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成语 M 灭顶之灾

灭顶之灾的意思,灭顶之灾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5-09 13:11:58


成语 灭顶之灾
拼音 miè dǐng zhī zāi
详细解释 灭顶水漫过头顶。指被水淹死。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例子 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的汪洋大海。★毛泽东《论持久战》
出处 《周易·大过》过渉灭顶,凶。”
"灭"开头的词语 灭族 :1.古代酷刑。一人犯死罪而连及其父母妻子等整个家族被杀。
灭种 :1.种族被灭绝。 2.绝种。
灭殒 :1.灭亡,丧命。
灭抑 :1.死亡。
灭夷 :1.消灭。
灭学 :1.消灭学术。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灭性 :1.谓因丧亲过哀而毁灭生命。
灭相 :1.轻视。 2.佛教语。真如三相之一。谓真如寂灭,无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灭息 :1.亦作"灭熄"。 2.消亡;止息。 3.指除灭。 4.熄灭。
灭威 :1.谓使道德沦丧。
"灾"结尾的词语 震灾 :1.地震造成的灾害。
遭灾 :1.遭受灾害。
迍灾 :1.见"迍灾"。
赈灾 :1.见"赈灾"。
妖灾 :1.古代指天时﹑物类的反常现象。
蝝灾 :1.亦作"蝝菑"。 2.指蝗灾。
血光之灾 :1.旧时迷信谓刀兵之灾﹐应者必有流血或杀身之祸。
血光灾 :1.见"血光之灾"。
幸灾 :1.因别人遭灾而高兴。
炎灾 :1.旱灾。
"灭"开头的成语 灭门绝户 :全家死尽,无一幸免。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灭景追风 :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
灭虢取虞 :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
灭顶之灾 :灭顶水漫过头顶。指被水淹死。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灭此朝食 :朝食吃早饭。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灾"结尾的成语 月值年灾 :指时运不济而遭灾祸。
养虎自贻灾 :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同养虎自遗患”。
血光之灾 :迷信指有被杀的灾祸,
无妄之灾 :无妄意想不到的。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惹祸招灾 :给自己引来麻烦。
求福禳灾 :禳祈祷。祈求福运降临,消除灾害。
灭顶之灾 :灭顶水漫过头顶。指被水淹死。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乐祸幸灾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救苦弭灾 :解脱苦难,消除灾祸。
横祸非灾 :犹言横殃飞祸。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
释意: :灭 (形声。从水,威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魏。--《战国策·魏策》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 灭(滅)miè ⒈熄,熄火~ 火。~灯。熄~。 ⒉使不存在~亡。消~。磨~。毁~。 ⒊淹没~顶。

:顶 (形声。从页,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同本义 顶颠也。--《说文》 过涉灭顶。--《易·大过》 肩高于顶。--《庄子·大宗师》。释文本作项。”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清·方苞《狱中杂记》 如头顶;秃顶;顶光(即佛或菩萨顶上的圆形光环);顶珠(显贵者巾顶上所装饰的大珠);顶角(男童头上蓄留的小辫);顶颡(颡”应作嗓”。顶到喉咙口。形容吃得很饱);顶老 (头顶;妓女);顶阳骨 (头盖骨;) 顶瓜皮 (头皮);顶搭子 (婴儿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 顶门上针(刺中穴道的针 顶 dǐng ①人体或物体的最高部分头~、屋~。 ②用头支承~碗。 ③自下而上用力拱起幼芽~出土。 ④用头撞击被羊~了一个跟头。 ⑤顶撞。 ⑥对面迎着~风。 ⑦支撑;抵住~门杠、~住敌人多次进犯。 ⑧相当一人~两人用。 ⑨顶替~名。 ⑩量词一~帽子。(11)最;极~好。 【顶点】 ①最高点;极点。 ②〈数〉三角形中顶角的两条边的交点或锥体的尖顶。 【顶端优势】〈生〉植物的顶芽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农业上常用消除或维持顶端优势的办法控制作物、果树和花木的生长,以利增产和控制花木株形的目的。 【顶技】一种杂技。表演者用身体一些部位顶直棍棒,或在棍棒顶端放置易碎物品而保持平衡使其不落地。 【顶礼膜拜】原指佛教徒五体投地(头、双手、双腿匍伏在地)叩拜神佛。比喻对人特别崇敬(多含贬义)。 【顶天立地】形容豪迈正大的英雄气概。 【顶细胞】指被子植物二细胞原胚时期上部的一个细胞。 【顶芽】位于茎的主轴或侧枝顶端的芽。单轴分枝树木主轴的顶芽生长旺盛,有的顶芽可形成花芽,如苹果、梨等。 【顶真】〈语〉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用前文结尾的词语或词组做下文的起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如茵茵牧草绿山坡,山坡畜群似云朵,云朵游动笛声起,笛声悠扬 卷浪波。 【顶珠】〈语〉见【顶真】。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灾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同本义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灾害,祸患 大烖。--《周 灾(災、烖)zāi ⒈水、火、荒、旱、虫等所造成的祸害~害。火~〉 ~ 。 虫~。救~。 ⒉人为的祸害~及其身。招~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