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S 送王长洲禹偁赴阙

送王长洲禹偁赴阙

更新时间:2024-06-03 04:41:36


诗人: 潘阆
标题: 送王长洲禹偁赴阙
内容: 蒿兰不并香,泾渭安同流。小人有千险,君子生百忧。名重圣主徵,道光史策收。一鹗秋空飞,鸟雀徒啾啾。——宋代·潘阆《送王长洲禹偁赴阙》
释意: :蒿〈名〉 (形声。从苃,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即青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蒿子 蒿〈动〉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用同薅” 我把花子 蒿hāo"青蒿"、"黄花蒿"、"茵陈蒿"等植物的统称。青蒿也叫"香蒿",两年生草本。叶羽丝状,有特殊气味。花小,黄绿色。全草可供药用。 蒿gǎo 1.谷类的茎秆。参见"蒿矢"。

:兰 (形声。从苃,阑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同本义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 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兰花 兰属 兰(蘭)lán ⒈兰花,多年生常绿草本,丛生,叶细长,花清香。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草~、建~、墨~、蕙~等。供观赏。 ⒉兰草,多年生草本。叶子卵圆形,边缘呈锯齿状,有香味,秋末开花,供观赏。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并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同本义 乲,併也。从二立,会意。今隶作乲。--《说文》 乲行。--《仪礼·乡射礼》 乲立则乐。--《礼记·儒行》 俄而乲乎尧舜。--《荀子·儒效》 乲纽约用组。--《礼记·玉藻》 乲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诗·齐风·还》 乲驾齐驱,而一毂统辐。--《文心雕龙·附会》 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并踵而生也。--《韩非子·难势》 又如并列;并肩作战;并介(不论穷富,都能耿介于守。兼利天下叫并,孤介自守叫 并 bìng ①合到一起合~。 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列。 ③表示不同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相提~论。 ④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我~没有去。 ⑤连词。并且此决议请传阅~执行。 【并发症】一种疾病的发展引起另一种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后者即为前者的并发症。如出麻疹引起肺炎,肺炎就是并发症。又叫合并症。 【并集】由属于a或者属于b的一切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并集,表示为a∪b。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彼此间不分前后、高下。 【并联】把电路元件并排接在电路上两点间的联接法。并联元件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元件上电流之和等于干线电流。 【并联电池组】把n个电动势相同的电池的正极接在一起,负极接在一起的联接方法。并联电池组的电动势等于每一个电池的电动势。它的内阻等于一个电池内阻的n分之一。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并联的各元件两端的电压相等。有电阻的并联、电源的并联、电容器的并联等。 【并列复句】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相互并列的复句。复句中的几个分句分别说明几种事物,或者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一种事物。常用也、又、还,既…也(又),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等关联词连接。 【并列关系】在同一属概念下面的外延相同或互相排斥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模范这一属概念下的劳动模范与学习模范之间的关系;生物这一属概念下的动物与 植物之间的关系。 【并列句群】分别描写、说明几种事物或情况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并列关系的句子。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互不抵触。 并bǐng 1.排除;屏弃。 并bīng 1.古州名。详"并州"。 并bàng 1.挨着。 2.依随。参见"并世"。 3.旁边。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 黍稷靡馨。--《左传·僖公五年》 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诗·大雅·生民》 有飶其香,邦家之光。--《诗·周颂·载芟》 稻花香里说丰年。--宋·辛弃疾《西江月》 淅玉炊香粳。--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泛指好闻的气味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梅花绝句》 又如香鼠(一种皮毛名贵的貂);香醪( 香xiāng ⒈气味好闻,味道鲜美,跟"臭"相对~气。~花。稻谷~。饭菜~。 ⒉指有香味的东西~水。檀~。洗发~波。 ⒊舒适,受欢迎睡得可~。这批货上市~得很。

:泾 (形声。从水,巠声。本义泾水) 同本义 泾,泾水也。--《说文》 雍州其川,泾沬。--《周礼·职方氏》 泾以渭浊。--《诗·邶风·谷风》 渭水支流。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宁夏六盘山东麓固原县;南源出甘肃省华亭县,至平凉县境合流后,又东南流入陕西省,至高陵县入渭河 。如泾渭分明 古州名 县名 一条小船,在泾上慢慢地划着,这是神仙的乐趣。--叶圣陶《一课》 泾(涇)jīng ⒈泾河,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流到陕西省与渭河汇合。 ⒉

:渭 水名 (言竹之繁茂);渭阳(指舅父) 古州名 北魏庄帝置。清代为巩昌府,治所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南 辽置,在今辽宁省黑山县境 渭wèi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流到陕西省汇同泾河入黄河。

:安〈形〉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安,定也。--《尔雅》 共给之为安。--《庄子·天地》 好和不争曰安。--《周书·谥法》 心皆安下切上。--《仪礼·少牢礼》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系辞下》 居安思危。--《左传·襄公十一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后得一夕安寝。--宋·苏洵《六国论》 谢庄遂安。--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安睡;安寝;安抵(平安地抵达);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稳稳) ⒈平静,稳定平~ 。 ~定团结。 ⒉使平静,使稳定~慰。~民。 ⒊处理,放置,装设~排。~置。~装。~机器人。 ⒋存着,怀着~心赖账。 ⒌治理治~。~天下。 ⒍疑问词。哪里?怎么而今~在?~能见死不救? ⒎电流强度单位名称,安培的简称,代号a。

:同〈动〉 (会意。从冃,从口。冃,重复。本义聚集) 同本义 同,合会也。--《说文》 同重体合类。--《墨子·经上》 同人亲也。--《易·杂卦》 六曰同衣服。--《周礼·大司徒》 又如云同(云彩聚集);同天(共存于人世间);同合(使相一致;融会);同流(诸水合流)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同事之人,不可不审察也。--《韩非子·说林上》 鸟兽不可与同群。--《论语·微子》 同予者何人。--宋·周敦颐《爱莲说》 同于真耶。--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同于幻耶。 又如同心戮力(同心 同tóng ⒈一样~样。~等。~感。~工~酬。一视~仁。 ⒉共,一起共~。~学。~甘共苦。 ⒊和,跟我~你一道走。 ⒋相似如~。她的面貌~她妈一样。 ⒌指相同~上。~前。"弍"~"贰"。 ⒍ ⒎ ①志同道合的人。特指政治理想相同的人。 ②我国人民之间平等的称呼。 ⒏ ①同父母所生的人,即亲的兄弟姐妹。 ②同一国的人台湾~胞。千万万~胞一条心。 ⒐ ①对于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共鸣深表~情。 ②对于别人的言行表示赞同我~情他。 ⒑ ①同一个时候。 ②并且,〈表〉进一层这个水库既可抗旱防涝,~时也用于发电。 ⒒ ①生物体把摄取到的养料转化成自身细胞的成分并储存能量。 ②使不同于本身的事物转变成为与本身相同的事物。 同(衕)t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