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成语 C 楚材晋用

楚材晋用的意思,楚材晋用的解释

更新时间:2024-06-03 00:55:00


成语 楚材晋用
拼音 chǔ cái jìn yòng
详细解释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例子 我花了钱,教出了人,却教外国人去用,这才是~”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才,晋实用之。”
"楚"开头的词语 楚峡 :1.楚地峡谷。多指巫峡。
楚杌 :1.指春秋时楚国的史书《梼杌》。
楚舞吴歌 :1.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楚舞 :1.楚地之舞。
楚巫鬟 :1.形容秀美的山容。楚巫,指巫山神女。鬟,发髻。
楚巫娥 :1.指巫山神女。
楚巫 :1.古代楚地的巫觋。善以歌舞迎神。
楚乌 :1.乌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乌鸦》。
楚味 :1.楚地风味的食物。
楚尾吴头 :1.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亦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用"结尾的词语 征用 :1.征召任用。 2.引用。 3.国家依法将个人或集体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生产资料收归公用。
招用 :1.招收使用。
澡用 :1.谓洗刷过错而后叙用。
租用 :1.付给一定代价而使用别人的东西﹐用毕归还原主。
资用 :1.钱财费用。 2.凭借;借以。
周用 :1.适用。 2.足用。
致用 :1.尽其所用。 2.用作付诸实用之意。
正用 :1.正式用途。
贞用 :1.守志不移的节操。
运用 :1.谓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2.指计谋﹑打算。
"楚"开头的成语 楚云湘雨 :比喻男女幽情。
楚越之急 :以之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楚雨巫云 :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楚腰纤细 :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楚腰卫鬓 :指细腰秀发。借指美女。
楚腰蛴领 :指腰肢纤细,颈项洁白如蝤蛴。形容女子体态之美。
楚舞吴歌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楚尾吴头 :古豫章一带位于楚地下游,吴地上游,如首尾相衔接,故称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地方。
楚天云雨 :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楚水吴山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用"结尾的成语 一夫之用 :指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搭两用 :一样东西当两样用。
洋为中用 :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
言听计用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学非所用 :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刑措不用 :措设置,设施。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形容政治清平。
心无二用 :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心不两用 :指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物尽其用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释意: :楚〈名〉 (形声。从林,疋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筩。--《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周朝时国名 楚 chǔ ①痛苦苦~。 ②周朝国名。 ③五代时十国之一。 ④指湖北和湖南。特指湖北。 ⑤姓。 【楚才晋用】楚国的人才被晋国使用。比喻人才外流。 【楚辞】 ①西汉刘向汇集的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的辞赋总集。 ②战国时楚国辞赋的统称,主要指屈原的作品。 【楚弓楚得】指虽然丢了东西,但得到者却仍是自己的人。比喻权利不外移。 【楚汉战争】刘邦战胜以项羽为首的西楚势力、重新统一中国的战争。前年,秦亡。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刘邦联合反项羽的地方势力,与项羽争霸于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 一带。前206年刘邦围攻项羽,项羽败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杀身亡。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 【楚囚对泣】原指封建士大夫在国破家亡的境况下,毫无办法,只能相对流泪◇用来形容颓丧悲观,振作不起来。 【楚庄王】(-前591)春秋时期国君。芈姓,名旅(又作吕、侣)。前613-前591年在位。曾整顿内政、兴修水利,用兵屡胜,国势大张,成为代晋而起的霸主。 楚chǔ ⒈荆,也叫"牡荆"。落叶灌木。花小淡紫色。鲜叶及果实可供药用。枝干坚韧,可供编织。 ⒉打人的荆条。〈引〉打。 ⒊清晰,整洁清~。 ⒋痛苦痛~。苦~。酸~。 ⒌周代诸侯国名。战国时期七雄之一。原先在今湖北、湖南,后来扩展到河南南部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省。 ⒍ ①茂盛的样子。 ②鲜明、华美的样子衣冠~ ~。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材,木梃也。--《说文》 五曰材贡。--《周礼·太宰》 驾而乘材。--《国语·晋语》。注横木也。” 无所取材。--《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庄子·人间世》 材朴委积兮。--《楚辞·九章·怀沙》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宋·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木材;材器(材木与器物) 泛指原料、材料 饬化八材。--《周礼·太宰》。注珠、象、玉、石、木、金、革、羽也。” 其材足以备器用。-- 材 cái ①木材。泛指可以直接做成成品的东西木~、钢~。 ②棺材。 ③资料教~、素~。 ④有才能的人人~。 【材积】木材体积。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晋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进 晉,进也。日出,万物进。--《说文》 晋者,进也。--《易·序卦》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周礼·田仆》 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班固《幽通赋》 又如晋谒(晋见;谒见);晋接(进见;接见);晋食(进献食品) 晋升。提高地位、级别或荣誉 以功晋知府。--《清史稿·桂中行传》 晋封英王。--《陈玉成》 又如晋封(晋升加封);晋秩(晋升官职或等级);晋阶(升级);晋号(晋升其称号) 低,俯 见梓晋然实而俯 晋(晉)jìn ⒈进,升,向前~见。~升。~级。 ⒉〈古〉通"搢"。插。 ⒊周代诸侯国名,疆域大部分在今山西省。 ⒋朝代名 ①晋朝(西晋、东晋),公元265-420年。司马炎灭魏后建立。 ②后晋,五代之一。公元936-946年。第一代君主是石敬塘。 ⒌山西省的简称。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用yòng ⒈使人、物等发挥其功能使~。采~。应~。~心。~水。~机器人做工。 ⒉功能,效果~途。功~。效~。有~。 ⒊需要不~担心。你不做,还~你干啥。 ⒋化费~钱。费~。零~。 ⒌吃、喝的婉词~餐。请~茶。 ⒍因,因此~此。~特函达。 ⒎以儒者~文乱法。 ⒏ ①当权。 ②行事。 ⒐ ①居心。 ②企图。 ⒑ ①打仗。 ②指挥作战。 ③善于使用军队作战~兵如神。 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