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 浣溪沙

浣溪沙

更新时间:2024-06-03 06:19:50


诗人: 冯延巳
标题: 浣溪沙
内容: 醉忆春山独倚楼,远山回合暮云收。波间隐隐仞归舟。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拼音: zuì yì chūn shān dú yǐ lóu,
醉忆春山独倚楼,
yuǎn shān huí hé mù yún shōu.
远山回合暮云收。
bō jiān yǐn yǐn rèn guī zhōu.
波间隐隐仞归舟。
zǎo shì chū mén zhǎng dài yuè,
早是出门长带月,
kě kān fēn mèi yòu jīng qiū.
可堪分袂又经秋。
wǎn fēng xié rì bù shèng chóu.
晚风斜日不胜愁。
释意: :醉 (会意。从酉,从卒。酉”表示酒,卒”表示终结。酒喝到不能再喝的时候,就醉了。本义醉酒) 同本义(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醉,酒卒也。各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酒溃也。--《说文》。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诗·小雅·宾之初筵》 对饮酒醉。--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沉醉不知归路。--宋·李清照《如梦令》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苍颜白发,頺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醇醲。--明·刘基《卖柑者言》 酉,为酒所酣曰醉。 醉zuì ⒈饮酒过量或药物作用,致使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酒~。麻~。 ⒉用酒浸泡过的~蟹。~肉。~枣。 ⒊沉迷,极端爱好沉~。陶~。

:忆 (形声。从心,意声。本义思念,回想) 同本义 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还思建邺水,终忆武昌鱼。--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 又如忆想(回想) 留在记忆中;记住 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梁书》 汝忆否。--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忆记(记忆);忆识(记忆) 回忆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 忆昔抚今 忆昔抚今,思绪万千 忆(憶)yì ⒈思念,回想~念。思~。回~。~故乡。 ⒉记住,记得记~。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 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春,推也。从苃屯,从日,苃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苮。--《说文》 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尔雅·释天》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为此春酒。--《诗·豳风·七月》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独 (形声。从犬,蜀声。犬性好斗,多独居,故字从犬。本义单独;单一) 同本义 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说文》。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君子慎其独也。--《礼记·礼器》 儒有特立而独行。--《礼记·儒行》 我独南行。--《诗·邶风·击鼓》 天之生是使独也。--《庄子·养生主》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独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君今何疾,临路独迟回。--南朝 宋·鲍照《代放歌行》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倚,依也。--《说文》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倚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倚于郎门。--《韩非子·内储说下》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解老》 荡倚冲冒。--唐·柳宗元《三戒》 右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明·魏学《核舟记》 倚一横木。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倚望(父母倚门望子);倚身(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倚门(靠着门) 依靠;依赖 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又如倚负(依附; 倚yǐ ⒈靠着~墙。~门。~树。 ⒉凭借,仗持~赖。~官仗势。~老卖老。 ⒊偏斜中立而不~。 倚jī 1.怪僻而不偶于俗。参见"倚人"。 2.独,单个。参见"倚轮"。

:楼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又如一楼;二楼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楼(樓)lóu ⒈两层及两层以上的房屋~房。高~。又指楼房的一层我住二~。他住四~。 ⒉建筑物有上层结构的鼓~。城~。 楼lǘ 1.见"离楼"。

:远 (形声。从辵,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又如 远(遠)yuǎn ⒈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方。~古。路~。长~。久~。 ⒉不接近,关系疏~亲。疏~。 ⒊(差别)大相差甚~。 ⒋深远言近旨~(说话浅近,含意深远)。 远yuàn 1.离开;避开。 2.不亲近;不接近。 3.违背。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