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Q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更新时间:2024-05-30 22:52:25


诗人: 陈师道
标题: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内容: 复辟先元约,长年损积忧。春移柏城仗,仙去帝乡游。德并涂莘敏,功临马邓优。千秋修故事,车马戒如流。
拼音: fù bì xiān yuán yuē, cháng nián sǔn jī yōu.
复辟先元约,长年损积忧。
chūn yí bǎi chéng zhàng, xiān qù dì xiāng yóu.
春移柏城仗,仙去帝乡游。
dé bìng tú shēn mǐn, gōng lín mǎ dèng yōu.
德并涂莘敏,功临马邓优。
qiān qiū xiū gù shì, chē mǎ jiè rú liú.
千秋修故事,车马戒如流。
释意: :复 (形声。小篆字形,下面的意符攵”,是甲骨文止”字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上面是声符畐”的省形,有腹满”义,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来繁化,加义符彳 ”,表示行走,现在又简化为复”。本义返回,回来) 同本义 復,往来也。--《说文》 反复其道。--《易·复》 公归不复。--《诗·豳风·九羘》 扬触捆復。--《仪礼·大射仪》 无往不復。--《易·泰》 卒乃復。--《书·舜典》 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与陈伯之书》 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死者不可復生。 复(復) fù ⒈返,回去往~。至今五十年而不~。 ⒉回答,回报~命。~信。报~。~仇。 ⒊还原,使回归恢~。~原。~员军人。 ⒋又,再死灰~燃。冀~得兔,兔不可~得(冀希望)。 ⒌重叠,繁多的,不是单一的~杂。~层。~句。重~。山重水~疑无路。~式立交桥。

: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榞??,,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 同本义 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说文》 辟言不信”。(法度之言,而不听信。)--《诗·小雅·雨无止》 君主 辟遏有德。--《汉书·五行志》。注天子也。” 皇王(指周武王)维(语气词)辟。--《诗经·大雅·文王有责》 又如复辟 古称官吏 厥辟不辟。--《礼记·坊记》 三卿一长曰辟。--《周书·武顺》 正殿路寝,用朝群 辟 bì ①君主复~。 ②排除~邪。 ③帝王召见并授与官职。又见pì。 【辟易】因惊恐而控制不住退离原地。 辟pì ⒈开,打开,开发开~。开天~地。 ⒉排除,驳斥~谣。~邪说。~伪科学。 ⒊透彻精~。 ⒋法度,法律大~(死刑)。 辟mǐ 1.停止;平息。 辟bò 1.(用刀﹑剪等)分开。 2.分别;区别。 辟pí 1.织物边缘的装饰。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先,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尊崇;重视 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史记·本准书》 又如先本(重视根本) 首创;开始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刻意》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先 < 先xiān 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前。首~。在~。事~。领~。奋勇争~。~发制人。 ⒉上代,祖宗~人。祖~。 ⒊称去世的尊长~兄。~父。 ⒋对已死之人的尊称~烈。 ⒌ ①人或某些动物的胚胎时期~天缺陷。 ②哲学上指先于感觉,先于实践经验。 ⒍ ①老师。 ②对人的敬称老~生。李~生。 ③某些地区称医生。 ⒎ 先xiǎn 1.《韵会》"先,前汉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先马。"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体之长也。--《左传·襄公九年》 始加元服。--《仪礼·士冠礼》 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归国子之元。--《左传·哀公十一年》 勇士不忘丧其元。--《孟子》 牛曰一元大武。--《礼记·曲礼》。注头也。” 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新唐书》 又如元首(头) 天 元yuán ⒈头归(送还)其~。〈引〉居首的~首。~帅。~勋。 ⒉开始,第一~始。~旦。~月。~年。 ⒊基本,根由,根本~素。~ ~本本。 ⒋构成一个整体的~件。单~。 ⒌朝代名。元朝,公元1279-1368年。第一代君主是忽必烈。1206年蒙古族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 ⒍同"圆"。货币名铜~。银~。伍拾~。 ⒎ ⒏ ⒐ ①汤元。 ②元宵节(正月十五日)闹~宵。

:约 (形声。从糸,勺声。糸是细丝,有缠束作用。本义绳索) 同本义 人寻约。--《左传》注 又如寻约(八尺长的绳子) 共同商定的事,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 盟约;相期的诺言 负约不偿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约酬(契约,文券) 姓 约 缠束;环束 约之阁阁。--《诗·小雅·斯干》 约,缠束也。--《说文》 凡任索约。--《考工记·匠人》。注缩也。” 约绥约辔。--《仪礼· 约yuē ⒈〈古〉套,捆缚~车。~紧。 ⒉拘束,限制~束。制~。 ⒊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定~。条~。订~。公~。 ⒋商定或预先说定的事预~。如~。失~。 ⒌请~她来。特~。 ⒍简明,简要简~。 ⒎节俭节~。俭~。 ⒏大概~计。大~。 ⒐数学上指简化分数,即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4/8可~为1/2。 约yāo ⒈称重量把这袋米~一~,多少斤? 约yào 1.总要;纲要。 约dì 1.琴上圆形的星徽。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秊,谷熟也。--《说文》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 年(秊)nián ⒈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因为有余数,所以公历规定, 平年三百六十五天, 闰年三百六十六天。 ⒉岁数~龄。~纪。也指按年龄划分的阶段青~。壮~。老~。 ⒊时期乾隆~间。清朝末~。 ⒋年节,有关年节的过~。新~。~画。~糕。 ⒌庄稼收成情况~景。~成。丰~。 ⒍ ⒎ ⒏ ①一年一晃就是两个~头儿。 ②时代旧社会那~头儿,穷人够苦呀。 ③年景这个~头儿好,大丰收。

:损 (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同本义,与益”相对 损,减也。--《说文》 损偏去也。--《墨子经》 损德之脩也。--《易·系辞》 损益,盛衰之始也。--《易·杂卦》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损年(短报年岁;寿命减少);损膳(减膳);损薄(降低标准,减损);损夺(削减);损减(节制;减少) 损失;丧失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大 损sǔn ⒈减少~去。有~。 ⒉伤害~伤。~害。~人利己。满招~,谦受益。 ⒊丧失~失。~兵折将。 ⒋用刻薄的话挖苦人这话太~人了。 ⒌刻薄狠毒又凶又~。手段真~。

:积 (形声。从禾,责声。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堆积谷物) 同本义 积,聚也。--《说文》。按,禾谷之聚曰积。 令野修道委积。--《周礼·大司徒》。注少曰委,多曰积。” 掌邦之委积。--《周礼·遗人》。疏三十里言委,五十里言积。” 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盐铁论·错币》 又如积谷(存积米谷以备灾荒);积居(聚积;囤积);积仓(贮存谷物的粮仓) 累积;堆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能从山里兴起,即指积土成山能使气侯发生变化而兴风作雨。兴,起,产生。焉,于是, 积(積)jī ⒈堆积谷物农收~场。〈引〉堆积,聚集~肥。~少致巨。日~月累。~土而为山,~水而为海。 ⒉长时期造成的~习。~弊。~不相能(能亲善)。~重难返(返回头)。 ⒊停滞~食。 ⒋算数乘法的得数乘~。 ⒌ ①正面的,进步的~极因素。~极分子。 ②进取的,努力的~极争取。~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