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人 G 顾贞观

顾贞观

更新时间:2024-06-01 23:36:34


诗人: 顾贞观
简介: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朝代:

惊世友情

  清顺治十五年(1658),其好友因科场舞弊案被株连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好友吴兆骞被遣送到黑龙江戍边时,顾贞观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怨痛,立下“必归季子”的誓言。但这个案件是顺治皇帝所亲定,康熙皇帝并无昭雪之意,当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一信时,才知吴在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时顾贞观在北京,作《金缕曲》词两首赠之,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

  顾贞观读信后,凄伤流泪,深知身居绝塞的好友再经不起风霜雨雪的摧残,救友生还已到刻不容缓之时了。顾贞观没有忘记“乌头马角终相救”的许诺,请求在明珠面前为吴说情。当他了解到朝廷中有一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如苏州的宋德宜,昆山的等,过去与吴都有过交往,因而连日奔走于这些权贵之门,希望他们顾念旧情,能为营救吴兆骞助一臂之力,谁知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这些已飞黄腾达的士林隽秀根本不愿为人解难,顾贞观一筹莫展,百感交集,于是挥笔写下了《金缕曲》二首,作为给吴兆骞的复信,其中第一首写道: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维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此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兄怀袖。” 二阕《金缕曲》,对患难之友、“悲之深,慰之至”,丁宁告戒,无一字不从肺腑中流出。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 后吴兆骞被释归来,到明珠府上拜谢,在一间屋内自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方知顾贞观为他的生还竭尽了心力。

  康熙十五年,大学士明珠慕顾贞观的才名,聘其为子纳兰性德授课。纳兰性德亦为清初著名词人,二人遂成忘年交。康熙十七年清廷开“博学鸿词科”网罗汉族士大夫。著名文人学者、、严绳孙、等人都被荐至京,会试中式任翰林院检讨等职。顾贞观、纳兰性德与他们经常聚会,吟咏唱和,促进了清初词坛的兴盛。顾贞观在京期间,还为纳兰性德编订了《饮水词》集。

  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这些人中尤其和容若交厚的是顾贞观。他仿佛是一面镜子,是容若对于友情的全部映照,折出这个人生命中的另一半热情。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与严绳孙同为无锡才子,生性狷介,为人有侠气。他与吴汉槎是至交好友,吴汉槎落难后,他百般设法营救,纳兰为人称道的营救吴汉槎一事就是在他的极力斡旋下完成的。

  顾贞观本身也是明代东林党人之后,文名卓著,著有《积书岩集》和《弹指词》。有才识,但时运不济,一生沉沦下僚。康熙十五年(1676年)应明珠之聘,为纳兰家西宾,容若与他一见如故,并引为挚友。

  容若初见他即在《侧帽投壶图》上题了一首《金缕曲》,当中有“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之语,这样热烈的表达,全情投入,对情感内敛的容若来说是极为少见的。阅遍《饮水词》,纳兰与他的交酬之作举不胜举,而内心对于顾贞观 的信任和依赖然已不仅仅是朋友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顾贞观这个局外人都知道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生平

  明崇祯十年(1637)出生于无锡。曾祖,是晚明东林学派的领袖;祖父顾与渟,四川夔州知府;父亲顾枢,才高博学,为东林学派另一领袖的门生。母亲王夫人也是生长于书之家。贞观禀性聪颖,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长兄景文、次兄廷文、姊贞立、弟衡之,都具才名。少年时代,贞观即参加了由吴江名士兄弟主盟的“慎交社”。该社中他年纪最小,却“飞觞赋诗,才气横溢”,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结为生死之交。顺治十一年(1654)又与同乡数人结“云门社”于家乡无锡惠山,此社会聚了、、汤斌等诸多名士。

  大约在顺治末年,贞观辞亲远游,到达京师,康熙元年(1662)以“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书和大学士魏裔介。清康熙三年(1664),顾贞观任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五年(1666)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在国史院任典籍期间,曾修订其曾祖顾宪成的年谱《顾端文公年谱》,又为其父编定文集《庸庵公日钞》。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归里,自称“第一飘零词客”。

  康熙十五年(1676)经国子监祭酒徐元文推荐,入内阁大学士明珠府中住塾师,与权相明珠之子相识,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清稗类钞》作者徐珂说:“容若风雅好友,座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舍人贞观尤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不谈则日夕。”二人曾合力营救以“丁酉科场案”而蒙冤被遗戍宁古塔的好友吴兆骞,轰动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年(1681),顾贞观回无锡为母丁忧期间,曾帮助修订《庐州郡志》。又按惠山听松庵竹茶炉旧制,仿造了一只竹茶炉,不少名士题词赋诗以记其事,后由纳兰性德汇成《竹炉新咏》。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骞、性德先后病故,令贞观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

  康熙五十三年(1714),贞观卒于故里。临终前将平生之诗选出四十首,授门人杜诏谋刻问梓。自称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虽丰而存诗不多。

文学成就

  贞观、性德作词主张“舒写性灵”,其词极情之至、质朴自然、雄于学养而又能创新出变,秦赓彤在《弹指词·序》中说:“先司寇题语有云:本朝词家,以弹指为最。窃展卷诵之,惊为自古词家所未有,盖唐宋以来词格,凡几变矣,先生之词,穷其变而会通,而极其至。神明变化,开前人未开之境,洵乎为一代之词宗,而叹先司寇公评骘之当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曾论曰:“顾华峰词全以情胜,是高人一著处”。顾贞观词,以〔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两首最佳,以词代书信,纯用白描,缠绵恳切,感人极深。读后叹为:“河梁生别之,山阳死友之传,得此而三。”(词后自注陈廷焯评他的〔贺新郎〕两阕说:“只如家常说话,而痛快淋漓,宛转反复,两人心迹,一一如见”(《白雨斋词话》)。

  其余作品,亦幽艳圆朗,以情韵胜。如〔眼儿媚〕《手卷湘帘雨初收》、〔金缕曲〕《秋暮登雨花台》、〔百字令〕《荆溪雨泊》,用史梅溪韵留别陈其年、史蝶庵诸同学、〔石州慢〕《御河为漕艘所阻》等首皆是杜诏为他的词作序,把他和、等相提并论,可见其受人推重。

  著有《纑塘集》、《弹指词》,编有《唐五代词删》、《宋词删》,又有与纳兰性德合编《今(一作近)词初集》。其中《弹指词》声传海外,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曾续成其曾祖父所编著的《顾端文年谱》(端文是的谥号),文字简赅。

作品(84) 《金缕曲·季子平安否》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我亦飘零久》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词二首》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二首》  作者: 顾贞观
《开先漱玉亭》  作者: 顾贞观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  作者: 顾贞观
《虞美人 佛手柑》  作者: 顾贞观
《一络索》  作者: 顾贞观
《师师令 题裙》  作者: 顾贞观
《戚氏 二乔观兵书图是吴北宫画》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吴庶宁七十索词,书以寿之》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仲冬望后二日,寿龚芝翁年伯》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纪檗子徵君话旧有感》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奉怀柏乡魏相国,时暂假归里》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和汪蛟门同舍纳姬》  作者: 顾贞观
《摸鱼儿 芍药,简荪友》  作者: 顾贞观
《采桑子》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坐周雪客兄弟遥连堂,感栎园先生旧事》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和芝翁题影梅轩词》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和闺怨。严荪友、邹黎眉并客燕台,即以寄之》  作者: 顾贞观
《附 浣溪沙》  作者: 顾贞观
《御街行》  作者: 顾贞观
《木兰花慢》  作者: 顾贞观
《红影》  作者: 顾贞观
《兰陵王 江行,用史梅溪韵》  作者: 顾贞观
《满江红 题安苍崖行乐图》  作者: 顾贞观
《醉春风 临洺客舍》  作者: 顾贞观
《七娘子》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梁药亭解元属赋紫竹夫人,因有所订》  作者: 顾贞观
《虞美人》  作者: 顾贞观
《八声甘州 端午》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秋暮登雨花台》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寄吴伯成,喜龙光塔工告竣》  作者: 顾贞观
《水龙吟 前题》  作者: 顾贞观
《浣溪纱》  作者: 顾贞观
《百字令 荆溪雨泊,用史梅溪韵,留别陈其年、史蝶庵同学》  作者: 顾贞观
《百字令 瓯东苦雨,和陆吴州夫子韵》  作者: 顾贞观
《杏花天 为刘震修题照》  作者: 顾贞观
《水龙吟 王户曹人岳问余何日北行,书此以答,并简院中诸僚友》  作者: 顾贞观
《恋情深 元旦芍药》  作者: 顾贞观
《梅影》  作者: 顾贞观
《虞美人 佛手柑,后十数词皆与容若同赋,其余唱和甚多,存者寥寥,言之堕泪》  作者: 顾贞观
《踏莎美人》  作者: 顾贞观
《采桑子》  作者: 顾贞观
《菩萨蛮 榕城客舍啖荔枝》  作者: 顾贞观
《柳初新 水仙祠下柳》  作者: 顾贞观
《满江红 书《鹃红集》后》  作者: 顾贞观
《鹊踏枝 顾山山茶》  作者: 顾贞观
《六州歌头》  作者: 顾贞观
《东风第一枝 用史梅溪韵》  作者: 顾贞观
《雨止纑塘书舍抵暮无一人过桥上者》  作者: 顾贞观
《菩萨蛮 回文》  作者: 顾贞观
《虞美人 蜀茶》  作者: 顾贞观
《采桑子》  作者: 顾贞观
《菩萨蛮 早发星轺驿,是太行山绝顶处》  作者: 顾贞观
《眼儿媚 其一》  作者: 顾贞观
《定西番》  作者: 顾贞观
《小重山 周亦庵山楼宴集,夜看塔灯》  作者: 顾贞观
《御街行》  作者: 顾贞观
《望海潮》  作者: 顾贞观
《望梅 中秋》  作者: 顾贞观
《鹧鸪天》  作者: 顾贞观
《风流子 辛亥春月告归,得请,途次寄阎百诗,自此不复梦入春明矣》  作者: 顾贞观
《一剪梅》  作者: 顾贞观
《采桑子》  作者: 顾贞观
《续断令 万红友出所制药名藏头词视余,辄戏为之》  作者: 顾贞观
《鹊桥仙 用吴药师韵》  作者: 顾贞观
《氐州第一 荆州赠退将郭智囊,郭能高歌痛饮》  作者: 顾贞观
《菩萨蛮 南音至,接所寄桂花,忽忽成梦》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悼亡》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丙午生日自寿》  作者: 顾贞观
《夜行船·郁孤台》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 赠容若见赠,次原韵》  作者: 顾贞观
《双红豆 柳》  作者: 顾贞观
《画堂春·湔裙独上小渔矶》  作者: 顾贞观
《浣溪纱 梅》  作者: 顾贞观
《南乡子·捣衣》  作者: 顾贞观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作者: 顾贞观
《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  作者: 顾贞观
《柳梢青·花朝春分》  作者: 顾贞观
《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二首·其二》  作者: 顾贞观
《金缕曲二首·其一》  作者: 顾贞观
释意: :顾 (形声。从页,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顾,环视也。--《说文》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史记·项羽本纪》 顾瞻周道。--《诗·桧风·匪风》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秋水》 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又如顾瞻(回首环视;眷顾;关照);顾盼生辉(一 顾gù(顧) ⒈回头看瞻前~后。〈引〉看左~右盼。环~四周。 ⒉注意,照管,关心~全大局。照~。关~。奋不~身。 ⒊探望,拜访三~茅庐。 ⒋商店称来买货物的善待~客。优惠老~主。 ⒌文言副词。却,反而~力不足耳。足反居上,首~居下(首头)。 ⒍ ⒎ ⒏

:贞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贞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 贞zhēn ⒈坚定,有节操,有气节忠~。坚~不屈。 ⒉特指封建礼教压迫束缚妇女的一种反动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女不更二夫。 ⒊占卜(迷信活动)勿信~卜。

:观 (形声。从见,雚声。本义仔细看) 同本义 观,谛视也。--《说文》 观,视也。--《广雅·释诂一》 观者如市。--《庄子·人间世》 观于大海。--《庄子·秋水》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易·系辞下》 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滑稽列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明·魏学洢《核舟记》 因得观所谓石钟山中者。--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观觑( 观(觀)guān ⒈看~看。~赏。登楼~望。袖手旁~。 ⒉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世界~。正确的~点。她很乐~。 ⒊看到的景物和景象美~。奇~。 观(觀)guàn ⒈道教的庙宇纯阳~(纯阳传说中的吕洞宾)。 ⒉楼台之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