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P 旁观者清

旁观者清的意思,旁观者清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3 06:36:52


词语 旁观者清
详细解释 1.局外人比当事者看得更清楚。
反义词 当局者迷
同义词
"旁"开头的词语 旁座 :1.指邻座的人。
旁坐 :1.一人获罪而株连他人。 2.见"旁座"。
旁作 :1.遍作。
旁佐 :1.辅佐。
旁尊 :1.指近亲。
旁族 :1.邻近的部族。
旁诹 :1.多方询问。
旁宗 :1.宗族中的旁支﹐旁系。
旁谘 :1.广泛征询。
旁资 :1.横向征询。 2.就近资助。
"清"结尾的词语 乿清 :1.安定平靖。
至清 :1.过于清澈;极其清澈。 2.谓上升到天庭。清﹐太清﹐指天庭。《楚辞.远游》"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王逸注"登天庭也。"一说,至清,谓"俟时之清"。见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卷五。 3.极其清虚的境界。即天庭。
晬清 :1.纯净,清澈。
竹叶清 :1.见"竹叶青"。
忠清 :1.忠诚廉正。亦指忠诚廉正的人。
贞清 :1.坚贞高洁。
紫清 :1.指天上。谓神仙居所。 2.指翰林院。以翰林乃清贵之职,故称。
周德清 :元代音韵学家∨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生平不详。1324年作《中原音韵》,为元代重要曲学著作,按照当时北曲的实际用韵,建立了新的韵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直清 :1.正直廉洁。语出《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湛清 :1.清澈。
"旁"开头的成语 旁指曲谕 :从侧面委婉启发晓谕。
旁枝末节 :比喻不重要。
旁征博引 :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旁蒷远绍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同旁搜远绍”。
旁引曲证 :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旁逸横出 :犹言到处出没。
旁摇阴煽 :指到处暗中煽动。
旁行斜上 :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旁文剩义 :次要的文字和内容。
旁推侧引 :从侧面启发引导。
"清"结尾的成语 濯污扬清 :濯洗。洗去污垢,激扬清澈。比喻扬善除恶。
政简刑清 :旧时形容法令简,社会风气好,犯罪的人少。常用作称道地方官政绩的话。
月朗风清 :月光明朗,微风清爽。形容宁静美好的月夜。
月白风清 :形容幽静美好的夜晚。
源清流清 :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玉润冰清 :像玉一样润泽,像冰一样清纯。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玉洁冰清 :象玉那样洁白,象冰那样清净。形容人心地纯洁,品行端正。
一路风清 :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牙白口清 :比喻说话清楚。
行浊言清 :清清高;浊浑浊,指低下。说的是清白好话,十的是污浊坏事。形容人言行不一。
释意: :旁 bang (古通傍”) 依傍;依附 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汉书·赵充国传》 又如旁沿(依附沿袭);旁缘(依仗) 靠近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清·林觉民《与妻书》 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汉书》 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旁午(将近中午);旁车(靠近车子) 依照;仿效 扬雄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汉书 旁páng ⒈边,侧~边。两~。~观者清。 ⒉另外,其他~人。~证。 ⒊歪的~门左道。 ⒋广泛,普遍~征博引。 ⒌〈古〉又同"傍"。 旁bàng 1.依附;靠近。 2.依照,仿效。 旁bēng 1.见"旁旁"。 旁péng 1.见"旁勃"。

:观 (形声。从见,雚声。本义仔细看) 同本义 观,谛视也。--《说文》 观,视也。--《广雅·释诂一》 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 观于大海。--《庄子·秋水》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魏学洢《核舟记》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观觑( 观(觀)guān ⒈看~看。~赏。登楼~望。袖手旁~。 ⒉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世界~。正确的~点。她很乐~。 ⒊看到的景物和景象美~。奇~。 观(觀)guàn ⒈道教的庙宇纯阳~(纯阳传说中的吕洞宾)。 ⒉楼台之类台~。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王衍《醉妆词》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 者zhě ⒈代词。指人、事、物、时、数、地点等作~。读~。劳动~。前~。大~。昔~。那~。此四~。治国能使贫~富。 ⒉这,此(多见于古诗词或早期白话中)~回。~番。~个。~儿走。 ⒊助词。〈表〉语气停顿郭沫若~,四川人也。 ⒋用于句末。〈表〉希望或命令的语气且慢~。

:清〈形〉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 清酤(清圣 清qīng ⒈明晰,纯洁透明,跟"浊"相对~楚。~晰。~水。~爽。天朗气~。 ⒉干净,洁净~洁。 ⒊安静,寂静~静。冷~。 ⒋太平澹然四海~。 ⒌不混杂,不混乱划~界限。分~是非。 ⒍单纯,不杂~白。~唱。~炒。 ⒎彻底查点~查。~理。~点。~仓。 ⒏除尽,除去不纯,整顿组织~除。~洗。~党。 ⒐公正廉明~廉。~官。 ⒑朝代名。清朝,公元1644-1911年。1616年建国为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建都北京。第一代君主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qìng 1.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