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歇后语 C 出土的陶俑

出土的陶俑的歇后语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5-17 18:18:48


歇后语 出土的陶俑
答案 总算有了出头之日
"出"开头的词语 出头椽儿先朽烂 :1.比喻好出头的人,容易遭受打击。
出头棒子 :1.指衙役受了贿赂,在打板子时,以板头着地,好象打得很重,但受刑人受伤并不很重的一种打法。
出头 :1.从困境中解脱。 2.谓出人头地。 3.犹出面。 4.谓超出其他。 5.谓货物畅销。 6.用在整数后,表示有零头。
出庭费 :1.法律用语。律师出庭从诉讼当事人那里取得的费用。
出庭 :1.诉讼案件的关系人到法庭上接受审讯或讯问。
出帖 :1.出给柬帖。 2.指门联。
出跳 :1.见"出挑"。
出粜 :1.卖出粮食。
出条子 :1.旧时北方谓妓女出外陪嫖客饮酒。
出条 :1.见"出挑"。
"俑"结尾的词语 作俑 :1.《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本谓制作用于殉葬的偶象,后因称创始﹑首开先例为"作俑"。多用于贬义。
鹰俑 :1.假鹰。用以驱雀。
陶俑 :1.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
秦俑 :1.秦始皇陵园的地下文物。1974年﹐发现于陕西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园外的地下建筑中。共发现四个俑坑﹐总面积2538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个﹐木质战车十八辆﹐陶马一百多匹﹐青铜兵器﹑车马器九千余件。这批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秦代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战车上一般有甲士三人﹐配弓箭﹑短酵盾甲步卒。配长柄的戈﹑矛﹑戟﹑钺弓弩等。骑兵执剑或弓箭﹐马背辅鞯。武士俑身高1.78-1.87米﹐头梳各种发髻﹐身披形制不一的铠甲。陶俑﹑陶马如同真人﹑真马﹐排列有序﹑造型生动﹑比例适当﹐细部刻划尤为精致﹐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也称秦兵马俑。
土俑 :1.古代用泥土烧制的殉葬的偶人。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兵马俑雕塑群。兵马俑坑在今陕西临潼县东,约建于公元前221年至前209年,1974年被发现,1977年就地建立博物馆。陶俑、陶马雕塑与真人、真马等大,组成战车和步、骑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塑造以模制与捏塑结合,再进行彩绘,细节真实,富于质感。
墓俑 :1.殉葬用的偶像。喻指牺牲品。
侍俑 :1.陪葬的俑人之一种。作婢仆状,职司服事主人。
泥俑 :1.陶俑。古代用以殉葬的陶制偶人。
木俑 :1.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
"出"开头的成语 出自意外 :出于意料之外。
出震继离 :指帝王登基即位。
出云入泥 :指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比喻人情浇薄,世态炎凉。
出语成章 :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舆入辇 :指动必乘车。
出于意外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于意表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于无奈 :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有入无 :出入于有无之中。
"俑"结尾的成语
释意: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

:土〈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说文》 百谷草木丽乎土。--《易·彖传》 禹敷土。--《书·禹贡》 辨十有二土之名物。--《周礼·大司徒》 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 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不若燔土。--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土膏微润。--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又如土粉(粉刷墙壁用的白垩 土tǔ ⒈沙泥等的混合物~壤。沙~。泥~。粘~。积~成山。 ⒉地域国~。领~。 ⒊故乡,本地的~籍。~话。乡~。年老思~。~生~长。 ⒋民间生产的,出自民间的~产。~布。~专家。 ⒌不开通,不时兴~头~脑。~里~气。 ⒍五行(金木水火~)之一。 ⒎ ①世世代代居住在一定地方的人。 ②世居本地的人。 ⒏ ⒐ 土dù 1.根。《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陆德明释文"土,音杜……《韩诗》作杜,义同。《方言》云东齐谓根曰杜。"一说,指根之皮 。 2.通"杜"。古水名。 土chǎ 1.见"土苴"。 土tú 1.《字汇补.土部》"土门,北方之族也。"参见"土门"。

:的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pron. 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的 ·de放在定语的后面,表示修饰、领属、指代等关系伟大~中国、我~书、明天是他~值日。②助词。放在词语后面,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吃~、红~、参加国庆联欢活 动~。③放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常跟是相应他在学习上是很努力~。又见dí;dì。 的 dí真实;实在~确。又见dì,·de。 【的确良】涤纶的纺织物。又作的确凉。 【的士】小型出租汽车叫一辆~去机场。 的 dì箭靶的中心;有~放矢、目~。又见·de;dí。

: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俑 (形声。从人,甬声。本义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为木制或陶制。因象人。故从人) 同本义 俑,木人。送葬设关,而能跳踊,故名之。--《埤苍》 俑有面目机发,似于生人。--《通典》引《礼记》 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礼记·檀弓》 又如陶俑;武士俑 俑yǒng〈古〉陪葬用的偶像,一般是木制或陶制木~。陶~。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