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C 从谏

从谏的意思,从谏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8:54:09


词语 从谏
详细解释 1.听从谏言。
反义词
同义词
"从"开头的词语 从坐 :1.犹连坐。因别人犯罪牵连而受处罚。
从佐 :1.下属随员;随从。
从祖祖母 :1.祖父兄弟的妻子。即伯祖母或叔祖母。
从祖祖父母 :1.祖父的兄弟及其妻子。即伯祖父母或叔祖父母。
从祖祖父 :1.祖父的兄弟。即伯祖父或叔祖父。
从祖叔母 :1.祖父兄弟之妻。
从祖母 :1.父亲的堂兄弟之妻。 2.指父亲的堂伯叔母。
从祖昆弟 :1.同曾祖的兄弟。
从祖姑 :1.父亲的叔伯姐妹。
从祖父 :1.父亲的堂兄弟。
"谏"结尾的词语 中谏 :1.唐代谏官"补阙"的别称。
忠谏 :1.忠心规劝。
诤谏 :1.直言劝谏。
证谏 :1.谓直言规劝。
至谏 :1.恳切的劝谏。
直言极谏 :1.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2.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箴谏 :1.规戒劝谏的话;规戒劝谏。
招谏 :1.谓帝王征求规劝意见。
左谏 :1.唐代左谏议大夫的简称。
直谏 :1.直言规谏。
"从"开头的成语 从中作梗 :梗阻塞,妨碍。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从中渔利 :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从一而终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从头至尾 :从开头至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从头到尾 :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从头彻尾 :自始至终。
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从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谏"结尾的成语 主文谲谏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直言正谏 :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直言切谏 :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
直言极谏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正言直谏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饰非拒谏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叩马而谏 :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公规密谏 :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犯颜苦谏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犯颜极谏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释意: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 从 cóng ①跟着跟~。 ②顺应;听从~命。 ③从事;参与~军。 ④采取某种方式或态度~宽处理、~略。 ⑤跟随的人随~。 ⑥从属的;次要的主~关系、~犯。 ⑦堂房(亲属)~兄。 ⑧提示空间和时间的起点~北京到南京、~二月到三月。 ⑨提示经过的地方、处所~门外走过。 ⑩从来(用于否定词前)~未到过、~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茶花。(11)姓。 【从长计议】把时间放长些,多加考虑和商量。即不急于作出决定。 【从犯】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人的一种分类。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从谏如流】旧时用以形容君王乐于听取臣属的劝谏,接受其意见。 【从句】由联接词引导的句子,从属于主句,并充当主句的一个成分。如英语he is the man who wrote a famousnovel.(他就是写了一本著名小说的那个人)wrote a famousnovel是个定语从句,由who引导,修饰man。 【从军】参军;当兵。 【从良】指妓女不再卖身而嫁人。 【从容】 ①镇定,不慌乱举止~。 ②宽裕时间~。 【从容不迫】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从容自如】不慌不忙,神态沉着自然。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听取好意见或善意的规劝。 【从属关系】两个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另一个概念全部外延的关系。如工业与轻工业。 【从征】随军出征。 从zōng 1.后多作"踪"。踪迹。 从sǒng 1.通"耸"。 2.通"怂"。参见"从容"﹑"从谀"。 从zòng 1.直。南北曰从,东西曰横。 2.合纵。 3.放纵。 4.纵然。 从cōng 1.见"从容"。 从zǒng 1.见"从从"。

:谏 (形声。从言,柬声。本义直言规劝) 同本义 谏,证也。--《说文》 谏者,正也。--《楚辞·七谏序》 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礼·司谏》注 掌谏五恶。--《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 三谏不从。--《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保氏常谏王恶。--《周礼·地官》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扶苏以数谏。--《史记·陈涉世家》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不为拒谏。--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谏阻纳质( 谏jiàn〈古〉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其改正错误或过失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