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人 Z 郑刚中

郑刚中

更新时间:2024-05-20 17:43:02


诗人: 郑刚中
简介: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朝代:

生平

  ,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浙江金华曹宅郭门村人。生于北宋哲宗赵煦元祐三年(1088)五月二十三日,绍兴二年(1132)以第三名进士及第,是“探花”出身的南宋名臣。

  初授左文林郎,任温州判官。时遇百年大旱,因提出“以工代赈”之方针,缓解灾情,政绩显着,被秦桧赏识荐举。绍兴六年(1136),经当朝宰相秦桧之荐举,任刺令所删定官,其时政要务见解受高宗赏识,不久即升任宣义郎,不过一年,又兼授太常博士。

  时金兵入侵,秦桧独揽朝政,恣意陷害忠良,卖国求荣,对金力主和议。刚中力陈和议之弊,不因秦桧荐举而附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王伦挟金使来议和。枢密院编修因请斩王伦、秦桧,祸在旦夕。刚中极力营救,由是得罪秦桧,却更令高宗欣赏其胆识,升任他为宗正少卿,后又任秘书少卿。

  绍兴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及还,除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绍兴十四年(1144)甲子,充陕西分画地界使,奉命到陕西与金使划定疆界事。金使乌陵“赞谟入境,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又欲取商、秦,于大散关之界,刚中又坚不从。据理力争,面折金使。兀术遣人力求和尚原,刚中恐败和好,以和尚原自绍兴四年后不系吴地分,于是割秦、商之半,弃和尚原以与金。

  绍兴和议后,刚中改任四川宣抚副使。刚中治理四川方略独备,经划调度,军政事务井井有条。宣抚司旧在绵、阆间,及胡世将代吴玠,就居河地,馈饷不断。刚中奏:利州在潭毒关内,与兴、洋诸关声援相接,乞移司利州。自是省费百万。刚中始至,即欲移屯一军,大将杨政不从,呼政语之曰:“刚中虽书生,不畏死!”声色俱厉,政即听命。

  都统每入谒,必庭参然后就坐。吴璘升检校少师来谢,语阍吏,乞讲钧敌之礼。刚中曰:“少师虽尊,犹都统制耳,傥变常礼,是废军容。”行礼如故。

  刚中主蜀期间行屯田,免杂征;严教训,重积聚;整军旅,强武备,金兵不敢犯。时有“猛虎在北,刚中伏熊在西”之称。时刚中于阶、成二州营田,抵秦州界,凡三千余顷,岁收十八万斛。奏蠲四川杂征,又请减成都府路对籴及宣抚司激赏钱。从之。

  先是,川口屯兵十万,分隶三大将:吴璘屯兴杨政屯兴元府,郭浩屯金州,皆建帅节;而统制官知成州王彦、知阶州姚仲、知西和州程俊、知凤州杨从仪亦领沿边安抚。刚中请分利州为东、西路,以兴元府、利阆洋巴剑州、大安军七郡为东路,治兴元,命政为安抚;以兴、阶、成、西和、文、陇、凤七州为西路,治兴州,命璘为安抚;而命浩为金、房、开、达州安抚;诸裨将领安抚者皆罢。从之。请弛夔路酒禁,复利州钱监为绍兴监。时军已罢,移屯内郡,刚中言逐路各有漕司,都漕宜罢。从之。

  蜀中富饶,秦桧令献金3万两并加派赋税,遭刚中拒绝。秦桧怒其在蜀专擅,不听命,令侍御史汪勃奏置四川财赋总领官,以赵不弃为之,不隶宣抚司。不弃牒宣抚司,刚中怒,由是有隙。不弃颇求刚中阴事言于桧,桧佯召不弃归,因召刚中。刚中语人曰:“孤危之迹,独赖上知之耳。”桧闻愈怒。

  绍兴十七年(1147)九月,秦桧命御史汪勃、余尧弼等人吹毛索疵,对刚中猛加弹劾,列出所谓“妄用官钱”、“奢僭”、“贪婪”、“天资凶险”、“网罗死党”等等罪状。是年十二月,又使余尧弼继续弹劾他,“为臣不忠”、“贿赂溢于私帑”、“暴敛困民”、“密遣爪牙”、“窥伺朝政”等等罪行,,刚中由是被免职,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监居住。

  绍兴十九年(1149)七月,高宗想减轻一点对刚中的处罚,秦桧却不依不饶,要彻底查究其“贪污”罪行。又命人逮捕其子右承务郎郑良嗣及其将佐宾客,都关押在江州狱中。再派大理寺丞汤允恭、太府寺丞宋仲堪等凶暴亲信前往审理,严刑拷打,硬要坐实郑刚中的贪污之罪。

  汤、宋二人后来报告结案,说是“落实”了刚中的罪行;“违旨出卖度牍,收钱五十五万余缗;自设钱监铸钱,随意支用;违法领用厨食钱一万三千余缗入己;用公钱买通士人进京为他说项,将转运司并入宣抚司;违法使用公钱十二万余缗……”秦桧大喜,批下判决书曰:“郑刚中罪大恶极,依法当死,特免死、免禁锢,移封州(治今广东封开县东封川镇)安置;郑良嗣免死,柳州安置。”与此案有牵连的僚佐赵士祃、张汉之、张仲应等亦皆受了重惩。

  郑刚中到了贬所,秦再指使其党羽、封州太守赵成之一步步将他窘辱、折磨致死((见续通鉴》卷一二八,总第743页)。刚中卒于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五月二十三日,与其生日同月同日,时年67岁。直至秦桧死后,郑刚中案得以昭雪,恢复其资政殿学士的官职,追谥“忠愍”。

作品(506) 《梅花》  作者: 郑刚中
《杂兴》  作者: 郑刚中
《无题》  作者: 郑刚中
《幽趣十二首》  作者: 郑刚中
《诗一首》  作者: 郑刚中
《枕上》  作者: 郑刚中
《避方寇五绝》  作者: 郑刚中
《久雨》  作者: 郑刚中
《偶成》  作者: 郑刚中
《夜坐》  作者: 郑刚中
《出江》  作者: 郑刚中
《即事五首》  作者: 郑刚中
《九日》  作者: 郑刚中
《句》  作者: 郑刚中
《偶题》  作者: 郑刚中
《夜寒》  作者: 郑刚中
《悼六兄宗鲁》  作者: 郑刚中
《闺门诗三首》  作者: 郑刚中
《和张叔靖三绝》  作者: 郑刚中
《和赵晦之司户三首》  作者: 郑刚中
《巨济弟书梦求诗赋古风云》  作者: 郑刚中
《临刈旱苗二首》  作者: 郑刚中
《马上口占三绝》  作者: 郑刚中
《梅花三绝》  作者: 郑刚中
《送何元英出峡三绝》  作者: 郑刚中
《宿长芦寺下四绝》  作者: 郑刚中
《移司道中四绝》  作者: 郑刚中
《至夜独酌二绝》  作者: 郑刚中
《悼八婶孺人》  作者: 郑刚中
《哭潘义荣二首》  作者: 郑刚中
《绿净轩》  作者: 郑刚中
《浦江道中三绝》  作者: 郑刚中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作者: 郑刚中
《幽居》  作者: 郑刚中
《杂兴二首》  作者: 郑刚中
《早春》  作者: 郑刚中
《别家山二绝》  作者: 郑刚中
《春雪》  作者: 郑刚中
《和楼枢密过洛阳感旧二绝》  作者: 郑刚中
《即事二绝》  作者: 郑刚中
《即事二首》  作者: 郑刚中
《良嗣以予生朝将至以古赋一首为寿作三绝与这》  作者: 郑刚中
《暮春》  作者: 郑刚中
《秋思》  作者: 郑刚中
《睡起》  作者: 郑刚中
《岁暮》  作者: 郑刚中
《无兔而用鸡毛无直干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  作者: 郑刚中
《益昌霪雨逾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何全居民》  作者: 郑刚中
《早行二绝》  作者: 郑刚中
《赵子礼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然皆颂德诗非劝农》  作者: 郑刚中
《重五》  作者: 郑刚中
《初夏》  作者: 郑刚中
《村居二首》  作者: 郑刚中
《读坡诗》  作者: 郑刚中
《贵溪道中四绝》  作者: 郑刚中
《和潘仲严八绝》  作者: 郑刚中
《和元章春风三绝》  作者: 郑刚中
《胡德辉郎中由礼部出守桐庐同舍取令狐楚移石》  作者: 郑刚中
《怀山居二绝》  作者: 郑刚中
《纪关陇》  作者: 郑刚中
《寄赠张叔靖》  作者: 郑刚中
《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七夕日戏成一诗简牛》  作者: 郑刚中
《临刈旱苗》  作者: 郑刚中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  作者: 郑刚中
《梅》  作者: 郑刚中
《胜仲少卿公岩桂并诗二绝用韵和之》  作者: 郑刚中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  作者: 郑刚中
《栽竹》  作者: 郑刚中
《赠范茂直》  作者: 郑刚中
《重阳太守招登东山以腹疾不能赴》  作者: 郑刚中
《诸暨道中遇雪》  作者: 郑刚中
《自讼》  作者: 郑刚中
《自笑》  作者: 郑刚中
《长春花》  作者: 郑刚中
《长沙道中》  作者: 郑刚中
《初寒》  作者: 郑刚中
《代答》  作者: 郑刚中
《悼顾与权夫人》  作者: 郑刚中
《悼潘义荣母》  作者: 郑刚中
《独坐》  作者: 郑刚中
《渡胡源口二绝》  作者: 郑刚中
《对月再用韵》  作者: 郑刚中
《焚香》  作者: 郑刚中
《风俗》  作者: 郑刚中
《癸酉年梅花开已逾月而窗外黄菊方烂然》  作者: 郑刚中
《寒食杂兴二篇》  作者: 郑刚中
《和何元章新秋》  作者: 郑刚中
《荷花》  作者: 郑刚中
《几先坐上赠友人》  作者: 郑刚中
《季天叙为人相宅过余求诗戏书二绝》  作者: 郑刚中
《寄别左与言》  作者: 郑刚中
《寄题李监酒不俗阁》  作者: 郑刚中
《寄姚文发》  作者: 郑刚中
《甲子春晴久三月晦得频雨喜而为二绝句》  作者: 郑刚中
《假山》  作者: 郑刚中
《简孙立之》  作者: 郑刚中
《金房道间皆蜡梅居人取以为薪周务本戏为蜡梅》  作者: 郑刚中
《客惠宾州竹簟甚佳取退这郑群赠簟诗读之数过》  作者: 郑刚中
《口占》  作者: 郑刚中
《腊月三日义乌道上寄潘义荣》  作者: 郑刚中
释意: :郑 (形声。从邑,奠声。从邑,与地名、邦域有关。本义周代诸侯国名,姬姓) 同本义 郑,京兆县,周厉王子友所封。从邑,奠声。宗周之灭,郑徙缯洧之上,今新郑是也。--《说文》 至于南郑。--《穆天子传》。此旧郑也。 郑穆公使视客馆。--《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周西都畿内地。周宣王封季弟友(桓公)于此。在今陕西华县境。其后犬戎杀周幽王,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武公迁居东都畿内,都新郑,即春秋之郑国。战国 时为韩所灭。又如郑声(郑国音乐);郑风(《诗》十五国风之一);郑国渠(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 郑(鄭)zhèng ⒈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新郑一带。 ⒉

:刚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刚,坚也。--《增韵》 刚,彊断也。--《说文》 挢然刚折。--《荀子·臣道》 断之以刚。--《左传·昭公六年》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经·焌民》 又如刚巨(坚硬锐利的爪);刚条(坚硬的树枝);刚木(木质坚硬的树木);刚土(硬土) 坚强 刚,强也。--《广韵》 柔弱胜刚强。--《老子》 刚而塞。--《书·皋谟》 吾未见刚者。--《论语·公冶长》 强者必刚斗其意。--《商君书·立本》 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韩非子·十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刚(剛)gāng ⒈坚硬,坚定,坚强跟"柔"相对~正。~毅。~强。以柔克~。 ⒉副词。才,方才~才。她~走。 ⒊副词。正好,恰好~好。~ ~合适。 ⒋

:中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 中zhòng ⒈符合,适合,正着,正对上~意。圆者~规,方者~矩。正~下怀。打~目标。百发百~。 ⒉感受,受到,遭到~暑。~风。~毒。~弹。恶语~伤。 ⒊ 中zhōng ⒈里,内,一定范围内室~。水~。草~。空~。国~。学校~。宇宙~。 ⒉跟"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位置~点。~段。~流砥柱。 ⒊性质、等级、高低等在两者之间的~间。~等。~学生。~流货物。 ⒋〈表〉正在进行在讨论~。在设计~。 ⒌适合于,有能力~看。~听。~用。 ⒍中国的简称~文。~医~药。 ⒎半~夜。 ⒏〈方〉成,行,好~不~?~。 ⒐ ①中心地区。 ②特指国家政权、党派、团体等的最高领导机构~央文件。 ⒑ ①四方的中间点或部分圆的~心。广场~心。 ②处在主要地位的~心人物。~心工作。 ③在某个方面占重要位置的地方政治~心。商贸~心。 ⒒ ⒓ ⒔ ⒕ ⒖ 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