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W 韑汗

韑汗的意思,韑汗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6:47


词语 韑汗
详细解释 1.指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反义词
同义词
"韑"开头的词语 韑译象寄 :1.《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韑,北方曰译。"后因以"韑译象寄"借指四方少数民族。
韑译 :1."狄韑"和"译",原为古代把西方﹑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译成汉语的译官.后亦指歌词已译成汉语的少数民族的乐曲。 2.引申指少数民族的语言或外国的语言。 3.借指少数民族。 4.泛指边远地区。
韑象 :1.古代通译南方﹑西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译官。也指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韑韏 :1.即韑鍪。
韑鍪 :1.亦作"韑瞀"。 2.古代战士的头盔。
韑靺 :1.古代少数民族的乐舞。
韑瞀 :1.见"韑鍪"。
韑屦 :1.革履。《礼记.曲礼下》"韑屦﹐素簚。"孙希旦集解"韑屦﹐革履也。"一说﹐指没有装饰的草鞋。参阅郑玄注﹑孔颖达疏。 2.古代少数民族的舞鞋。以皮革制成。
韑寄 :1.翻译。
韑汗 :1.指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汗"结尾的词语 自汗 :1.中医指白天不因劳动﹑厚衣或发热而汗自出的一种症状。多因肺气虚弱﹑卫阳不固所致。
珠汗 :1.汗珠。
震汗 :1.谓惊恐之极而汗出。
障汗 :1.障泥的别称。
朱汗 :1.《汉书·武帝纪》"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从前肩髆出,如血∨一日千里。"后因以"朱汗"为典,形容骏马的优良特性。
赭汗 :1.面红流汗。 2.指骏马的汗水。 3.借指骏马。
颜汗 :1.汗颜﹐羞愧。
血汗 :1.血和汗水。指辛勤的劳动。 2.古代大宛国出良马﹐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名"汗血马"◇因以指骏马身上的汗。 3.症候名。中医指出汗淡红如血。多由火热炽盛﹐迫血外溢所致。
盐汗 :1.指汗。因其味咸,故称。
雨汗 :1.汗流如雨。
"韑"开头的成语
"汗"结尾的成语 凶喘肤汗 :形容疲乏到极点。
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释意: :韑〈名〉 古代用皮制的鞋 韑dī 1.革履。皮鞋的古称。 2.翻译的古称。指把别种语言译成汉语。

:汗 可汗,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汗,可汗。蕃王称。--《广韵》 咸丰四年,土谢图汗、车臣汗两部汗、王、公、台吉等请捐助军需,温旨鄐之。--《清史稿》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汗,身液也。--《说文》 汗者,精气也。--《素问·评热病论》 五藏化液心为汗。--《宣明五气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汉书·刘向传》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释名·释衣服》 汗出浃背。╠ 汗hàn汗腺分泌的液体,通过毛孔排出体外~流浃背(满身大汗。也形容万分惶恐或惭愧不安)。 汗hán 汗gān 1.古地名用字『置馀汗县。在今江西省余干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