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 藜羹胜肉肥

"藜羹胜肉肥"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8:31:57


简介: “藜羹胜肉肥”出自宋代戴复古的《赠郭道人》,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 gēng shèng ròu fé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出处: 《赠郭道人》
内容:
灭性能安乐,深居绝是非。
英雄行险道,富贵隐危机。
纸被如绵软,藜羹胜肉肥
苍苔满山径,最喜客来稀。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戴复古
诗人介绍: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翻译:

《赠郭道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戴复古。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灭性能安乐,
深居绝是非。
英雄行险道,
富贵隐危机。
纸被如绵软,
藜羹胜肉肥。
苍苔满山径,
最喜客来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追求淡泊宁静生活的态度。诗中描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认为人应该摒弃欲望和享乐的追求,而选择深居简出,远离是非纷争的生活方式。诗人表达了对于追求功名和富贵的人的批评,他认为这种追求可能会带来危险和困扰。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宁静环境的喜爱,他喜欢偶尔有客人来访的稀少。

赏析:
《赠郭道人》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于淡泊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追逐的批评。诗中所描述的"灭性能安乐"意味着要放弃欲望与享乐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深居绝是非"表达了远离是非纷争的愿望,寻求宁静的居住环境。

在描写英雄行险道和富贵隐危机时,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功名富贵追逐的批评态度。他认为这种追求可能会带来危险和困扰,暗示着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人可能会面临许多隐忧和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纸被如绵软,藜羹胜肉肥"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推崇。纸被如绵软暗示了作者过简朴的生活,而不是浪费奢侈品。"藜羹胜肉肥"则传达了作者对于清淡食物的喜爱,认为简单的饮食胜过肉食的丰盛。

最后两句"苍苔满山径,最喜客来稀"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环境的喜爱和对于稀少客人来访的期待。苍苔满山径描绘了一幅清静宜人的景象,而最喜客来稀则表达了作者愿意偶尔有客人来访的愿望,以增添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淡泊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富贵追逐的批评,同时赞美了简朴生活和宁静环境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miè xìng néng ān lè, shēn jū jué shì fēi.
灭性能安乐,深居绝是非。
yīng xióng xíng xiǎn dào, fù guì yǐn wēi jī.
英雄行险道,富贵隐危机。
zhǐ bèi rú mián ruǎn, lí gēng shèng ròu féi.
纸被如绵软,藜羹胜肉肥。
cāng tái mǎn shān jìng, zuì xǐ kè lái xī.
苍苔满山径,最喜客来稀。
韵脚: 拼音:lí gēng shèng ròu féi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藜 一种普通的蔓生藜 藜,藜草也。--《说文》 聚橡栗藜藿而食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注藿也。” 藜藿之羹。--《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似藿而表赤。” 藜科。茎直立,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如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藜芘(藜编的璧障);藜床(藜茎编的床塌) 藜藿 尧王天下也,…粝粢之食,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藜藿--吃野菜。动用) 藜(蔾)lí一年生草本,花黄绿色。嫩叶可吃,全草可供药用,老茎可做拐杖。

:羹〈名〉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 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 羹gēng ①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 ②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浓汁或糊状食品。 ③煮羹。 羹láng不羹,春秋楚地。有二东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南。

:胜 (形声。从力,朕声。本义胜任,禁得起) 同本义 胜,任也。--《说文》 胜,克也。--《尔雅》 莫之胜说。--《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胜。--《诗·商颂·烈祖》。传任也。” 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管子·入国》。注堪也。”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 言讫,? 又如不胜其苦(苦得受不住);胜任愉快(有能力承担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务);胜兵(能充当士兵参战的人) 战胜,打败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胜,克 胜(勝) ⒈赢,跟"败"、"负"相对~利。~仗。~不骄。 ⒉打败(对方)战~。以弱~强。 ⒊超过~过。~似。~于。略~一筹。 ⒋优美的,盛大的~地。~景。~会。 ⒌ ⒍(旧读shēng) ①能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任愉快。不~其烦。 ②尽不可~数。 ③又叫"肽"。见肽。 胜xīng 1.同"腥"。 2.瘦。参见"膌胜"。 胜qìng 1.见"胜遇"。 胜shèng 1.能够承受,禁得起。 2.尽。 3.陵,欺凌。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 成的浓汤) 指人体的 肉ròu ⒈人或动物附着在骨骼上的柔软物质肌~。猪~。 ⒉果实的可吃部分果~。桂圆~。 ⒊果实不脆、不酥~瓤西瓜。 ⒋〈方〉性子慢,动作迟缓~脾气。他做事太~。 ⒌ ⒍

:肥〈形〉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多);肥汉(肥胖的男子) 引申为肥沃 不爱珍器重肥饶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这块地肥极了;肥衍(土地肥沃);肥饶(肥沃富饶) 茁壮,粗大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肥 féi ⒈含脂肪多,跟"瘦"相对~胖。~肉太多。〈引〉粗,茁壮新枝~嫩。 ⒉土质好,富饶~沃的土地。争~饶之地。 ⒊能改良土壤,供给作物养分的物质~料。化~。菌~。 ⒋使田地增加养料用牲畜粪~田。 ⒌衣服、鞋、袜等宽大、太大~大。裤腰太~了。衣袖太~。 肥bǐ 1.谓薄少。 2.鄙而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