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P 烹不糁之藜羹

"烹不糁之藜羹"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5-13 14:07:41


简介: “烹不糁之藜羹”出自宋代陆游的《放翁自赞》, 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pēng bù sǎn zhī lí gē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出处: 《放翁自赞》
内容:
皮葛其衣,巢穴其居。
烹不糁之藜羹,驾秃尾之草驢。
闻鸡而起,则和甯戚之牛歌。
戴星而耕,则稽汜者之農书。
谓之瘁则若腴,谓之泽则若癯。
虽不能草泥金之检以纪治功,其亦可挟兔园之册以教乡闾者乎。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放翁自赞》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自我评价。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皮葛其衣,巢穴其居。
穿着皮葛衣服,住在简陋的巢穴里。
烹不糁之藜羹,驾秃尾之草驴。
吃着简单的藜羹,骑着瘦弱的草驴。
闻鸡而起,则和宁戚之牛歌。
听到鸡鸣就起床,与宁戚一起唱牛歌。
戴星而耕,则稽汜者之农书。
戴着星星耕作,学习稽汜的农书。
谓之瘁则若腴,谓之泽则若癯。
说他劳累则像肥壮,说他富裕则像瘦弱。
虽不能草泥金之检以纪治功,其亦可挟兔园之册以教乡闾者乎。
虽然不能用草泥和金来检验和记录治理的成就,但也可以带着《兔园笔耕集》来教导乡里的人们。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自己的评价。作者以皮葛衣服和简陋的巢穴作为自己的衣食住行,表现出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他吃着简单的藜羹,骑着瘦弱的草驴,生活简朴而自足。他在清晨听到鸡鸣就起床,与宁戚一起唱牛歌,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戴着星星耕作,学习农书,表现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农耕文化的重视。

作者在诗词中自我评价,他说自己劳累时看起来像肥壮,富裕时看起来像瘦弱。这种评价表明他对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坚持,他认为简朴的生活可以带来内心的丰盈,而物质的富裕并不一定带来真正的满足。

最后,作者虽然不能用豪华的建筑和财富来展示自己的成就,但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带着《兔园笔耕集》来教导乡里的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展现了他对自然、知识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丰盈和真正满足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pí gé qí yī, cháo xué qí jū.
皮葛其衣,巢穴其居。
pēng bù sǎn zhī lí gēng, jià tū wěi zhī cǎo lǘ.
烹不糁之藜羹,驾秃尾之草驢。
wén jī ér qǐ, zé hé níng qī zhī niú gē.
闻鸡而起,则和甯戚之牛歌。
dài xīng ér gēng, zé jī sì zhě zhī nóng shū.
戴星而耕,则稽汜者之農书。
wèi zhī cuì zé ruò yú, wèi zhī zé zé ruò qú.
谓之瘁则若腴,谓之泽则若癯。
suī bù néng cǎo ní jīn zhī jiǎn yǐ jì zhì gōng, qí yì kě xié tù yuán zhī cè yǐ jiào xiāng lǘ zhě hū.
虽不能草泥金之检以纪治功,其亦可挟兔园之册以教乡闾者乎。
韵脚: 拼音:pēng bù sǎn zhī lí gēng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烹〈动〉 (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 同本义 烹,煮也。--《集韵》 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 卒买鱼烹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烹炮(烹调的手艺);烹鲜(比喻治理国家);烹龙炮凤(形容山珍海味);烹石(煎药);烹炙(烹煮煎烤);烹庖(烹治;烹煮);烹茗(煮茶或沏茶);烹宰(宰杀烹煮牲畜) 冶炼 一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入酱油等作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 烹pēng ⒈烧煮~调。~饪。 ⒉做菜方法之一,热油把食物略炒后,即加入液汁调味品,迅速搅拌~对虾。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糁 米粒;饭粒 厨乏聚蝇之糁。--《续传灯录》 又如糁粒(米粒) 散粒,碎粒 糁 以米和羹 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刘向《说苑·杂言》 洒,散落 六街惊糁,阿香车里行雷。--《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又如糁盘(宋代风俗,除夕祭祀祖先及百神,在庭院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 涂抹;粘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明·魏学洢《核舟记》 糁(紃)sǎn ⒈〈方〉指煮熟的米粒。 糁(紃、籸)shēn ⒈谷类磨成的渣粒大米~儿。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藜 一种普通的蔓生藜 藜,藜草也。--《说文》 聚橡栗藜藿而食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注藿也。” 藜藿之羹。--《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似藿而表赤。” 藜科。茎直立,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如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藜芘(藜编的璧障);藜床(藜茎编的床塌) 藜藿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藜藿--吃野菜。动用) 藜(蔾)lí一年生草本,花黄绿色。嫩叶可吃,全草可供药用,老茎可做拐杖。

:羹〈名〉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 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 羹gēng ①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 ②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浓汁或糊状食品。 ③煮羹。 羹láng不羹,春秋楚地。有二东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