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成语 E 恩不放债

恩不放债的意思,恩不放债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5-04 17:33:11


成语 恩不放债
拼音 ēn bù fàng zhai
详细解释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指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例子
出处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恩"开头的词语 恩主 :1.对施恩于己者的敬称。
恩重如山 :1.恩德像山一样重。谓恩德极大。
恩旨 :1.犹恩典。 2.清代赦典的一种。
恩知 :1.犹恩遇。
恩政 :1.犹德政。
恩诏 :1.帝王降恩的诏书。
恩沾 :1.皇恩润泽。
恩泽侯 :1.指出于皇帝私恩而获封为侯爵者,如帝舅后父等。《汉书》有《外戚恩泽侯表》。
恩泽 :称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
恩造 :1.谓帝王的栽培。
"债"结尾的词语 征债 :1.收债。
责债 :1.索债。
字债 :1.文字的债务。指应许为人作文写字而拖欠未作者。
印子债 :1.即印子钱。
阎王债 :1.高利贷。
填债 :1.方言。犹还债。多指儿辈能尽到自己的职责。
宿债 :久已欠下的债宿债难还。
讨债 :1.索还负欠。
相思债 :1.比喻男女相思情深如负孽债。
鸳鸯债 :1.比喻情侣间未了却的夙愿。
"恩"开头的成语 恩重泰山 :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恩重如山 :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恩怨分明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恩逾慈母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恩有重报 :好好地报答别人的重大恩惠。
恩威并重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恩威并用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恩威并行 :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恩同山岳 :犹恩重如山。
"债"结尾的成语 风情月债 :比喻有关男女恋爱的事情。
恩不放债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指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释意: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情谊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恩 恩爱,亲爱 恩 ēn ①恩惠。 ②深厚的情义。 ③姓。 【恩赐】原指封建帝王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含贬义)。 【恩典】 ①恩惠。 ②给予恩惠。 【恩格斯】(1820-1895)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生于普鲁士莱茵释门市。1844年8月底,在巴黎会见马克思。1847年12月至1848年 1月,与马克思合写《共产党宣言》。1864年,同马克思一起创建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与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观点展开原则斗争。马克思逝世后,担 负整理和发表马克思文稿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1889年,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建立,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著作收入《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 【恩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恩怨】恩惠和怨恨。 【恩泽】比喻承受恩德,像草木得到雨露。旧时用以称皇帝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放〈动〉 (形声。从攴,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放,逐也。--《说文》 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 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 放髈兜于崇山。--《虞书》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 放 fàng ⒈解脱约束,获得自由解~。释~。~松。~手。〈引〉 ①散,耍~学回家。~暑假。~工休假。 ②赶牲畜或家禽到野外活动、觅食~牛儿。~羊子。~鸭。~鸽子。 ⒉任意,不拘束~任自流。大~厥词。~荡不羁。 ⒊发出,发射,点燃~电。~炮。~焰火。~火烧荒。 ⒋借钱财给人,收取利息~债。 ⒌扩大,扩展~大一寸。~宽一尺。~眼世界。〈引〉花开百花齐~。江南红梅已~春。 ⒍搁。置安~。存~。~在床上。 ⒎ 【放心】消除忧虑和牵挂。 ⒏ 【放晴】阴雨之后转晴。 ⒐ 【放弃】丢掉,不再保留。 ⒑ 【外放】旧时指京官调任出京任职。 ⒒ 【流放】 【放逐】旧时将人驱逐到边远地区。 ⒓ 【放哨】站岗、警戒或巡逻。 放fǎng 1.仿效;模拟。 2.依据。 3.仿佛,类似。 4.至,到。 5.姓。《书.尧典》有放齐。 放fāng 1.并船。两船并列。 2.背逆,违背。 3.副词。正;当。

:债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同本义 债,债负也。--《说文新附》 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论贵粟疏》 又如债壳子(负了一身债的穷官);债赖(债权人否认借债给他人);债累(负债;债务);债桩(比喻被债务包围的人);内债(国家向本国公民借的债);外债(国家向外国借的债);公债 (国家向公民或向外国借的债);举债(借债);背债(欠债) 喻指应兑现的事情或所造成的损失 债 借贷 债车受载。-- 债zhài欠着的钱财~务。借~。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