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A 阿倚

阿倚的意思,阿倚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9:06:19


词语 阿倚
详细解释 1.谄谀邪僻。
反义词
同义词
"阿"开头的词语 阿姑 :1.亦作"阿姑"。 2.对尼姑的昵称。
:1.亦作"阿"。 2.隋炀帝的小字。
阿纵 :1.庇护纵容。
阿猣 :1.见"阿徇"。
阿恣 :1.阿谀恣肆。
阿紫 :1.狐狸的别称。
阿姊 :1.姐姐。
阿子 :1.儿子。
阿助 :1.庇护帮助。
阿主沙里 :1.古契丹语。对父亲﹑祖父的尊称。
"倚"结尾的词语 枕倚 :1.亦作"枕輢"。 2.凭倚;依托。
注倚 :1.犹倚重。
卓倚 :1.桌子和椅子。
攒倚 :1.密集紧靠。
依倚 :1.倚靠;依傍。
无偏无倚 :1.谓笔直而无偏斜。
隈倚 :1.偎依或紧靠在一起。
偎倚 :1.偎抱或紧靠在一起。
松萝共倚 :1.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腾倚 :1.谓或腾跃或倚立。语本《楚辞.淮南小山》"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阿"开头的成语 阿谀取容 :阿谀曲意逢迎;取容取悦于人。谄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悦。
阿谀奉承 :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奉承恭维,讨好。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阿谀逢迎 :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阿谀谄媚 :阿谀迎合别人的意思,向人讨好;谄媚巴结,奉承。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
阿意取容 :指曲从其意,以取悦于人。
阿世取容 :指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阿世媚俗 :指曲意迎合当时社会的陈规陋俗。
阿世盗名 :阿世曲意博取世人的欢心。用博取世人的欢心的方法来窃取名誉。
阿时趋俗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阿其所好 :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倚"结尾的成语 中立不倚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无偏无倚 :指笔直而无偏斜。
松萝共倚 :女萝多附生于松树,故因以比喻夫妻相处和睦融洽。
祸福相倚 :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辅牙相倚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释意: :阿〈助〉 (汉语名词词头,盛行于魏晋以后) 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阿姊闻妹来。--《乐府诗集·木兰诗》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爷(又作阿耶”。称父亲);阿翁(称祖父;称父亲;妇女称丈夫之父);阿嫂(对朋友之妻的称呼);阿叔(对丈夫之弟的称呼);阿家(又称阿姑”。妇人称丈夫的母亲);阿爹(称父亲;也尊称长者);阿父(称父亲;也称伯伯、叔叔,或作伯叔自称);阿伯(尊称年长的男子) 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 阿女含泪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阿咸(侄子。晋朝阮籍的侄儿阮咸有才,后来遂用来称侄子);阿连(弟弟。南朝宋谢灵运的族弟惠连很有才,人们随谢灵运称之为阿连);阿杜(原指周盘龙的小妾杜氏,后为妾的别称);阿娇(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泛指美丽的女子);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阿瞒(三国曹操的小字) 阿ā ⒈助词。用在称呼前~姨。~哥。~张。 ⒉[阿昌族]我国少数民族之 一。 阿 ē ①凹曲处山~。 ②迎合;偏袒~谀。又见ā。 【阿弥陀佛】梵文的音译。佛经中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佛教寺庙中常与释迦、药师佛并供。佛教徒以之作为口头念诵的佛号,表示虔诚信仰。又意译作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阿房宫】秦代著名宫殿。遗址在西安市西阿房村。始建于前212年,规模极为宏大,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全部工程至秦亡时犹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时人用其前殿所在地名而称之为阿房宫。秦亡后,被项羽焚毁。 【阿其所好】无原则地迎合别人的爱好。 【阿谀】为迎合别人,说好听的话。 阿ǎ 1.叹词。表示惊讶。 阿à 1.方言。副词。犹言可﹑是否。用在问句中,加强语气。 阿a 1.语气词。用在句首或句中。无义。 2.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嘱咐﹑乞请等语气。 3.语气词◇作"啊"。用在句中稍作停顿,让人注意下面的话。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倚,依也。--《说文》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倚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倚于郎门。--《韩非子·内储说下》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解老》 荡倚冲冒。--唐·柳宗元《三戒》 右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明·魏学《核舟记》 倚一横木。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倚望(父母倚门望子);倚身(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倚门(靠着门) 依靠;依赖 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又如倚负(依附; 倚yǐ ⒈靠着~墙。~门。~树。 ⒉凭借,仗持~赖。~官仗势。~老卖老。 ⒊偏斜中立而不~。 倚jī 1.怪僻而不偶于俗。参见"倚人"。 2.独,单个。参见"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