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人 W 王之望

王之望

更新时间:2024-05-20 12:46:07


诗人: 王之望
简介: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朝代:

生平

  早年以父少傅荫泽补将仕郎。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由右迪功郎、昌化军判官改辟监台州支盐仓,举家徙居台州(今临海县)。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授为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绍兴十八年(1148年)出知荆门军,提举荆湖南常平茶盐公事,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绍兴三十年(1160年)改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提举四川茶马。除太府少卿,总领四川财赋军马钱粮,后升太府卿。绍兴三十二年(1160年)充川、陕宣谕使。因德顺兵败,除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户部侍郎、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除户部侍郎,未几权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复除吏部侍郎、通问使,又擢右谏议大夫。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拜参知政事,俄兼同知枢密院事。后罢为端明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居天台。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寻复罢。工属文,又是词学大家。其“手未尝释卷,博学无所不通,谈论英发,听者忘倦。为词章下笔立成,豪赡宏博,切于事理”。所作之词,如《菩萨蛮》“华灯的白乐明金碧。玳筵剧饮杯余湿。珠翠隔房栊。微闻笑语通。蓬瀛知已近。青鸟仍传信。应为整云鬟。教侬倒玉山”。又如《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撩乱江云雪欲飞。小轩幽会酒行时。佳人喜得鸳鸯侣,豪客争题鹦鹉词。歌舞地,喜追随。歙州端恨外迁迟。谪仙狂监从来识,七步初看子建时”等等。脍炙人口,享誉海内。生平事迹见《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八九》、明·《国史经籍志》、《宋史·卷三七二·王之望传》、《建炎以来系要录》、《史乘笔记》等有小传。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冬病卒于台州,终年68岁,谥敏肃。著有《汉滨集》60卷(今已散佚)、《奏议》、《经解》等,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16卷,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汉滨集》为底本,酌校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行于世。

墓碑出土

  王之望墓志,2000年出土,原藏临海街道白岩岙村,现存临海博物馆东湖石刻碑林。碑高96.5厘米,宽72厘米,厚8厘米。题为“宋故资政殿大学士左太中大夫襄阳县开国伯、食邑八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致仕,赠左宣奉大夫王公墓志”。碑文楷书,文连题41行,满行59字,又刊人勒名1行。

  王之望以父少傅荫泽补将仕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由右迪功郎、昌化军判官改辟监台州支盐仓,因家临海。绍兴八年(1138年)得中进士,为处州教授,入为太学录,迁博士。不久,出知荆门军,提举湖南茶盐第,改潼川府路转运判官,又改成都府路计度转运副使、提举四川茶马。除太府少卿,总领四川财赋,后升太府卿。隆兴元年(1163年),除户部侍郎,充川、陕宣谕使。因德顺兵败,除集英殿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未几,权户部侍郎、江淮都督府参赞军事。俄兼直学士院,复除吏部侍郎、通问使,又擢右谏议大夫。继拜参知政事,俄兼同知枢密院事。后罢为端明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乾道元年(1165年),起知福州、福建路安抚使。加资政殿大学士,移知温州。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历史上对于王之望有不同的评价,此墓志的发现,对于研究王之望的生平,提供了新的比较可靠的资料。

作品(160) 《和钱处和梅花五绝》  作者: 王之望
《和尚书李丈六绝》  作者: 王之望
《再和》  作者: 王之望
《贺刘侍郎三首》  作者: 王之望
《缺题》  作者: 王之望
《又和》  作者: 王之望
《句》  作者: 王之望
《上李丈尚书》  作者: 王之望
《上曾二丈仲成》  作者: 王之望
《寿入州徐守三首》  作者: 王之望
《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  作者: 王之望
《和制帅》  作者: 王之望
《再用前二诗韵》  作者: 王之望
《题胥解元成美堂》  作者: 王之望
《郢守乔民瞻寄襄阳雪中三绝因追述前过石城杯》  作者: 王之望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作者: 王之望
《食橄榄有感》  作者: 王之望
《钟鼓山间久雨二绝》  作者: 王之望
《浑醉庵诗》  作者: 王之望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  作者: 王之望
《留题光相寺》  作者: 王之望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  作者: 王之望
《山居》  作者: 王之望
《送黄叔寓赴平江教授》  作者: 王之望
《送贾可封随郭帅还西城三十韵》  作者: 王之望
《题广利院》  作者: 王之望
《题上清宫》  作者: 王之望
《挽王教授子节父》  作者: 王之望
《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七句》  作者: 王之望
《相之见和有真能乘兴之句再次韵》  作者: 王之望
《赠元运使》  作者: 王之望
《丈人观庙醮留题》  作者: 王之望
《词源图》  作者: 王之望
《次韵陈勉仲见留之什》  作者: 王之望
《过石城》  作者: 王之望
《和友人》  作者: 王之望
《怀李相之》  作者: 王之望
《寄题谢景思药寮仍用其韵》  作者: 王之望
《寄制帅》  作者: 王之望
《饶守陈粹中有诗见留次韵为谢》  作者: 王之望
《送别祝得之》  作者: 王之望
《题龙华寺》  作者: 王之望
《题王氏秀野堂》  作者: 王之望
《同年十人会於湖上巫子先拘台制不来有诗次韵》  作者: 王之望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作者: 王之望
《同诸乡人泛临安西湖》  作者: 王之望
《魏彦诚见示出守广德朝士送行诗用韵追赋》  作者: 王之望
《吴传朋游丝书》  作者: 王之望
《戏景思》  作者: 王之望
《赠范觉民》  作者: 王之望
《坐中赠朱尉庆长》  作者: 王之望
《别友人》  作者: 王之望
《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  作者: 王之望
《汉南晤魏侯彦诚魏侯赠诗期依韵知已而荆门受》  作者: 王之望
《留题修觉山绝胜亭》  作者: 王之望
《帅漕复次韵再和》  作者: 王之望
《送海棠与姚令威》  作者: 王之望
《题前诗已天忽作雨戏成一绝》  作者: 王之望
《题延庆观六时泉》  作者: 王之望
《题真符道山中寺》  作者: 王之望
《同庞彦才晚酌於涵翠轩》  作者: 王之望
《投座主张子猷给事》  作者: 王之望
《挽季通判》  作者: 王之望
《挽张直讲》  作者: 王之望
《温原庙神御此还和谢景思韵》  作者: 王之望
《吴明可寄诗次韵为答》  作者: 王之望
《浯溪中兴颂碑》  作者: 王之望
《乙巳四月自都下省欧阳氏姊於封丘时河朔流移》  作者: 王之望
《张和公母秦国太夫人挽词》  作者: 王之望
《自公堂诗》  作者: 王之望
《和曾丈赠光作令赵元质》  作者: 王之望
《豁然亭》  作者: 王之望
《又题鸿佑寺》  作者: 王之望
《以鼎炉遗关子东有诗相谢次韵》  作者: 王之望
《病后戏赠同官蒋子权》  作者: 王之望
《还鲜于蹈夫诗编》  作者: 王之望
《皇华馆以上巳落因修禊事题诗纪之》  作者: 王之望
《题蒙泉》  作者: 王之望
《赠元观正字》  作者: 王之望
《虞美人(石光锡会上即席和李举之韵)》  作者: 王之望
《和许总卿》  作者: 王之望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作者: 王之望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作者: 王之望
《许总卿见和再用韵》  作者: 王之望
《书怀》  作者: 王之望
《吕叔恭运使和题皇华馆诗复次韵》  作者: 王之望
《落梅》  作者: 王之望
《落梅》  作者: 王之望
《七夕》  作者: 王之望
《次韵贺子忱春事》  作者: 王之望
《次韵刘南伯二首》  作者: 王之望
《次韵刘南伯二首》  作者: 王之望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作者: 王之望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作者: 王之望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作者: 王之望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作者: 王之望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作者: 王之望
《次韵王圜中二首》  作者: 王之望
《次韵王圜中二首》  作者: 王之望
《次韵制帅和王宪二首》  作者: 王之望
释意: :王 (会意。本作士”,是能独立任事的人,后加一横,表示在士”之上,即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 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帝”、王”同步降职,帝成了人间的皇帝,而王 ”成了对臣子的最高封爵。本义天子、君主) 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 王wáng ⒈国君国~。帝~。  ⒉〈古〉秦代以后的一种最高封爵封~。~府。 ⒊大~父~母(祖父祖母)。 ⒋一类中的首领或最特出者蜂~★~、子~。百花之~。 王wàng〈古〉统治,做君主,统一天下~此大邦。自立为~。以德行仁者~。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望,远视也。--《玉篇》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庄子·胠箧》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桓侯。--《韩非子·喻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 望wàng ⒈向远处看,看得见远~。遥~。丰收在~。 ⒉拜访拜~。看~。 ⒊盼,期待,希望盼~。期~。希~。大喜过~。 ⒋有名声名~。声~。威~。 ⒌埋怨,责怪怨~。 ⒍朝,向~前走。~着我。 ⒎农历每月十五日十五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