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W 晚步

晚步

更新时间:2024-06-03 07:03:17


诗人: 陈宪章
标题: 晚步
内容: 水国秋先至,江村晚更幽。泥筌收郭索,山网落禋旂。凉入社门树,阴连渡口舟。独怜经略地,吾得放歌游。
拼音: shuǐ guó qiū xiān zhì, jiāng cūn wǎn gèng yōu.
水国秋先至,江村晚更幽。
ní quán shōu guō suǒ, shān wǎng luò yīn qí.
泥筌收郭索,山网落禋旂。
liáng rù shè mén shù, yīn lián dù kǒu zhōu.
凉入社门树,阴连渡口舟。
dú lián jīng lüè dì, wú dé fàng gē yóu.
独怜经略地,吾得放歌游。
释意: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国 (会意。从囗”,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汉·贾谊《 国(國、囯)guó ⒈国家爱~。~营。建设祖~。 ①它是一个或一些阶级压迫另外的阶级的工具,是暴力的机器。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②一个国家独有的占领区域。 ⒉属于本国的~旗。~徽。~产品。 ⒊地区北~风光。 ⒋京城,首都~门。~都。 ⒌〈古〉我国诸侯或王侯的封地楚~。齐~。秦~。 ⒍ ⒎ ⒏ ⒐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先,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尊崇;重视 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史记·本准书》 又如先本(重视根本) 首创;开始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刻意》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先 < 先xiān 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前。首~。在~。事~。领~。奋勇争~。~发制人。 ⒉上代,祖宗~人。祖~。 ⒊称去世的尊长~兄。~父。 ⒋对已死之人的尊称~烈。 ⒌ ①人或某些动物的胚胎时期~天缺陷。 ②哲学上指先于感觉,先于实践经验。 ⒍ ①老师。 ②对人的敬称老~生。李~生。 ③某些地区称医生。 ⒎ 先xiǎn 1.《韵会》"先,前汉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先马。"

:至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说文》 凤鸟不至。--《论语》 至,到也。--《字林》 至,到也。--《广韵》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我征聿至。--《诗·豳风·东山》 远道不至。--《墨子·辞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至则无可用。--唐·柳宗元《三戒》 风雨骤至。--汉·王粲《登楼赋》 至zhì ⒈到,到达~工厂。由东~西。自始~终。 ⒉极,最,达到了顶点~少。~高无上。物~则反。 ⒊ ①〈表〉达到某种程度他还不~于那样。 ②连词。〈表〉另提一件~于意外之财,他是分文不要。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江,江水也。犊 江之永矣。--《诗·周南·汉广》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归》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又如江汉(长江与汉水);江水(即长江);江左烟霞(江东的山水风景。江左指今江苏、安徽等长江沿江地带);江陵(县名。在今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沿岸。向为我国南北陆路交 通要冲) 江河的通称 南方的河流多称江”,如珠江”、沅江”;北方的河流多称河”,如 江jiāng ⒈泛指大的河流珠~。岷~。 ⒉特指长江(也叫"扬子江")~淮地区。百万雄师过大~。 ⒊ ⒋

:村 (形声。从邑,屯声。本义村庄) 同本义 邨,地名。--《说文》。徐铉曰今俗作村。”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陶潜《桃花源记》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环村居者皆猎户。--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村坊(村庄);村疃(村庄);村上(村子里);村井(村庄);村公(村中长者);村老(村中父老);村戍(村里守卫之所);村垣(村庄围墙)。又指农村基层组织。如村正(村司、村吏 、村胥,都指村长);村伍(村户);村邑(村镇。引申指故里);村郭(村镇);村范(村规) 乡村,乡下,农村 村 cūn ①村庄。 ②粗野~野。 【村民委员会】中国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置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村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又叫村学。 【村野】 ①乡村和田野。 ②性情粗鲁。

:晚 (形声。从日,免声。本义傍晚;黄昏) 同本义 晚,莫也。--《说文》 晚,暮也。--《广韵》 四时失序,则辰星作异。…政急则出蚤,政缓则出晚。--《汉书·李寻传》 晚成单罗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晚泊沙夹。--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屠晚归。--《聊斋志异·狼三则》 望晚日照城郭。--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晚曦(晚霞);晚夕(傍晚,晚上);晚半天儿(晚夕,晚晌,晚间,晚上);晚钟(傍晚的钟声);晚寒(傍晚的寒气);晚晴;晚饷(晚餐);晚阴(傍晚时的阴霾);晚来(傍晚) 夜晚 晚星没 晚wǎn ⒈日落的时候傍~。从早到~。 ⒉夜间~上。昨~。 ⒊时间靠后,接近终了~稻。~点到达。~年(老年)。~清(清朝末年)。 ⒋后~辈。 ⒌迟来~了。

:更 (形声。从攴,更”的小篆形是个形声字。丙声。 本义改变) 同本义 更,改也。--《说文》 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更爵洗。--《仪礼·大射仪》 更皮币。--《礼记·月令》 更姓改物。--《国语·周语》 应国之称号亦更矣。--《管子·侈靡》 国更立法以典民则祥。--《管子·任法》 更葬也。--《史记·晋世家》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士何足宰哉!--《三国志·吕凯传》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晋武公。--《史记 更gèng副词。 ①再,重,又 ~上一层楼。~进一步。 ②愈加,越发~加。~美好。~清楚。~受人尊敬。 更gēng ⒈改变,改动,调换~改。~动。~换。~正。变~。万象~新。 ⒉经历,经过~事。道必~匈奴中。 ⒊旧时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深人静。夜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