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H 还言

还言的意思,还言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6:43:59


词语 还言
详细解释 1.答话;还嘴。
反义词
同义词
"还"开头的词语 还租 :1.交租。
还走 :1.返身而走。
还宗 :1.出嗣异姓或别支的养子还归本宗﹑恢复原姓。
还资 :1.保佑;资助。 2.积聚的资财。
还装 :1.指归途的行李。
还篆 :1.归还官印。谓去官离职。篆,借指官印。
还转 :1.回转,返回。
还主 :1.惑乱君主。还,通"营"。 2.归还给主人。
还珠亭 :1.亭名。在合浦县(旧属广东,现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孟尝守合浦,去珠复还,政绩卓著,后人建此亭以旌表之。
还珠守 :1.《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合浦产蚌珠,因地方官贪污,采求无厌,蚌珠迁至界外日南地方◇孟尝任太守,革除前弊,去珠复还◇以"还珠守"指清廉的地方官。
"言"结尾的词语 罪言 :1.《新唐书.杜牧传》"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巨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后因称奏议或议论时政得失的文章为"罪言"。如清郭嵩焘有《罪言存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酌言 :1.酌酒。言,助词。
栀貌蜡言 :1.唐柳宗元《鞭贾》载,有富家子以五万钱购一鞭,谓以巨款购此鞭,为爱其色黄而有光泽,持以夸示与柳。柳命僮仆烧汤洗之,则鞭之色泽尽失,现出枯干苍白的本色。乃知"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因曰"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后因以"栀貌蜡言"指伪饰的面貌与言辞。
征言 :1.验证言辞。
诤言 :1.直率地规劝人改正过错的话。
至言 :1.最高超的言论;极其高明的言论。 2.古代道家用虚静无为的思想阐述事理﹐以不言为至言。 3.旧时亦以指佛﹑道的精深玄妙的理论。 4.直言;真实的话。
至理名言 :真理性的极精辟的话至理名言,颠扑不破。
植言 :1.犹立言。
张言 :1.犹扬言;夸口。
"还"开头的成语 还珠买椟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同买椟还珠”。
还珠合浦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还珠返璧 :宝物失而复得。
还原反本 :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还元返本 :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同还原反本”。
还乡昼锦 :同衣锦昼行,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
还我河山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的国土。
还朴反古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同还淳反古”。
还年驻色 :恢复年轻,永葆青春。
还年卻老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言"结尾的成语 坐树无言 :指功高而不自矜。
坐树不言 :指功高而不自矜。
自食其言 :指说了话不算数。
自不待言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重厚寡言 :持重敦厚,不爱多说话。
中冓之言 :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至理名言 :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直口无言 :犹言哑口无言。
知无不言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
正色直言 :态度严肃,语言正直,能使人望而生畏。
释意: :还 huan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瞏声。本义返回) 同本义 还,復也。--《说文》 还,返也。--《尔雅·释言》 还而不入。--《诗·小雅·何人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资治通鉴》 既罢,还内。 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便要还家。--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复还终业。--《后汉书·列女传》 自南海还。--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 还(還)hái ⒈仍旧,依然他身体~健康。工作~是干劲冲天。 ⒉更今年比去年~好。 ⒊再,又~来一个。既要增加产量,~要提高质量。 ⒋尚可,勉强过得去这篇文章~可以。他工作得~不算慢。 ⒌尚且这些老同志干劲~这样大,我们年青人更应加油干呀! ⒍用来加强语气或〈表〉未料到的这~了得。她~真有办法。 ⒎ ①〈表〉比较好~是这个办法好。 ②连词。用于问句,〈表〉选择是去文化宫,~是去博物馆? ⒏见huán。       还(還)huán ⒈返回~故乡。她~家了。 ⒉恢复~原。 ⒊回答,对付~礼。以眼~眼。以牙~牙。 ⒋交还,归还~地于民。借钱~钱。 还xuán 1.旋转;回旋。 2.迅速;立即。 3.敏捷貌。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