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词语 W 伪论

伪论的意思,伪论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3 06:32:13


词语 伪论
详细解释 1.犹谬论,邪说。
反义词
同义词
"伪"开头的词语 伪作 :1.假造。 2.指托名假造的作品。
伪字 :1.指不规范的字。伪,通"讹"。
伪装 :1.假装。 2.军事上采取措施来隐蔽自己﹑迷惑敌人。 3.军事上用来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措施。 4.泛指各种隐蔽自己的身分﹑面目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或手段。
伪撰 :1.伪造杜撰。 2.指伪造的作品。
伪证罪 :在我国,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企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等行为。
伪证 :1.指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 2.假托伪造的证据。
伪真 :1.犹真假。
伪诈 :1.欺诈。
伪造 :1.假造。
伪意 :1.虚假的心意。
"论"结尾的词语 总论 :1.全面而概括的论述。 2.犹绪论。多用于书籍文章。如罗惇曧《文学源流》第一段的标题即为"总论"。
追论 :1.议论过去的事情。 2.犹追究。
政论 :1.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
诤论 :1.直言规劝的言论。
至论 :1.指高超的或正确精辟的理论。
诈论 :1.假装治罪。
谘论 :1.询问斟酌。
重点论 :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理论。认为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必有一对是主要矛盾;在一对矛盾的对立双方中,必有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即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
忠论 :1.忠直的言论。
争论 :1.争辩讨论;争吵。
"伪"开头的成语
"论"结尾的成语 自有公论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诛心之论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直言正论 :正直公道的言论。
凿空之论 :凿空缺乏根据。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迂谈阔论 :犹言高谈阔论。
又作别论 :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又当别论 :应当另外作出评价。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
一褱而论 :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同一概而论”。
一概而论 :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释意: :伪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为,为亦声。本义欺诈) 同本义 伪,诈也。--《说文》。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 无或诈伪淫巧。--《礼记·月令》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篇》 又如伪诈(欺诈);伪怠(欺诈懈怠);伪服(骗居尊位);伪人(伪夫。伪善、诈伪之人);伪巧(诈伪奸滑);伪臣(诈伪之臣);伪民(诈伪的人);伪行(诈伪的行为) 人为;矫饰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伪装;假装 然则舜伪喜者与?--《孟 伪(偽、僞)wěi ⒈假,不真实~装。~科学。~劣产品。去~存真。 ⒉诡诈,不诚实奸~。虚~。 ⒊非法的窃取政权而不为人民承认的~总统。~政府。 伪é 1.通"讹"。改变;变化。 2.通"讹"。错误;差错。参见"伪谬"。 3.通"吪"。动。 伪guì 1.钱币。

:论 《论语》的简称 论语 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论 (形声。从言,仑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 论(論)lùn ⒈商讨,判断,研究讨~。议~。评~。争~。就事~事。 ⒉主张,学说进化~。唯物~。 ⒊文体名。论述事物的内容、意义,阐明道理~文。社~。实践~。 ⒋衡量,评定~罪。 ⒌按照~件计酬。~质核价。 论(論)lún〈古〉《论语》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