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名句 Q 芹羹与麦饭

"芹羹与麦饭"的意思及出处来源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7:58


简介: “芹羹与麦饭”出自宋代陆游的《东西家》,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ín gēng yǔ mài f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出处: 《东西家》
内容:
东家云出岫,西家笼半山;西家泉落涧,东家鸣佩环。
相对篱数掩,各有茆三间。
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
我亦思卜邻,余地君勿悭。
朝代: 宋代
分类:
诗人: 陆游
诗人介绍: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翻译:

《东西家》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家庭生活和邻里关系。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东家云出岫,西家笼半山;
东家的炊烟从山岫中升起,西家的炊烟笼罩着半山腰;
西家泉落涧,东家鸣佩环。
西家的泉水流入涧中,东家的佩环发出声响。
相对篱数掩,各有茆三间。
彼此相对,篱笆遮挡着视线,每家有三间茅草房。
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
每天都有芹菜羹和麦饭,日复一日地交替着。
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
儿女们就像一个家庭,鸡犬也自由自在地闲适。
我亦思卜邻,余地君勿悭。
我也想要结交邻居,希望你不要吝啬地给我一点空间。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家庭的生活情景和邻里之间的关系。通过描写东家和西家的日常生活,表达了家庭的平凡和宁静。诗中的篱笆和茅草房象征着朴素的生活,而芹菜羹和麦饭则代表着简单的饮食。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邻里关系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邻居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邻居的善意和宽容。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和邻里的深情厚意,给人一种温馨和融洽的感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读音: dōng jiā yún chū xiù, xī jiā lóng bàn shān xī jiā quán luò jiàn, dōng jiā míng pèi huán.
东家云出岫,西家笼半山;西家泉落涧,东家鸣佩环。
xiāng duì lí shù yǎn, gè yǒu máo sān jiān.
相对篱数掩,各有茆三间。
qín gēng yǔ mài fàn, rì bù fèi wǎng huán, ér nǚ ruò yī jiā, jī quǎn yì zì xián.
芹羹与麦饭,日不废往还,儿女若一家,鸡犬意自闲。
wǒ yì sī bo lín, yú dì jūn wù qiān.
我亦思卜邻,余地君勿悭。
韵脚: 拼音:qín gēng yǔ mài fàn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三阮  (仄韵) 去声十四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释意: :芹〈名〉 芹菜 芹,楚葵也。--《说文》 即今之水芹菜》 言采其芹。--《诗·小雅·采菽》 薄采其芹。--《诗·鲁颂·泮水》 菜之美者,云梦之芹。--《吕氏春秋·本味》 芹菹兔醢。--《周礼·醢人》 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天开白色花,茎叶可以吃。亦名水芹”、水靳”,古名楚葵”。又有一种旱芹,有特殊的香气,俗名药芹” 芹 〈形〉 喻微薄 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红楼梦》 如芹敬(微薄的礼物);芹诚(谦词。微薄的诚意);芹意(谦词。微薄的情意);芹曝(谦词。所献微不足道) 芹qín ⒈ ⒉

:羹〈名〉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 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调和五味的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 羹gēng ①用肉类或菜蔬等制成的带浓汁的食物。 ②今多指煮成或蒸成的浓汁或糊状食品。 ③煮羹。 羹láng不羹,春秋楚地。有二东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西不羹城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南。

:与 (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鉹??),共同抬起,与,给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 同本义 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 又 则与斗卮酒。 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 与(與)yǔ ⒈跟,同,和~众不同。~虎谋皮。我~你们一道走。 ⒉给,授予交~。送~。赠~。 ⒊交往,友好彼此相~。不欺其~(其与指结交好的国家)。 ⒋赞许,帮助朝过夕改,君子~之。君不~胜者,而~不胜者。 ⒌ 与(與)yú同"欤"。 与(與)yù参加,参预~会。参~。~闻(亲自听到。参与其事且得知内情)。

:麦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子) 同本义 造纸原料 麦,芒谷。--《说文》 爰采麦矣。--《诗·鄘风·桑中》 苖苖其麦。--《诗·鄘风·载驰》 野有麦场。--《聊斋志异·狼三则》 麦田浅鬣。--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麦棱头(麦田的田畦);麦人(麦心,麦核。即麦仁);麦天(农历四月前后麦子将熟的天气);麦舟(运麦的船。麦舟之赠, 麦(麥)mài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有小~。大~。燕~等多种。通常专指小~,子实可磨粉供食用。麦又可用来酿酒、制糖或作饲料等用。

:饭 (形声。从食,反声。本义吃饭) 同本义 饭,食也。--《说文》 饭飱者三饭也。--《礼记·玉藻》 呼饭饮之。--《汉书·朱买臣传》 饭疏食,饮水。--《论语·述而》 饭糗(干粮)茹草。--《孟子·尽心下》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尚能饭否;饭粥(吃粥);饭蔬(吃蔬菜) 给人喂饭或喂牲口 有一漂母见信饥,饭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望屠于朝歌兮,宁戚歌而饭牛。--《楚辞·九章·惜往日》 又如饭牛(饲牛);饭僧(施舍饭食给僧人) 含。古代将米贝珠玉之类放 饭 fàn ⒈熟的谷物食品,多指大米饭这~好吃。这~好香哟! ⒉进食,定时吃的食品能~否?开~了。吃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