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成语 J 麇骇雉伏

麇骇雉伏的意思,麇骇雉伏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2 16:08:52


成语 麇骇雉伏
拼音 jūn hài zhì fú
详细解释 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例子
出处
"麇"开头的词语 麇至沓来 :1.亦作"麕至沓来"。 2.犹言群集纷至。
麇至 :1.亦作"麕至"。亦作"麏至"。 2.群集而来。
麇獐 :1.亦作"麕獐"。 2.即獐子。
麇载 :1.捆载。
麇鼯 :1.亦作"麏鼯"。 2.獐子与鼯鼠。这两种动物活动于荒芜之地,故用以形容荒芜。
麇舌 :1.亦作"麕舌"。 2.药草名。
麇聚 :1.亦作"麏聚"。亦作"麕聚"。亦作"麕聚"。 2.谓似獐那样依类相聚。
麇居 :1.亦作"麕居"。 2.群居;聚居。
麇惊 :1.亦作"麏惊"。亦作"麕惊"。 2.形容胆怯,易受惊。
麇麚 :1.亦作"麏麚"。亦作"麏?"。亦作"麕麚"。亦作"麕?"。 2.泛指鹿类动物。
"伏"结尾的词语 昼伏 :1.白天隐蔽不动。
中伏 :1.三伏的第二伏。也称二伏。通常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招伏 :1.招认。 2.亦作"招服"。犹招降。
准伏 :1.在供词或公文上签画的花押。
擿奸发伏 :1.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擿伏 :1.揭露隐秘的坏事。
雉伏 :1.比喻藏身。
走伏 :1.逃匿。 2.指逃匿之路。 3.谦辞。犹言趋伏﹑拜伏。
摘伏 :1.犹折服。
引伏 :1.见"引服"。
"麇"开头的成语 麇至沓来 :犹言群集纷至。
麇骇雉伏 :形容惊怕躲藏。麇,古书上指獐子。
"伏"结尾的成语 擿奸发伏 :揭露举发隐秘的奸人和坏事。
渊蜎蠖伏 :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雄飞雌伏 :雄飞比喻奋发有为;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要有雄心壮志,不能无所作为。
膝行蒲伏 :伏地爬行。
膝行匍伏 :伏地爬行。同膝行蒲伏”。
微机四伏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危机四伏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望尘拜伏 :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思潮起伏 :思想活动极频繁。
十面埋伏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释意: :麇 獐子 麇包(用包茅包的死獐子);麇獐(即獐子);麇窜(像獐子那样惊慌逃窜) 古地名 春秋时麇国之地,在今湖北省郧县西 楚子代麇。--《左传》 春秋时楚邑,在今湖南省岳阳东南 楚王使由于城麇。--《左传》 麇 qun 成群 求诸侯而麇至。--《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麇,群也。” 又如麇聚(麇集);麇至(成群而来); 麇jūn ⒈〈古〉指獐子。 ⒉见qún。 麇(麕)qún ⒈成群~集。 麇kǔn 1.捆绑。

:骇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骇,惊也。--《说文》 马方骇,鼓而惊之。--《汉书·梅乘传》 又如骇驷(狂奔的驷马) 惊骇;惊诧;惊动 录事骇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骇问。--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虎大骇。--唐·柳宗元《三戒》 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纪》 又如骇汗(因惊恐而流汗);骇浪(骇人的大浪);骇突(受惊而乱窜);骇殚(惊惧) 震动 而国人大骇。--《战国策·宋策》 庶人骇政。--《荀 骇hài马受惊马~。〈引〉惊恐,害怕惊涛~浪。~人听闻。

:雉 (形声。从隹,矢声。隹,短尾鸟的总称。本义野鸡) 同本义 雉有十四种。--《说文》 雉者,野鸟。--《尚书大传》 雉,耿介之鸟也。--《韩诗章句》 离为雉。--《易·说卦》 凡挚士雉谓其守介节。交有时,别有伦也。--《礼记·曲礼》 雄雉于飞。--《诗·邶风·雄雉》 无雉兔鲋鱼。--《墨子·公输》 又如雉尾扇(野鸡尾部羽毛制作的扇子。亦为仪仗之一);雉尾(皇帝坐朝时左右侍从所执的用野鸡尾羽制的扇障);雉经(吊死;上吊)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 五楮而 雉zhì ⒈俗称"野鸡",已少见,要保护,禁止猎杀。现已能人工饲养。雄的尾长,羽毛鲜艳美丽。雌的尾短,羽毛黄褐色,体较小。善走而不能久飞。肉可吃,羽毛可作装饰品。 ⒉〈古〉计算城墙面积,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引〉城墙楼~。 雉kǎi 1.见"砯雉"。

:伏〈动〉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 伏 fú ⒈趴,脸面向下,身体前屈~地。~案。 ⒉隐藏,隐匿埋~。潜~。两侧~兵。打~击战。 ⒊屈服,认错或认罚~输。~判。~诛。 ⒋低下去时起时~。此起彼~。 ⒌〈古〉通"服"。敬佩~其为人。 ⒍ 【伏特】简称"伏"。电动势、电位差、电压的单位,代号v。 ⒎ 【伏日】通常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止。这一段时间,每十天为一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是我国每年最热的时期。故有"热在三 伏"的说法。 伏fù 1.指禽鸟孵卵。 2.量词。用作时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