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F 访族

访族的意思,访族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1:21


词语 访族
详细解释 1.探望亲族。
反义词
同义词
"访"开头的词语 访族 :1.探望亲族。
访诹 :1.咨询。
访谘 :1.咨询。
访舟 :1.谓乘舟寻幽揽胜。
访质 :1.咨询质疑。
访兆 :1.问卜。
访择 :1.访寻挑选。
访员 :报社外勤记者的旧称。
访引 :1.看望和引荐。
访议 :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族"结尾的词语 中华民族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总人口约113亿(1990年),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共同开发辽阔的疆域,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共同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贡献。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尊严,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国际事务,建设现代化国家。
诛族 :1.诛戮﹑族灭。
宗族 :1.谓同宗同族之人。
壮族 :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壮侗语族 :1.又称"黔台语族"或"侗台语族"『藏语系的语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等国境内。国内的壮侗语族语言分三个语支壮傣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在国外,属于这个语族的语言主要有泰语﹑老挝语﹑掸语﹑岱语﹑侬语等。
枝族 :1.宗族的分支。
湛族 :1.灭族。
主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周期表纵行中共有七个主族,分别用ⅰa、ⅱa……表示。从ⅰa到ⅶa依次称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碳族、氮族、氧族和卤族。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而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帐族 :1.古时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少数民族的部属。
语族 :1.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系小比语支大的语言系属。如印欧语系可以分成印度﹑伊朗﹑斯拉夫﹑日耳曼﹑罗马等语族。
"访"开头的成语 访亲问友 :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访贫问苦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族"结尾的成语 簪缨世族 :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着在头上。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名门世族 :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毁宗夷族 :把同宗簇的人都杀死。
释意: 访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詌,泛谋也。--《说文》 詌,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 访 fǎng ⒈询问,调查~贫济困。查~。采~。 ⒉探望~亲会友。相~。探~。拜~。〈引〉寻求~求。 ⒊查,侦察明察暗~。 ⒋ 【访问】有目的地探望~问水稻专家。

:族 (会意。本义箭头) 同本义 族,矢锋也。束之族族也。--《说文》。 家族,氏族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书·尧典》。陆德明释文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 又如大族(人口多、分支繁的家族);族氏(宗族姓氏);族正(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名为族正”) 姓氏,表明家族、宗族系统的称号 亡秦族矣。--汉·贾谊《过秦论》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收聚,团结)--宋·王安石《伤仲永》 繁衍之族。--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族地(一姓一族 族zú ⒈有一定血统关系的人群之总称家~。宗~。 ⒉指民族,种族中华民~『~。满~。 ⒊类,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类万物百~。芳香~化合物。 ⒋灭族(〈古〉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将全家或家族甚至包括母家、妻家的人全都杀死以古非今者~。 族zòu 1.节奏。 族còu 1.十二律中的律名。参见"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