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Y 谒奠

谒奠的意思,谒奠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1 17:08:33


词语 谒奠
详细解释 1.参谒祭奠。
反义词
同义词
"谒"开头的词语 谒者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时﹐秦汉因之。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南朝梁置谒者台﹐掌朝觐宾飨及奉诏出使。陈及隋皆因之。唐改为通事舍人。 2.官名。东汉大长秋属官﹐有中宫谒者二人﹐主报中章◇魏﹑北齐有中谒者仆射﹐隋唐改称内谒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废。 3.官名。使者的别称『哀帝置河堤谒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时亦用以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 5.星名。
谒赞 :1.谒见赞拜。
谒雨 :1.祈雨。
谒言 :1.进谏。 2.谒见而有所请求的话。
谒选 :1.官吏赴吏部应选。
谒谢 :1.进见谢罪。 2.晋见道谢。
谒问 :1.求托之言。 2.晋见问候。
谒文 :1.文体的一种﹐类似祭文。
谒托 :1.投见求托。
谒索 :1.求借。 2.探望﹐访问。
"奠"结尾的词语 酌奠 :1.谓以酒祭奠。
祖奠 :1.于神主前之祭奠。 2.出殡前一天晩上的祭奠。
醊奠 :1.祭奠。
享奠 :1.祭奠,设酒食以祭。
赞奠 :1.古代祭祀时,司祭的小祝帮助用酒器敬神。
殷奠 :1.大祭。
野奠 :1.在郊野祭奠。
雁奠 :1.指聘仪。古代定婚﹑亲迎时﹐男子须向女家献雁为礼。其所以用雁者﹐汉班固《白虎通.嫁娶》谓﹕"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谒奠 :1.参谒祭奠。
鱼菽之奠 :1.见"鱼菽之祭"。
"谒"开头的成语
"奠"结尾的成语
释意: :谒 (形声。从言,曷声。本义禀告,陈述) 同本义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摈者谒诸天子。--《仪礼·觐礼》 能典谒矣。--《礼记·曲礼》 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谒而归。--《国语·晋语》 臣请谒其故。--《战国策》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 告发;检举 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 请;请求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谒yè请见,拜见~见。拜~。~烈士墓。

:奠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酋”(即酒”),下面象放东西的基物。本义设酒食以祭) 同本义。特指初死时的备供品敬礼 奠,置祭也。--《说文》 于以奠之。--《诗·召南·采蘯》 共其奠牛。--《周礼·牛人》。注丧所荐馈曰奠。” 舍奠于其庙。--《礼记·祭统》。注非时不而祭曰奠。” 故既奠。--《礼记·郊特牲》。注谓荐熟时也。” 有司以几宴舍奠于其墓。--《礼记·檀弓》 奠汝又不见汝食。--清·袁牧《祭妹文》 又如祭奠(为死者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奠馔(置食物以祭 奠 diàn ①对死者陈设祭品表示悼念。 ②奠定~基。 【奠定】建立、打下(基础)~事业的基础。 奠dìng 1.存放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