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歇后语 S 孙猴子的手脚

孙猴子的手脚的歇后语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6-01 19:37:51


歇后语 孙猴子的手脚
答案 闲不住
"孙"开头的词语 孙子 :1.子孙后代。 2.儿子的儿子。
孙竹 :1.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孙中山(1866-1925) :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统,曾计划北伐。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遗著编为《孙中山选集》、《孙中山全集》等。
孙枝 :1.从树干上长出的新枝。 2.喻孙儿。
孙曾 :1.孙子和曾孙,泛指后代。
孙友 :1.对朋友谦恭。孙,通"逊"。
孙邮 :1.古时善驾马者。
孙业 :1.谓专心于学业。孙,通"逊"。
孙阳 :1.即伯乐。 2.复姓『有孙阳放。见《通志.氏族四》。
孙婿 :1.孙女的丈夫。
"脚"结尾的词语 作脚 :1.谓从中牵线联络。
柱脚 :1.柱子的下端。
针脚 :1.亦作"针脚"。 2.衣物上针线的痕迹或缝纫时前后两针之间的距离。 3.犹针线。
韵脚 :诗词曲赋等韵文句末或联末押韵的字,通称为韵脚。参见押韵”。
字脚 :1.犹字眼。引申指事物的极微部分﹑一丁点儿。
驻脚 :1.停步;停留。 2.立足;歇脚。
注脚 :注解,解释字句的文字所论甚善,末后注脚尤佳。
拙手钝脚 :1.犹言笨手笨脚。
遮头安脚 :1.犹栖身。
札手舞脚 :1.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孙"开头的成语 孙庞斗智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脚"结尾的成语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指手顿脚 :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指手点脚 :犹指指点点。形容背后指点议论之状。
支手舞脚 :犹言指手画脚。
崭露头脚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札手舞脚 :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一手一脚 :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同一手一足”。
阳春有脚 :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小手小脚 :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释意: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宱,子之子曰孙。--《说文》 孙谓祖后者。--《礼记·杂记》注 子子孙孙引无极也。--《尔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唐·杜甫《石壕吏》 又如祖孙;重孙(孙子的儿子);孙少爷(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子);孙囡(方言。孙女儿);孙儿;孙孙(孙儿,多用于爱称);孙妇(孙媳妇);孙曾(孙子和曾孙) 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孙(宱)sūn ⒈儿子的子女~子。~女。 ⒉孙子以后各代曾~。玄~。子~后代。 ⒊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子。侄~女。 ⒋植物再生或孳生的稻~。~竹。 ⒌〈古〉通"逊"。逃。 孙xùn 1.谦顺;恭顺。 2.逃遁;流亡。 3.退出﹑让出帝位或某职位。 4.差,比不上。 孙xún 1.见"孙子"﹑"孙孟"。

:猴〈名〉 猴子。即弥猴 比喻机灵的人 猴 〈动〉 像猴子似地蹲坐 像猴子一样攀援纠缠 宝玉听话,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红楼梦》 猴 〈形〉 猴年马月 哼!猴年马月都听 猴hóu哺乳动物,要保护,禁止猎杀。全身有毛,灰色或褐色,颜面和耳朵无毛,有尾巴,多数有臀疣,口内两颊有储存食物的颊囊。群栖树上,吃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等 。种类很多,如猕~。金丝~等珍稀动物。

:子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同本义 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古文从巛,象发也。籀文从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说文》。按,象儿在襁褓中足倂也。 子,子息。--《广韵》 居然生子。--《诗·大雅·生民》 子也者,亲之后也。--《礼记·哀公问》 子者,父之合也。--《春秋繁露基义》 子者,父之阴也。--《汉书·杜钦传》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荀子》 又如子衣(小儿的胎衣 子zǐ ⒈儿,儿或女~女。~孙。泛指人男~。女~。 ⒉称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士~。舟~。 ⒊〈古〉写在姓氏后面〈表〉对人的尊敬孔~。庄~。墨~。也指一个流派的人诸~百家。 ⒋〈古〉对人的敬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以~之矛,陷~之盾,何如? ⒌旧时称师长或门徒夫~。弟~。 ⒍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生殖细胞瓜~。油菜~。卵~。精~。鱼~。 ⒎幼嫩的~鸡。~鸭。~姜。 ⒏〈古〉五等爵位(公侯伯~男)的第四等~爵。 ⒐〈古〉图书分类法,四部(经史~集)的第三部。 ⒑从母体产生的,跟"母"相对的~金(利息)。~音(辅音)。 ⒒地支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 ⒓ ⒔ ⒕ ⒖ ①弟弟,子侄等职工~弟。 ②后辈,年轻人工农~弟。 ⒗子(读轻声)词的后缀。加在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等的词素之后绳~。珠~。凳~。瘦~。瘸~。出了乱~。 ⒘子(读轻声)少数量词的后缀一揽~。敲几下~门。 子zi 1.名词后缀。 2.某些量词的后缀。 3.用于动词﹑形容词词素之后,构成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4.助词。表示时态﹑动态,相当于"着"﹑"了"。 5.助词。表示语气 。

:的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pron.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的 ·de放在定语的后面,表示修饰、领属、指代等关系伟大~中国、我~书、明天是他~值日。②助词。放在词语后面,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吃~、红~、参加国庆联欢活 动~。③放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常跟是相应他在学习上是很努力~。又见dí;dì。 的 dí真实;实在~确。又见dì,·de。 【的确良】涤纶的纺织物。又作的确凉。 【的士】小型出租汽车叫一辆~去机场。 的 dì箭靶的中心;有~放矢、目~。又见·de;dí。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 手shǒu ⒈人体的上肢(多指腕以下部分)~背。~掌。拍~。 ⒉拿着钥匙在~里。 ⒊亲身~书。亲~。 ⒋做某种事的人,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水~。助~。选~。神枪~。种稻能~。 ⒌本领,技能显两~儿给大家看看。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文学、艺术作品等表现的技巧。 ②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也称"手腕"。 ⒒ ①本领,能耐。 ②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③同"手法 ②"。 ⒓ ①手做的姿势〈表〉某种含义。 ②某种操作姿势。 ⒔

:脚〈名〉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脚(腳)jiǎo ⒈人与动物体的最下部,接触地面的行动器官~踏实地(〈喻〉做事踏实,实事求是)。〈引〉根部,最下部山~。城墙~。桌子~。 ⒉剩下的废料下~。 ⒊ 脚(腳)jué ⒈ ⒉见j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