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字典 X

"徐"组词,"徐"开头的词语大全


更新时间:2024-05-17 15:03:33


"徐"组词 "徐"开头的词语大全
徐妆 :1.指徐妃的半面妆。
徐铸成(1907-1991) :新闻工作者。江苏宜兴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大公报》香港版编辑主任,桂林版、上海版总编辑,重庆《大公晚报》主编,上海《文汇报》和《文汇报》香港版总主笔等。建国后,曾任上海《文汇报》总编辑。著有《报海旧闻》、《新闻丛谈》等。
徐州会战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1月下旬,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调集二十四万人,分南北两路夹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军约六十万防守徐州。南线日军第十三师团陷蚌埠后,被阻于淮河。北线日军在台儿庄遭中国守军顽强抗击,被歼万余人。日军改变战法,以少数兵力牵制正面守军,集中八个师团向西迂回包围徐州。守军遂向皖豫边界突围。5月19日,徐州陷落。
徐州 :1.古九州之一。 2.古齐邑名。
徐宅 :1.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在今淮河中下游,即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一带。
徐云志(1901-1978) :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十五岁从夏莲生学弹词《三笑》,十七岁登台演出。在俞(秀山)调”和小阳调”基础上,吸收民间小调和小贩叫卖声的音乐素材,创造了柔软圆润、婉转动听的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主要流派唱腔之一。
徐庾体 :1.南朝梁徐摛﹑徐陵父子及庾肩吾﹑庾信父子,诗文绮艳,当时称为"徐庾体"。
徐夷 :1.即徐戎。
徐偃王 :1.相传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周穆王使楚诛之。"《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一说徐偃王反,为周穆王所破。参阅《史记.赵世家》。亦省称"徐偃"。因其有筋无骨,后亦用以借指书法柔弱不挺之状。
徐偃笔 :1.指毫锋柔韧便于书写的毛笔。相传徐偃王有筋而无骨,故以为喻。
徐偃 :1.见"徐偃王"。
徐衍 :1.相传周末时人,因恶周末之乱,投海而死。
徐言 :1.低声细语。 2.从容而言。 3.犹缓言。缓气言之。
徐徐 :1.迟缓;缓慢。 2.安稳貌;宽舒貌。
徐行 :1.缓慢前行。
徐向前(1901-1990)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山西五台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晋冀鲁豫军区和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参与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冀南抗日根据地和组织指挥了临汾、太原等战役,并在长征途中与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建国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著有《历史的回顾》。
徐详 :1.舒缓安详。
徐霞客游记 :明代徐霞客著。原稿散佚,后经季梦良等编次,于1776年刊刻出版。是一部以日记体裁为主的地理名著,存有日记一千零五十天及专题论文和诗文。描述内容涉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动植物、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城镇聚落、民族风俗等。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徐锡麟(1873-1907)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任教师,后游历日本。在上海参加光复会,并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进行反清活动◇捐资为道员,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在安庆枪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失败后被捕就义。
徐吾 :1.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余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于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 2.复姓。春秋郑国有徐吾犯。见《通志.氏族四》。
徐婉 :1.舒缓委婉。
徐榻 :1.见"徐穡榻"。
徐寿(1818-1884) :清末科学家。江苏无锡人。对西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颇有研究。曾参与创设安庆、江宁机器局◇与华蘅芳试造木质轮船黄鹄”号。又创办上海格致书院,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对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过先驱作用。译有外国科技书籍多种。
徐世昌(1855-1939) :北洋军阀政客。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曾协助袁世凯创办北洋军。历任巡警部尚书、东三省总督、皇族内阁”协理大臣。武昌起义后,助袁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1914年任国务卿,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效劳。1918年由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1922年被直系军阀赶下台。
徐氏 :1.春秋时殷民六族之一。
徐穡榻 :1.指东汉陈蕃为徐穡特设之榻。陈蕃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穡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事见《汉书.徐穡传》◇用为好客之典。
徐孺子 :1.即东汉徐穡。稚字孺子,陈蕃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穡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穡又尝为太尉黄琼所辟,未就。及琼卒归葬,穡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穡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徐戎 :1.古族名。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于今淮河中下游。周初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淮夷等抗周。春秋时曾为楚所败,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为吴国所并。 2.泛指异族。
徐趋 :1.犹徐步,徐行。
徐娘 :1.指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徐懋庸(1910-1977) :杂文家、翻译家。浙江上虞人。1934年参加左联。1938年去延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主编《华北文化》。建国后曾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教育部副部长,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杂文集《不惊人集》、《打杂集》,并译有《托尔斯泰传》、《斯大林传》等。
徐卢 :1.复姓『代有徐卢庸。见《通志.氏族四》。
徐刘 :1."建安七子"中徐干和刘桢的并称。
徐甲 :1.传说有徐甲者,自幼为老子佣工,至老子出关时,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甲乃诉之关令尹喜,喜大惊,以告老子。老子谓甲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安息国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甲亦死。喜知老子神人,乃为甲叩头请命,并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玄符》投之,甲立更生。喜即以钱二百万与甲,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晋葛洪《神仙传.老子》◇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2.借指雇工。
徐家肺 :1.唐徐晦嗜酒,日沉湎而不伤。沈傅师善餐,可兼四五人馔恒无患。杨嗣复尝戏曰"徐家肺,沈家脾,大是安稳。"事见唐朱揆《谐噱录.嗜酒食》◇常用为豪饮之典。
徐疾 :1.或慢或快。
徐回 :1.缓慢地回旋运转。
徐晃(?-227) :三国魏大将。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东南)人。公元196年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对峙数月,他率军截烧袁军粮车,使袁军陷入被动。211年,渭南之战中,他率部奇袭渭北,使曹操打败马超,夺取关中。219年,奉命救援被困襄阳、樊城的曹军,大破蜀汉关羽军。
徐缓 :1.延缓。 2.缓慢。
徐呼 :1.指发声舒缓的弱音。
徐海东(1900-1970)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北黄陂夏店(今属大悟)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二十八军军长、第十五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参与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组织指挥了劳山战役,并曾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建国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国防委员会委员。是中共第八、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徐关 :1.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川镇西。或云在淄博市西南。
徐顾 :1.方言。犹言注意,留神。
徐福岛 :1.指秦代方士徐福到东海去寻找的三神山。或谓即指今日本。在日本纪伊新宫山,尚有徐福墓的遗迹。
徐福 :1.即徐市。
徐巿 :1.秦方士,齐人。
徐夫人 :1.战国赵人,以藏锋利匕首闻名。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事见《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亦载此事。司马贞索隐"徐,姓;夫人,名。谓男子也。"
徐冯 :1.传说中周时的隐士。
徐妃 :1.南朝梁元帝妃,姓徐,名昭佩。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事见《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徐方 :1.指古徐国。 2.指徐州。
徐杜 :1.唐徐有功和杜景佺的并称。二人皆以治狱公正名世。
徐达(1332-1385) :明初大将。字天德,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农家出身。元末参加朱元璋军,有勇谋,与常遇春齐名。被朱元璋任为大将军,攻灭张士诚,又北伐灭元,并分兵平定北方各地◇又连年出击元将扩廓帖木儿(即王保保)。任右丞相,封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
徐迟(1914-1996) :作家、翻译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曾任《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武汉分会主席。著有诗集《最强音》、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散文集《法国,一个春天的旅行》等。译有《托尔斯泰传》等。
徐陈 :1.汉徐干和陈琳的并称。
徐常遇 :清初琴家。字二勋,号五山老人,江苏扬州人。初学琴于虞山派,崇尚淳古淡泊”的琴风,后被视为广陵派创始人。著有《澄鉴堂琴谱》,内有指法二卷,琴谱三十七曲。
徐步 :1.缓慢步行。
徐宝璜(1894-1930) :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江西九江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美攻读新闻专业。1916年回国,曾任《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参与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任副会长。所著《新闻学》,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