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同义词 B 拔草

拔草的同义词


更新时间:2024-06-02 16:22:02


拔草的同义词 拔剑
"拔"开头的词语
"草"结尾的词语 醉马草 :1.草名。
醉草 :1.传说中的草名。 2.草书。
郑草 :1.《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不其侯国,故属琅邪"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后以"郑草"为书带草的别称。
珍草 :1.仙草;药草的美称。
章草 :1.草书的一种。笔画有隶书波磔﹐每字独立﹐不连写。 2.起草奏章。
展草 :1.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九"广陵人杨生,养狗一,甚怜爱之,行止与俱◇生饮酒醉,行大泽草中,眠不能动。时方冬月,燎原,风势极盛。狗乃周章号唤,生醉不觉。前有一坑水,狗便走往水中,还以身洒生左右草上,如此数次,周旋跬步,草皆沾湿,火至免焚,生醒方见之。"后即以"展草"指报恩事。
簪蒿席草 :1.以蒿作簪﹐以草为席。形容生活艰苦。
在草 :1.谓妇女分娩;临盆,临产。
蕰草 :1.一种水草。可作饲料或肥料。多生于浅水中。
竹叶草 :1.见"竹叶菜"。
"拔"开头的成语 拔帜易帜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拔帜树帜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拔赵帜易汉帜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拔赵帜立赤帜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拔赵易汉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拔宅飞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
拔新领异 :拔抽出;新新意;领具有;异指独特之处。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拔辖投井 :辖,车轴两端的键。指殷勤留客饮酒。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草"结尾的成语 招花惹草 :指挑逗、勾引女子。
招风惹草 :比喻招惹是非。
粘花惹草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沾花惹草 :犹言沾风惹草。
沾风惹草 :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衔环结草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闲花野草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
闲花埜草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同闲花野草”。
魏颗结草 :表示受恩深重,竭力报效之意。
屯粮积草 :储存粮食和草料。
释意: :拔 (形声。从手,犮(蹢??)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拔,擢也。--《说文》 拔,引也。--《苍颉篇》 确乎其不可拔。--《易·乾》。郑注移也。” 拔河。--《封氏见闻录》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力拔山兮气盖世。--《史记·项羽本纪》 又 拔剑切而啖之。 又 拔剑撞而破之。 拔刃奋起。--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拔毛;拔草;拔秧 盐;提拔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 拔 bā ①拉出;抽出~草。 ②吸出~火罐。 ③选择选~干部。 ④向高提~苗助长。 ⑤超出;高出海~。 【拔刀相助】看到别人遇有危险而仗义援救。形容见义勇为。又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拔高】 ①提高。 ②有意抬高人物或作品等的地位。 【拔河】一种体育活动。比赛时在地上划两线为河界,由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执绳的一端,以把对方拉过河界为胜。 【拔节期】禾谷类作物生长过程中,茎的节间向上迅速伸长的时期。一般以全田50%以上植株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2.5厘米作标志。此时植株生长快,需要大量水分、养料 。 【拔苗助长】比喻只求速成,结果适得其反。又作揠(yà)苗助长。 【拔山扛(gāng)鼎(dǐng)】能把山举起来,把鼎扛起来。形容力大气壮。鼎古代多用青铜制成的炊器。多为圆形,三足两耳。 【拔擢(zhuó)】提拔;盐。 拔bá 1.抽出;拽出。 2.选取;提拔。 3.超出;突起。 4.攻取;攻伐。 5.移易;动摇。 6.脱离,摆脱。 7.拯救;解救。 8.辅助;扶持;扶植。 9.回转;调转。 10. 拨开。 11.裂开。参见"拔缝"。 12.丢弃。参见"拔城"。 13.分散。参见"拔摋"。 14.舍止。 15.吸出。 16.尽。 17.疾速;突然。参见"拔来报往"﹑"拔起"。 18.箭的末端。 19.通"跋"。践踏。 20.通"跋"。见"拔扈"。 21.通"跋"。见"拔涉"。 22.通"茇"。参见"拔舍"。 拔bèi 1.枝叶茂盛貌。 拔fá 1.草名。

:草 (形声。从苃,早声。小篆苃,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 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草本植物的总称 苃,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