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人 Z 朱敦儒

朱敦儒

更新时间:2024-05-20 18:07:06


诗人: 朱敦儒
简介: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朝代:

评价

  在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之外,就只有后来的。作为新词风的开拓者,虽然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抒情自我化的方向,但他还没有将自我完整的人生历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写进词中(另一半写在人的里),诗词的表现功能还有所区分--词多言情,诗多言志和叙事。也恪守这种惯例。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介绍

  ,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他是宋代著名词人,河南(今洛阳)人。他常以梅花自喻,不与群芳争艳。靖康、建炎年间,隐居故乡,写就了许多描写洛阳自然山水和名胜风物的词作。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有经世之才。高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方应诏前行。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

  朱敦儒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其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时,经常狎妓冶游,寻访洛阳一带的山川名胜。他在后来所写的词中,曾对这段浪漫快乐的生活做过深情的回忆。在《雨中花》中写道:“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在《临江仙》中写道:“生长西都(洛阳)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词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黄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阳一带的山水胜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他的轻狂和傲骨,通过这几句激情洋溢的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沉痛凄怆,非常感人。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比起北宋末的多数词人来,他在题材开拓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除了忧时愤乱与闲适生活两类词外,还有宫怨、游仙以及讽刺世情方面的作品。他后期的词,语言清新晓畅,明白自然,并常以寻常口语入词。总体而言,他的词风格旷达,一扫绮靡柔媚的风气,继承而又有变化,自成一家,在当时词坛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171) 《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作者: 朱敦儒
《鹧鸪天·通处灵犀一点真》  作者: 朱敦儒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後》  作者: 朱敦儒
《朝中措·元宵初过少吹弹》  作者: 朱敦儒
《诉衷情·青旗彩胜又迎春》  作者: 朱敦儒
《忆秦娥·歌锺列》  作者: 朱敦儒
《鹊桥仙·溪清水浅》  作者: 朱敦儒
《鹊桥仙·今年冬後》  作者: 朱敦儒
《醉落魄/一斛珠》  作者: 朱敦儒
《沙塞子·万里飘零南越》  作者: 朱敦儒
《水调歌头(和董弥大中秋)》  作者: 朱敦儒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  作者: 朱敦儒
《水龙吟》  作者: 朱敦儒
《念奴娇(约友中秋游长桥,魏倅·邦式不预,作念奴娇,和其韵)》  作者: 朱敦儒
《念奴娇(杨子安侍郎寿)》  作者: 朱敦儒
《苏武慢》  作者: 朱敦儒
《木兰花慢(和师厚和司马文季虏中作)》  作者: 朱敦儒
《洞仙歌(赠太易)》  作者: 朱敦儒
《满江红(大热卧疾,浸石种蒲,强作凉想)》  作者: 朱敦儒
《胜胜慢(雪)》  作者: 朱敦儒
《芰荷香(金陵)》  作者: 朱敦儒
《卜算子慢》  作者: 朱敦儒
《鹊桥仙(十月黄菊)》  作者: 朱敦儒
《鹊桥仙(康州同子权兄弟饮梅花下)》  作者: 朱敦儒
《鹊桥仙(和李易安金鱼池莲)》  作者: 朱敦儒
《鹧鸪天(许总管席上)》  作者: 朱敦儒
《鹧鸪天(正月十四夜)》  作者: 朱敦儒
《木兰花》  作者: 朱敦儒
《朝中措(上元席上和赵智夫,时小雨)》  作者: 朱敦儒
《促拍丑奴儿(水仙)》  作者: 朱敦儒
《醉落魄(泊舟津头有感)》  作者: 朱敦儒
《醉思仙(淮阴与杨道孚)》  作者: 朱敦儒
《感皇恩(游□□园感旧)》  作者: 朱敦儒
《杏花天》  作者: 朱敦儒
《恋绣衾》  作者: 朱敦儒
《青玉案(坐上和赵智夫瑞香)》  作者: 朱敦儒
《南歌子(沈蕙乞词)》  作者: 朱敦儒
《浪淘沙》  作者: 朱敦儒
《千秋岁(贯方七月五日生日为寿)》  作者: 朱敦儒
《定风波》  作者: 朱敦儒
《踏莎行(太易生日)》  作者: 朱敦儒
《踏莎行(送子权赴藤)》  作者: 朱敦儒
《梦玉人引(和祝圣俞)》  作者: 朱敦儒
《渔家傲(石夷仲一姬去,念之,止小妓燕燕)》  作者: 朱敦儒
《十二时》  作者: 朱敦儒
《南乡子》  作者: 朱敦儒
《好事近(子权携酒与弟侄相访作)》  作者: 朱敦儒
《好事近(清明百七日洛川小饮和驹父)》  作者: 朱敦儒
《乌夜啼》  作者: 朱敦儒
《沙塞子(大悲、再作)》  作者: 朱敦儒
《西江月(石夷仲去姬复归)》  作者: 朱敦儒
《柳梢青(季女生日)》  作者: 朱敦儒
《采桑子》  作者: 朱敦儒
《忆秦娥》  作者: 朱敦儒
《阮郎归》  作者: 朱敦儒
《双鸂鶒》  作者: 朱敦儒
《鼓笛令》  作者: 朱敦儒
《洛妃怨》  作者: 朱敦儒
《燕归梁》  作者: 朱敦儒
《春晓曲》  作者: 朱敦儒
《聒龙谣》  作者: 朱敦儒
《水调歌头(和海盐尉范行之)》  作者: 朱敦儒
《桂枝香(南都病起)》  作者: 朱敦儒
《洞仙歌》  作者: 朱敦儒
《望海潮(丁酉,西内成,乡人请作望幸曲)》  作者: 朱敦儒
《踏歌》  作者: 朱敦儒
《木兰花(探梅寄李士举)》  作者: 朱敦儒
《蓦山溪》  作者: 朱敦儒
《感皇恩》  作者: 朱敦儒
《浪淘沙(康州泊船)》  作者: 朱敦儒
《望江南》  作者: 朱敦儒
《沙塞子》  作者: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秋日饮酒香山石楼醉中作)》  作者: 朱敦儒
《柳梢青》  作者: 朱敦儒
《忆秦娥(若无置酒朝元亭,师厚同饮作)》  作者: 朱敦儒
《忆秦娥(至节赴郡会,赦到)》  作者: 朱敦儒
《昭君怨(悼亡)》  作者: 朱敦儒
《浣溪沙(季钦拥双妙丽,使来求长短句,为赋)》  作者: 朱敦儒
《浣溪沙(赠贲大夫歌者,其人尝在大家)》  作者: 朱敦儒
《眼儿媚(席上瑞香)》  作者: 朱敦儒
《眼儿媚》  作者: 朱敦儒
《谒金门(和李士举)》  作者: 朱敦儒
《柳枝》  作者: 朱敦儒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作者: 朱敦儒
《忆帝京》  作者: 朱敦儒
《西湖曲》  作者: 朱敦儒
《卜算子(除夕)》  作者: 朱敦儒
《沁园春》  作者: 朱敦儒
《风蝶令》  作者: 朱敦儒
《雨中花(岭南作)》  作者: 朱敦儒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  作者: 朱敦儒
《浣溪沙(玄真子有渔父词,为添作)》  作者: 朱敦儒
《点绛唇》  作者: 朱敦儒
《浪淘沙(中秋阴雨,同显忠、椿年、谅之坐寺门作)》  作者: 朱敦儒
《卜算子》  作者: 朱敦儒
《卜算子》  作者: 朱敦儒
《生查子》  作者: 朱敦儒
《好事近》  作者: 朱敦儒
《一落索》  作者: 朱敦儒
《木兰花慢》  作者: 朱敦儒
释意: :朱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 本义赤心木) 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清·姚鼐《登泰山记》 朱 朱色,大红色 。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zhū ⒈大红色~门(〈古〉又用作豪门的代称)。 ⒉ 朱shū 1.见"朱提"。

:敦 (形声。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乞言,从求善言,可以为政者,敦使受之。--《诗·行苇·序》郑笺 尽力莫如敦笃。--《左传·成公十三年》 敦祗恭厚。--《韩非子·难言》 乐者敦和。--《礼记·乐记》 乃夫敦乐而无忧。--《礼记·乐记》 敦外亲。--《汉书·鲍宣传》 又如敦雅(敦厚文雅);敦固(敦厚巩固);敦笃(敦厚笃实);敦勉(敦厚勤勉);敦至(笃实周全);敦善(敦良,敦厚善良) 厚实 使虞敦匠。╠ 敦 dūn ①诚恳~请。 ②姓。 【敦促】诚恳地催促。 【敦厚】忠厚。 【敦煌石窟】中国著名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乐尊开始凿窟造象。历经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现尚存有壁画和雕塑作品的共486窟, 计有壁画12万平方米,造像2415尊。壁画包括本生、佛传、经变、供养人和建筑彩画图案等;造像都是泥塑,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从4世纪 到14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现藏经洞后,窟内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遭到斯坦因、伯贤、华尔纳等外国掠夺者的大量盗窃和 破坏。建国后设立敦煌文物研究所,进行修复、保管和研究工作。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又名千佛洞、莫高窟。 【敦刻尔克撤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盟军从法国向英国的一次大撤退。1940年5月,德军侵入比利时,击败英法盟军。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约40万人,约有34万人 经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海港通过英吉利海峡撤至英国,避免了主要军事力量全军覆没的危险。 【敦请】诚心地邀请。 【敦实】(人或物)粗短而结实。 敦duī 1.治理,管理。 2.投掷;捶击。 3.独处貌。 4.比试。 敦duì 1.古代食器。用以盛黍﹑稷﹑稻﹑粱等。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圈足的敦,盖上多有提柄。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2.指形制较大的酒器。 3.通"憝"。怨恨,怨怒。 敦dùn 1.竖。 2.同"墩"。土堆。 3.指形状似土堆的东西。 敦tún 1.布陈,屯聚。 2.古时军伍编制单位。参见"敦长"。 敦tuán 1.聚拢貌。 2.谓聚拢。 3.通"团"。圆形。参见"敦瓜"。 敦diāo 1.雕画,文饰。参见"敦弓"﹑"敦琢"。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又如儒师;儒仙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 儒rú ⒈旧时指读书人~者。~生。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