 诛暴讨逆
拼音 zhū bào tǎo nì
详细解释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例子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军》治军之政,谓治边境之事,匡救大乱道,以威武为政,诛暴讨逆,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
"诛"开头的词语 诛坐 :1.责罚﹐治罪。
诛罪 :1.讨伐有罪者。
诛族 :1.诛戮﹑族灭。
诛逐 :1.诛戮﹑贬斥。
诛谪 :1.诛戮责罚。
诛斩 :1.诛杀﹔斩杀。
诛责 :1.惩罚﹔责罚。
诛远 :1.斥退疏远。
诛心 :1.谓揭露﹑指责人的思想﹑用心。
诛胁 :1.惩治﹑胁迫。
"逆"结尾的词语 作逆 :1.作乱,造反。
罪逆 :1.罪恶悖逆。 2.旧时人子居丧中自称之词。 3.犹罪孽。参见"罪孽深重"。
重逆 :1.谓竭力迎合。
诈逆 :1.欺诈﹑叛逆。
诛逆 :1.讨伐叛逆。
造逆 :1.发动叛乱。
语逆 :1.说话不合人口味。
迎逆 :1.犹迎接。
衅逆 :1.叛乱。
亿逆 :1.逆料,测度。
"诛"开头的成语 诛心之论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诛求无已 :诛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诛求无厌 :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诛求无度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诛求不已 :指勒索,强取没完没了。同诛求无已”。
诛尽杀绝 :诛;斩。杀得一个不留。
诛故贳误 :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诛锄异己 :诛杀;锄铲除。指消灭和清除在政治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诛暴讨逆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逆"结尾的成语 诛暴讨逆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相视莫逆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十恶五逆 :指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释意: :诛 (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同本义 诛,讨也。--《说文》 诛,代。诛犹责也。--《白虎通》 诛以驭其过。--《周礼·太宰》 诛求无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齿路马有诛。--《礼记·曲礼》。注罚也。”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理,曹其首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甚悖逆不轨,宜诛讨之日久矣。--汉·桓宽《盐铁论·本议》 又如诛放(责斥其罪并予以放逐);诛远(斥退疏远);诛惩(声讨惩处);诛心(揭露、指责人的用心) 杀戮。夺去生命 立诛杀曹无伤 诛zhū ⒈杀死,铲除~戮ˇ民者~。~锄杂草。 ⒉谴责,责罚,讨伐口~笔伐。兴兵~之。

:暴 显露;暴露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尸捐不收,骨暴不葬。--《论衡·祸虚》 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暴师(驻扎在野外的军队);暴骸(暴露尸骸);暴骨(暴露尸骨);暴尸(暴露尸骸) 糟蹋,损害 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记》 又如自暴自弃;以众暴寡;暴殄轻生(肆意践踏,轻视生命);暴殄(残害自然) 欺凌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庄子·盗跖》 又如暴陵(欺压凌辱) 徒手搏 暴 bào ①突然而猛烈~风雨、~死。 ②凶残~徒、~行。 ③急躁脾气~。 ④鼓起来;突出青筋突~。 ⑤糟蹋自~自弃。 ⑥姓。 【暴动】为破坏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秩序而采取的集体武装行动农民~。 【暴风骤雨】来势迅猛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剧烈的群众运动。 【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去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 【暴客】强盗。 【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戾形容极其凶恶。恣睢放纵;横行霸道。 【暴露无遗】(坏人坏事)全都显露出来了。 【暴虐】凶恶残酷,极不人道。 【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泛指任意损害、糟蹋财物。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暴躁】遇事爱急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性情~。 【暴卒】患急病突然死亡。 暴pù ⒈晒冬~。一~十寒(〈喻〉无恒心)。 暴bó 1.(今读bào)鼓起;突出。 2.见"暴乐"。

:讨〈动〉 (会意。从言,从寸。言,言论。寸,法度。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同本义 讨,治也。--《说文》 讨,诛也。--《玉篇》 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人讨陈叛。--《左传·襄公五年》 讨伐;诛戮 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左传·隐公九年》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讨贼督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又如征讨(出兵讨伐);讨掩(讨伐掩捕。掩捕,乘人不备而捕捉);讨贰(征讨叛逆不忠的诸侯);讨贼( 讨tǎo ⒈征伐,发动攻击~伐。征~。声~。 ⒉查究,整治检~。~军纪。 ⒊探求,研究探~。研~。 ⒋索取~债。~价还价。 ⒌求,请求,乞求~饶。~教。~饭。 ⒍招惹,引起~人厌恶。自~苦吃。~人喜欢。

:逆〈动〉 (形声。从辵,屰声。本义迎,迎接,迎着) 同本义 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说文》 宣公如齐逆女。--《左传·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国语·周语上》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宋·苏轼《留侯论》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尝过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陶潜《自祭文》 又如逆战(迎战);逆厘(迎福纳吉);逆劳(迎劳);逆暑(迎夏。迎接暑气到来的祭礼);逆视(迎视);逆送(迎送);逆女(迎接女儿归宁) 迎击; 逆nì ⒈方向相反,跟"顺"相对~水。~境。倒行~施。 ⒉抵触,违背,不顺忠言~耳利于行。 ⒊背叛,背叛者的~贼。~产。~物。 ⒋迎,迎接,迎着~客。目~而送之。 ⒌预先难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