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Z 造言

造言的意思,造言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23:37:55


词语 造言
详细解释 1.制造谣言。
反义词
同义词
"造"开头的词语 造作矫揉 :1.犹言矫揉造作。
造作 :1.制造;制作。 2.指制造﹑制作之物。 3.伪造。 4.谎言,谣言。 5.做作。
造罪 :1.犹犯罪。 2.犹受罪。
造字 :1.创造文字。
造子 :1.犹言一会儿。
造铸 :1.犹铸造。
造筑 :1.建造;建筑。
造舟 :1.周文王成婚时,曾并船为桥,纳聘于渭水。《诗.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朱熹集传"文,礼;祥,吉也。言卜得吉而以纳币之礼,定其祥也。造,作;梁,桥也。作船于水,比之而加版于其上,以通行者,即今之浮桥也。传曰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张子曰造舟为梁,文王所制,而周世遂以为天子之礼也。"后因以指以顺序并列舟船。《文选.张衡》"造舟清池,惟水泱泱。"薛综注"造舟,以舟相比次为桥也。"唐王邱《法藏禅师塔铭序》"有随信行禅师与在世造舟为梁,大开普敬认恶之宗,将药破病之说。"一说,为聚集舟船。
造制 :1.建造,制作。
造真 :1.写真;摹画人物肖像。
"言"结尾的词语 罪言 :1.《新唐书.杜牧传》"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巨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后因称奏议或议论时政得失的文章为"罪言"。如清郭嵩焘有《罪言存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酌言 :1.酌酒。言,助词。
栀貌蜡言 :1.唐柳宗元《鞭贾》载,有富家子以五万钱购一鞭,谓以巨款购此鞭,为爱其色黄而有光泽,持以夸示与柳。柳命僮仆烧汤洗之,则鞭之色泽尽失,现出枯干苍白的本色。乃知"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因曰"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后因以"栀貌蜡言"指伪饰的面貌与言辞。
征言 :1.验证言辞。
诤言 :1.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
至言 :1.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 2.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 3.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 4.直言;真实的话。
至理名言 :真理性的极精辟的话至理名言,颠扑不破。
植言 :1.犹立言。
张言 :1.犹扬言;夸口。
"造"开头的成语 造作矫揉 :犹言矫揉造作。
造因结果 :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造因得果 :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造谣中伤 :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造谣生事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造谣生非 :捏造谣言,挑起事端。同造谣生事”。
造谣惑众 :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造言生事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造言捏词 :捏造虚假的言词。
造微入妙 :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
"言"结尾的成语 坐树无言 :指功高而不自矜。
坐树不言 :指功高而不自矜。
自食其言 :指说了话不算数。
自不待言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重厚寡言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中冓之言 :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至理名言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直口无言 :犹言哑口无言。
知无不言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正色直言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释意: :造 (形声。从辵,告声。本义到;往某地去) 同本义 造,就也。--《说文》 咸造勿亵在王庭。--《书·盘庚》 凡四方之宾 客造焉。--《周礼·司门》 造于西阶下。--《仪礼·士丧礼》 而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造饮辄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日造朝。--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造玉清宫。--宋·沈括《梦溪笔谈》 造左公第。--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造劫历世(佛教语。来到人世间经历一番苦难生活);造历幻缘(佛教语。去到 造zào ⒈做,制作制~。~纸。~林。~句。~飞船。 ⒉建设营~。 ⒊编,虚构~谣。捏~。编~。 ⒋成就,培养~诣。深~。 ⒌去,往,到~访。登峰~极。 ⒍两方面,法院指诉讼的两方两~。甲~。乙~。 ⒎时世末~(末世)。 ⒏次,指农作物种植到收获的次数一年两~大丰收。 ⒐ ①仓卒,匆忙~次之间。 ②轻率,鲁莽不可~次。 ⒑ ①构成。 ②致使。 ③培养造就。 ⒒ ①培养使有成就。 ②成就。 ⒓ ①进行反抗。 ②发动叛乱。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