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人 L 李之仪

李之仪

更新时间:2024-05-20 16:15:55


诗人: 李之仪
简介: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朝代:

与苏轼友情

  出生于沧州无棣(今山东庆云)人李氏名门望族。22岁的李之仪进士及第,初任职四明、万全县令等。他才华横溢,琴棋书画皆其所能。《四库全书》称李之仪的文章“神锋俊逸,往往具有之体”。他的词文章写得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苏轼的熏陶、指点;他仕途多舛,也与苏轼有很大关系。

  苏轼对李之仪的影响极为深刻。《姑溪居士全集》中收录与苏轼有关的作品四十余首;《苏轼文集》和《苏轼诗集》中收录与李之仪有关的作品二十余首,特别是在遇赦北归的一年时间内,苏轼给李之仪的信笺就达七封。由此可见,二人的情谊非同一般。

  苏轼比李之仪年长,李之仪视苏轼如兄若师。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因与意见相左,受到排挤,出职杭州、密州、徐州,再贬黄州,颠沛流离十余年。对苏轼流放外地,李之仪甚为不平,他积极联系一些旧日好友和官宦在朝中活动,以图苏轼早返京师。他把自己的思念、想法书函一札,远投黄州。

  苏轼接阅后,心情十分激动,旋即复《答叔书》,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已厌倦官场游戏,淡泊利禄声名,与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乐趣。此间,还有苏轼《与李公择书》、《次韵答李端叔》等,坎坷的仕途加深了两位文人之间的友谊。

文学成就

  是门人之一,元祐文人集团的成员,擅长作词,前人称其“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毛晋《姑溪词跋》)。他很注意词的特点,曾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他批评“韵终不胜”、“才不足而情有余”,而主张像、那样“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跋吴思道小词》)。他的佳作也确能达到这一要求,如〔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立意造语学民歌与古乐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下片借水言情,极为深婉含蓄。他曾与、、等人歌词赠答,前人多将他与这几人并提。但实际上他的创作成就比起秦观等人有所不及。清人评论说“姑溪词长调近柳(永),短调近秦(观),而均有未至”(《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是较为中肯的。

  李之仪在当时还以尺牍擅名,亦能,这两方面的成就都受到苏轼称赞。有《姑溪居士前集》50卷,南宋守当涂时所编。又《后集》20卷,不知编者,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已著录,则亦出宋人之手。今二集俱存。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其词另行,《直斋书录解题》录《姑溪词》1卷,有吴氏石莲庵《山左人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

生平

  ,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的文缘友情却流传至今。

  李之仪早年师从于之子。熙宁三年(1070)进士,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溢,遂奏请之仪同行,作为书状。出使途中,路过山东长清县孝堂山汉石祠时,曾题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书,共五行,现刻字尚存。这是他在山东留下的仅有的遗迹。

  哲宗元祐初(1086)范纯仁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之仪遂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不久,又为原州(今属甘肃)通判。与苏轼,,交往甚密。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二年(1099),上调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1102),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李之仪《与祝提举无党》说:“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后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称鹅溪)为缘,自名“姑溪居士”,卒后葬于葬当涂藏云山致雨峰。

  《庆云县志》里记载朝请大夫李之仪等八位庆云籍的名人,供奉于明朝的庆云县城“乡贤祠”内。

作品(113) 《浪淘沙(琴)》  作者: 李之仪
《蝶恋花·为爱梅花如粉面》  作者: 李之仪
《蓦山溪(北观避暑次明叔韵)》  作者: 李之仪
《蓦山溪(采石值雪)》  作者: 李之仪
《满庭芳(有碾龙团为供求诗者,作长短句报之)》  作者: 李之仪
《玉蝴蝶》  作者: 李之仪
《春光好》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咏畴昔胜会和人韵,后篇喜其归)》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再和前意)》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和人)》  作者: 李之仪
《临江仙》  作者: 李之仪
《清平乐(橘)》  作者: 李之仪
《清平乐(听杨姝琴)》  作者: 李之仪
《清平乐(再和)》  作者: 李之仪
《浣溪沙(再和)》  作者: 李之仪
《西江月(橘)》  作者: 李之仪
《阮郎归》  作者: 李之仪
《采桑子(席上送少游之金陵)》  作者: 李之仪
《更漏子(借陈君俞韵)》  作者: 李之仪
《蓦山溪(少孙咏鲁直长沙旧词,因次韵)》  作者: 李之仪
《减字木兰花(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作者: 李之仪
《天门谣》  作者: 李之仪
《好事近》  作者: 李之仪
《好事近(再和)》  作者: 李之仪
《浣溪沙(和人喜雨)》  作者: 李之仪
《万年欢》  作者: 李之仪
《临江仙(江东人得早梅,见约探题,且访梅所在,因携笺管,就赋花下)》  作者: 李之仪
《临江仙(咏藏春玉)》  作者: 李之仪
《留春令》  作者: 李之仪
《朝中措(望新开湖有怀少游,用樊良道中韵)》  作者: 李之仪
《朝中措(樊良道中)》  作者: 李之仪
《临江仙(病中存之以长短句见调,因次其韵)》  作者: 李之仪
《早梅芳》  作者: 李之仪
《再和观画三首 其二》  作者: 李之仪
《近得石菖蒲胡伯镇见之谓必以锦石资藉乃可以久遽彻所有为贶仍枉佳句辄次韵奉谢》  作者: 李之仪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 其四》  作者: 李之仪
《送芝老》  作者: 李之仪
《为僧作石菖蒲赞》  作者: 李之仪
《大暑不可逃偶携数友过湖上因咏》  作者: 李之仪
《次韵梅花 其一》  作者: 李之仪
《青玉案 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  作者: 李之仪
《四时词拟徐陵用今体次东坡旧韵 夏》  作者: 李之仪
《吴思道相送同宿崇因二首 其二》  作者: 李之仪
《学书十绝 其一》  作者: 李之仪
《题郭熙画扇 其二》  作者: 李之仪
《自褒禅寺东转将过大乘路中》  作者: 李之仪
《苏子瞻因胶西赵明叔赋薄薄酒杜孝锡晁尧民黄鲁直从而有作孝锡复以属予意则同也聊以广之 其一》  作者: 李之仪
《次韵子瞻追和归去来》  作者: 李之仪
《谢池春慢》  作者: 李之仪
《又道服赞》  作者: 李之仪
《怨三三(登姑熟堂寄旧迹,用贺方回韵)》  作者: 李之仪
《蓦山溪·青楼薄倖》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中秋才过》  作者: 李之仪
《合流遇潘子真,出斯文相示,因置酒。子真,》  作者: 李之仪
《浣溪沙(梅)》  作者: 李之仪
《雨中花令(王德循东斋瑞香花)》  作者: 李之仪
《临江仙(景修席上再赋)》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休嗟磨折》  作者: 李之仪
《次韵东坡还自岭南》  作者: 李之仪
《满庭芳(八月十六夜,景修咏东坡旧词,因韵成此)》  作者: 李之仪
《王为道东轩梅花小桃相次弄色置酒见邀出琉璃盆浸花贮酒半移即花既辞留名壁间》  作者: 李之仪
《晚过王晋卿第移坐池上松杪凌霄烂开》  作者: 李之仪
《延之置酒连云观北望丘墟掩翳相与凭栏感叹延之以所持扇见授云不可不记也因书之》  作者: 李之仪
《乌牙义禅师退居金陵与予有都城之旧能诗喜说修养年七十馀貌类三四十许人以诗道旧因次韵报之》  作者: 李之仪
《和州太守曾延之置酒鼓角楼》  作者: 李之仪
《蓦山溪》  作者: 李之仪
《青玉案·小篷又泛曾行路》  作者: 李之仪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作者: 李之仪
《清平乐》  作者: 李之仪
《江神子·阑干掐遍等新红》  作者: 李之仪
《蝶恋花(席上代人送客,因载其语)》  作者: 李之仪
《腰痛医者馈药以酒为使命酒对灯欲饮不能》  作者: 李之仪
《早梅芳·雪初销》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万红暄昼》  作者: 李之仪
《减字木兰花·揉花催柳》  作者: 李之仪
《踏莎行》  作者: 李之仪
《雨中花令》  作者: 李之仪
《浣溪沙(为杨姝作)》  作者: 李之仪
《丑奴儿(谢人寄蜡梅)》  作者: 李之仪
《清平乐》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  作者: 李之仪
《蓦山溪(次韵徐明叔)》  作者: 李之仪
《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作者: 李之仪
《浣溪沙》  作者: 李之仪
《临江仙·知有阆风花解语》  作者: 李之仪
《南乡子(夏日作)》  作者: 李之仪
《水龙吟(中秋)》  作者: 李之仪
《鹧鸪天·收尽微风不见江》  作者: 李之仪
《南乡子》  作者: 李之仪
《采桑子·相逢未几还相别》  作者: 李之仪
《鹧鸪天》  作者: 李之仪
《鹧鸪天》  作者: 李之仪
《江神子》  作者: 李之仪
《菩萨蛮》  作者: 李之仪
《减字木兰花》  作者: 李之仪
《踏莎行》  作者: 李之仪
《江神子》  作者: 李之仪
《南乡子》  作者: 李之仪
《渔家傲》  作者: 李之仪
《江神子·今宵莫惜醉颜红》  作者: 李之仪
释意: :李〈名〉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小雅·南山有台》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秡矣》 (李李花) 报之以李。--《诗·大雅·抑》 (李李子) 丘中有李。--《诗·王风·丘中有麻》 (李李园) 狱官。通理”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δ星 李lǐ落叶乔木,春季开白色的花。果实叫"李子",黄色、紫红色或绿色,可生吃或制做蜜饯。果仁和根皮可供药用。

: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 心质平理,其仪安闲。--《人物志》 又如仪状(容貌形状);仪观(容貌威仪);仪宇(仪容;器量);仪缀(威仪,外观);仪止(仪表举止);仪采(仪表风采);仪相(仪表容貌);仪形(仪容;形体);仪状(仪容形状);仪望(仪容 ;外表);仪干(仪容体格);仪操(仪容节操);仪举(仪容举止) 法度;礼法 仪,度也。--《说文》。徐锴系传度,法度也。” 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 仪(儀)yí ⒈容貌,举止~容。~态。~表。 ⒉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司~。 ⒊礼物贺~。谢~。 ⒋准则,法度~则。 ⒌指仪器,供测绘、实验等用的有一定准则的用具经纬~。浑天~。地震~。教学~器。 ⒍〈古〉通"宜"。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