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X 夏汛

夏汛的意思,夏汛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2 16:13:46


词语 夏汛
详细解释 1.夏季汛期。
反义词
同义词
"夏"开头的词语 夏宗 :1.诸侯夏天朝见天子。
夏子 :1.指禹和汤。
夏装 :夏季穿着的生活便装。主要有衬衫、裙子、短裤、裙裤、彩裤、t恤衫等。针织内衣日趋外穿化、时装化,无袖、背心式的上衣和连衣裙也很普遍。面料要求轻、薄、吸湿性和透气性好,多选用丝绸及高支棉布、棉麻布、针织布料等。
夏篆 :1.古代三孤所乘以五彩雕刻为饰的车。
夏种 :1.夏季种植农作物。
夏中 :1.犹夏季。 2.佛教语。谓夏安居间之九十日,即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夏政 :1.夏朝的政治﹑政事。
夏正 :1.夏历正月的省称。代指夏历。夏以正月为岁首,商以夏历十二月﹑周以夏历十一月为岁首。见《史记.历书》。秦及汉初曾一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自汉武帝改用夏正后,历代沿用。
夏征 :1.谓夏收后政府征收公粮。
"汛"结尾的词语 雨汛 :1.多雨的季节。
小汛 :1.江海规律性的轻微涨水现象。 2.谓事物呈规律性的消长现象。如鱼汛有大汛﹑小汛。
塘汛 :1.明清时驻军警备的两种大小不同的关卡。亦泛指关卡。
营汛 :1.军队戍防地。 2.指戍防军队。
夏汛 :1.夏季汛期。
鱼汛 :1.某些鱼类成群地﹑大量地出现于水面的时期。可趁此集中捕鱼。
桃汛 :桃花盛开时节因积雪融化而发生的河水暴涨。参见春汛”(982页)。
桃花汛 :1.即春汛。仲春时冰泮雨积,江河潮水暴涨,又值桃花盛开,故谓之桃花汛。
三汛 :1.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清朱扆《河防志》卷五。
海汛 :1.海潮。
"夏"开头的成语 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夏五郭公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鼎商彝 :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夏虫语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夏虫疑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夏虫朝菌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汛"结尾的成语
释意: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人头。臼,两手,攵,两足∠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夏,中国之人也。--《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 泛指中国 蛮夷猾夏。--《书·舜典》。孔传夏,华夏。” 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注诸夏外土诸侯也。谓之夏者,大总下上言之辞也。” 此之谓夏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服注与诸夏同风。” 东夏之命。--《吕氏春秋·察今》。 夏xià ⒈一年四季里的第二季~天。~种。 ⒉中国的古称华~。 ⒊朝代名。夏朝,约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第一代君主是禹。 ⒋ 夏jiǎ 1.木名。亦作"槚"﹑"榎"。参见"夏楚"。

:汛 同本义 汛,洒也。--《说文》。按,此字经传多误作汛滥之汛。 汛埽反道。--《礼记·郊特性》 汛拚席。--《管子·弟子职》 况尽汛扫前圣数千载功业,专用己之私,而能享佑者哉?--《文选·扬雄·剧秦美新》 又如汛扫(洒扫);汛逐(清扫驱除) 防守 大军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犄其后。--《三国演义》 汛 江河定期的涨水或泛滥 明清时称军队驻防地段 三镇各释小嫌,共图大事,速速回汛,听候调谴。--清·孔尚任《 汛xùn定期的涨水伏~¢~。桃花~。筑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