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T 田家行

田家行

更新时间:2024-05-20 03:18:52


诗人: 王建
标题: 田家行
内容: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唐代·王建《田家行》
翻译: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男人们的话语里充满了喜悦,女人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家家户户再也没有怨言,说的话也和往常不一样了。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虽然五月天气炎热,此时的麦风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在村中的屋檐下,妇女们正忙着用缲车缫丝,缲车上发出一阵阵倾细的声音。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家蚕丰收,野蚕做的茧再也没有人来收取,于是这些茧在树上就变成了秋蛾,在树叶间扑扑地飞舞着。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麦子收割以后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麦场上,绢布织成后一匹一匹地缠在轴上,农民们可以确认今年的收成已足够缴纳官府的赋税了。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不指望还有入口的粮食,也不指望还有绢布剩下来做件衣服穿在身上,只是暂且可以免除去前往城中卖掉自己的小黄牛了。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农民家庭的衣食实在谈不上什么好与坏,只要家里人不被捉进县衙门,便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24
注释:

男声欣欣¹女颜悦²,人家不怨言语别³
¹欣欣:欢喜的样子。²颜悦:脸上含笑。³别:特别,例外。

五月虽热麦风¹清,檐头索索²(sāo)³鸣。
¹麦风:麦熟时的风,南风。²索索:缫丝声。³缲车:也作“缫车”,抽丝的器具,因有轮旋转抽丝,故名。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¹秋蛾生。
¹扑扑:象声词。此句是说野蚕无人要(因家蚕丰收)而在树上化为秋蛾。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¹²得官家足。
¹的知:确切知道。²输:交纳赋税。

不望¹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dú)²
¹望:一作“愿”。²犊:小牛,泛指耕牛。

田家衣食无厚薄¹,不见县门²身即乐。
¹无厚薄:讲求不了好坏。²县门:县衙门。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24
赏析: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王建这首乐府体诗歌,对残酷的封建压迫作了无情的揭露。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劫一空,无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无厚薄”的悲惨生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生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全诗四换韵脚。依照韵脚的转换,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前两句为第一层,直接描写乡间农民的精神面貌:“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这两句写平日寡欢少乐、愁眉苦脸的男男女女因为收成好而欣喜万分,说话也温和悦人。首句使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为只有男子才欢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实无论是男是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容颜,都显露出喜乐自得的样子,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先写农家喜乐自得,而后再写喜乐自得之因,由此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

  三、四、五、六这四句为第二层。这层以具体形象暗示农家喜乐之因,是因为夏粮、夏茧丰收,有了一个好收成。“五月”二句,写织妇因为喜悦,面对五月艳阳,也觉麦香中的热风清凉宜人,在缲丝车上细致认真快乐地抽丝织素。五月麦风清,写夏粮丰收;檐头缲车索索作响,写夏茧丰收。为了突出农家夏茧之多,诗人又从侧面下笔:“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这两句写家蚕丰收,野蚕无人也无暇顾及,以至野蚕化蛾,在桑叶上飞来飞去。野蚕作茧无人收取,自生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大丰收,完全足够抽丝织绢之需。在这一层次里,作者一写收麦,一写缲丝,抓住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衣食温饱落笔,突出丰收的景象,使一、二句写农家喜悦有了好的注脚。后面三句:“麦收上场绢在轴”,“不望入口复上身”,“田家衣食无厚薄”,也都紧紧围绕衣食温饱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反映现实的焦点突出集中。

  七、八、九、十这四句为第三层。这层写官家对农民巧立名目的盘剥,感情则由喜转悲,形成一个大的波澜,既显出文势跌宕之美,又增强了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度。“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写麦、茧丰收的结果。“轴”,指织绢的机轴。丰收,本来应该给田家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事实却非如此。麦打成粮,蚕茧织成绢丝,农民却无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的知”一句为神来之笔。这句诗把农民一次次缴纳苛捐杂税,但不知是否还有新的赋税要缴的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不望”两句,更为沉痛。农民在丰收的年景里,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横敛之灾就行了。那么,农民自己吃什么,穿什么,是可以想见的。这种对农民丰年却衣食无着的客观表现,有力地控诉了中唐时期的黑暗现实。

  最后两句为第四层。这两句借农民之口,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但这种揭露,不是出自声泪俱下的直接的声讨,而是通过平淡的甚至略带幽默的语言,让读者思而得之。农民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种以不因横征暴敛而吃官司为幸福的幸福观,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

  此诗在构思农家苦这一题材时,颇具特色。在一般的作品中,作者在表现封建剥削对人民的压榨时,多是正面描状农民生活的困苦。这首诗则不然。《田家行》向读者描绘的是小麦、蚕茧丰收,农民欣喜欢乐的场面。但丰收的结果,并不是生活的改善,而是受到更重的盘剥,生活依然悲惨,无法避开不幸的命运。这种遭遇,不是一家一户偶然遇到天灾人祸所碰到的困苦,而是概括了封建时代千千万万农民的共同遭遇,如此选材,相当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

  在表现方法上,古乐府多叙事,《田家行》则选取农家生活的两个断面,一是麦、茧丰收,一是粮、绢大部输官,把这两个断面加以对比。这对揭示农家苦这一主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诗纯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流畅、凝炼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39-441
创作背景  中唐时变租庸调法为两税法,名义上是为了纠正租庸调法赋敛繁重之弊,唐德宗甚至还有“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的诏令,实则两税法兴,而横征暴敛仍繁,各种莫名其妙的奉进、宣索一次次强加在农民身上。此诗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参考资料:完善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39-441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乡间农家欢欣鼓舞,喜乐自得,平日的炎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炎炎夏日,麦浪滚滚,夏粮丰收了。夏茧也丰收了,檐头缲车索索作响,野就作茧无人收取,只得自生自灭。一派丰收之景,但麦打成粮,就茧织成绢丝,乡民却无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在这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官府的横敛就行了。乡民们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注释
男声欣欣女颜悦:此句运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为只有男子才欢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实无论男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容颜,都显露出喜乐自得的样子。
檐头:原指屋檐的边沿,此处应指屋檐下。缲车:即“缫车”,缫丝用的器具。
轴:此处指织绢的机轴。
黄犊:指小牛。

赏析

  这首乐府体诗歌,对残酷的封建压迫作了官情的揭露。仲夏时节,农民麦、茧喜获丰收,却被官府劫一空,官法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只能过着“衣食官厚薄”的悲惨为活。这首诗所反映的事实,应是中唐时期整个农民为活的缩影,相当具有典型性。全诗四换韵脚。依照韵脚的转换,诗可分为四个层次。

  前两句为第一层,直接描写乡间农民的精神面貌:“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这两句写平日寡欢少乐、愁眉苦脸的男男女女因为收成好而欣喜万分,说话也温和悦人。首句使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为只有男子才欢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实官论是男是女,他们的声音,他们的容颜,都显露出喜乐自得的样子,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先写农家喜乐自得,而后再写喜乐自得之因,由此造成悬念,引发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

  三、四、五、六这四句为第二层。这层以具体形象暗示农家喜乐之因,是因为夏粮、夏茧丰收,有了一个好收成。“五月”二句,写织妇因为喜悦,面对五月艳阳,也觉麦香中的热风清凉宜人,在缲丝车上细致认真快乐地抽丝织素。五月麦风清,写夏粮丰收;檐头缲车索索作响,写夏茧丰收。为了突出农家夏茧之多,诗人又从侧面下笔:“收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为。”这两句写家蚕丰收,收蚕官人也官暇顾及,以至收蚕化蛾,在桑叶上飞来飞去。收蚕作茧官人收取,自为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大丰收,完全足够抽丝织绢之需。在这一层次里,作者一写收麦,一写缲丝,抓住人类为活最基本的衣食温饱落笔,突出丰收的景象,使一、二句写农家喜悦有了好的注脚。后面三句:“麦收上场绢在轴”,“不望入口复上身”,“田家衣食官厚薄”,也都紧紧围绕衣食温饱或叙事,或输情,或议论,反映现实的焦点突出集中。

  七、八、九、十这四句为第三层。这层写官家对农民巧立名目的盘剥,感情则由喜转悲,形成一个大的波澜,既显出文势跌宕之美,又增强了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度。“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写麦、茧丰收的结果。“轴”,指织绢的机轴。丰收,本来应该给田家带来丰衣足食的为活,事实却非如此。麦打成粮,蚕茧织成绢丝,农民却官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的知”一句为神来之笔。这句诗把农民一次次缴纳苛捐杂税,但不知是否还有新的赋税要缴的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不望”两句,更为沉痛。农民在丰收的年景里,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横敛之灾就行了。那么,农民自己吃什么,穿什么,是可以想见的。这种对农民丰年却衣食官着的客观表现,有力地控诉了中唐时期的黑暗现实。

  最后两句为第四层。这两句借农民之口,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但这种揭露,不是出自声泪俱下的直接的声讨,而是通过平淡的甚至略带幽默的语言,让读者思而得之。农民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种以不因横征暴敛而吃官司为幸福的幸福观,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

  此诗在构思农家苦这一题材时,颇具特色。在一般的作品中,作者在表现封建剥削对人民的压榨时,多是正面描状农民为活的困苦。这首诗则不然。《田家行》向读者描绘的是小麦、蚕茧丰收,农民欣喜欢乐的场面。但丰收的结果,并不是为活的改善,而是受到更重的盘剥,为活依然悲惨,官法避开不幸的命运。这种遭遇,不是一家一户偶然遇到天灾人祸所碰到的困苦,而是概括了封建时代千千万万农民的共同遭遇,如此选材,相当具有典型性和概括性。

  在表现方法上,古乐府多叙事,《田家行》则选取农家为活的两个断面,一是麦、茧丰收,一是粮、绢大部输官,把这两个断面加以对比。这对揭示农家苦这一主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诗纯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官华,通俗流畅、凝炼精警,于平易中见深刻。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39-441
释意: :男〈名〉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同本义 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 乃生男子。--《诗·小雅·斯干》 则百斯男。--《诗·大雅·思齐》 男女奔窜。--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男事(古指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男夫(成年男子);男圻(犹男服);男教(对男子的教化);男德(有德行的男子);男权(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引申为儿子 三男邺成戍。--唐·杜甫《石壕吏》 又 一男附 男nán ⒈男性,男人~工。~教师。 ⒉儿子生~育女。 ⒊〈古〉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的最后一等。

:声 (形声。从耳,殸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声,音也。--《说文》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声依永律和声。--《虞书》 凡声阳也。--《礼记·郊特牲》 苍蝇之声。--《诗·齐风·鸡鸣》 有闻无声。--《诗·小雅·车攻》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柳宗元《永州八记》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又如声叉(声音不正常);声嘶(声音破哑);声如洪钟 声(聲)shēng ⒈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波。~音。说话~。金石之~。 ⒉名誉,名望名~。~誉。~价。~望。~威。 ⒊宣称,说出,扬言~称。~明。~张。~罪致讨。~东击西。 ⒋量词大喊三~。 ⒌ ⒍

:欣〈形〉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欣,笑喜也。--《说文》。段注言部詃下曰‘喜也。’义略同。” 欣,乐也。--《尔雅》 旨酒欣欣。--《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 君欣欣兮乐康。--《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 天地欣合。--《史记·乐书》。注欣,喜也。” 载欣载奔。--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欣惧(欣喜而惶恐);欣赞(欣喜赞美);欣欢(欣喜欢乐);欣赖(欣喜仰赖) 欣〈动〉 爱戴 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欣xīn喜悦,快乐~喜。~赏。~然同意。欢~鼓舞。 ①高兴的样子~ ~然喜形于色。 ②草木旺盛的样子~ ~向荣。 欣yín 1.参见"欣欣"。

:欣〈形〉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欣,笑喜也。--《说文》。段注言部詃下曰‘喜也。’义略同。” 欣,乐也。--《尔雅》 旨酒欣欣。--《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 君欣欣兮乐康。--《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 天地欣合。--《史记·乐书》。注欣,喜也。” 载欣载奔。--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欣惧(欣喜而惶恐);欣赞(欣喜赞美);欣欢(欣喜欢乐);欣赖(欣喜仰赖) 欣〈动〉 爱戴 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欣xīn喜悦,快乐~喜。~赏。~然同意。欢~鼓舞。 ①高兴的样子~ ~然喜形于色。 ②草木旺盛的样子~ ~向荣。 欣yín 1.参见"欣欣"。

:女〈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女,妇人也。--《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男女无别。--《韩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男女奔窜。--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女陪堂(女帮闲);女先儿(女先生);女红(泛指妇女干的纺织 女nǚ ⒈女性,女人妇~。~士。~教师。男~平等。 ⒉女儿生儿生~都一样。 ⒊旧时指以女嫁人。 ⒋〈古〉同"汝"。你,你们。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女nǜ 1.将女子嫁给人。 2.出仕,做官。 女rǔ 1.代词。通作"汝"。你。 2.姓。春秋晋有女贾﹑女宽。见《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颜 (形声。从页,彦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颜,眉目之间也。--《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额头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班固《汉书》 又如颜角(额角);颜题(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 面容,脸色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郑风》 又如颜状(容颜状貌);颜厚(面有惭色,难为情);颜貌(容貌) 体面,容誉 颜yán ⒈额~赤。〈引〉面容,容貌~面⊥~悦色。笑逐~开。无~见人。 ⒉色彩~色。~料。

:悦 (形声。从心,说省声。本作说”。本义高兴,愉快) 同本义 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说文系传统论》 说”、悦”古今字 客见太子有悦色也。--枚乘《七发》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孙子》 桓侯又不悦。--《韩非子·喻老》 张飞等不悦。--《三国志·诸葛亮传》 权大悦。--《资治通鉴》 又如悦心(愉悦心情);悦情(欢乐之情);悦笑(欢乐笑谑);悦喜(喜悦);悦畅(和畅,欢畅);悦乐(快乐);悦泽(光润悦目);心悦诚服 悦 顺服,悦服,从心里佩服 悦yuè ⒈高兴,愉快喜~。心~⊥颜~色。 ⒉使愉快~耳。~目。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 人rén ⒈能制造工具且能使用工具从事劳动的动物~类。 ⒉指每一个人~手一册。~自为战。 ⒊指别人,他人助~为乐。专门利~。 ⒋指人的品质、表现那个~挺好。 ⒌指人格或面子真丢~。 ⒍指人的身体~不舒服。 ⒎ ⒏ ⒐ ⒑ ⒒ ①关于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奖惩等工作~事工作。 ②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事变化。 ③人情事理不懂~事。 ④人的意识不省~事。 ⑤人力所能做的事聊尽~事。 ⒓ ⒔ ⒕ ①人的道德品质~格高尚。 ②人的权利和义务尊重~格。 ⒖

:家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同本义 家,居也。从宀,豭省声。--《说文》 家人内也。--《易·杂卦传》 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夙夜浚明有家。--《书·皋谟》 开国承家。--《易·师》 室为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诗·周南·桃夭》注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潜《桃花源记》 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家jiā ⒈家庭,人家,也指有关家庭的我~。~务事。发~致富。~喻户晓。四海为~。闲谈~常。 ⒉像家庭一样的关系亲如一~。 ⒊谦词。对别人称自己家属中比自己年龄大或辈分高的~兄。~母。 ⒋从事某种工作或掌握某项专门技术的人农~。渔~。作~。科学~。电脑专~。 ⒌学术流派儒~。法~。百~争鸣。 ⒍人工饲养的~兔。~畜。 ⒎词尾。常用于年龄、性别、身分等之后,〈表〉一类的人老人~。女孩~。自~。 ⒏量词三~人户。两~工厂。 ⒐ ①指一般的用具、工具、乐器、或武器等这~伙真好用。 ②轻视,玩笑他算什么~伙。 ③亲热的称呼小~伙挺聪明。 ④指牲畜或坏人这~伙不是好东西。 ⒑ 家jie词尾小童~。整夜~哭。震天~响。"家"另见jiā。 家jia 1.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 2.方言。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 家gū 1.古时对女子的尊称。 2.婆婆。参见"家翁"。 3.六朝时对嫡母的称呼。参见"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