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X 喜李馀自蜀至

喜李馀自蜀至

更新时间:2024-05-20 05:13:00


诗人: 贾岛
标题: 喜李馀自蜀至
内容: 迢递岷峨外,西南驿路高。几程寻嶮栈,独宿听寒涛。白鸟飞还立,青猿断更号。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
拼音: tiáo dì mín é wài, xī nán yì lù gāo.
迢递岷峨外,西南驿路高。
jǐ chéng xún xiǎn zhàn, dú sù tīng hán tāo.
几程寻嶮栈,独宿听寒涛。
bái niǎo fēi hái lì, qīng yuán duàn gèng hào.
白鸟飞还立,青猿断更号。
wǎng lái cóng cǐ guò, cí tǐ jìn fēng sāo.
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
释意: :迢〈形〉 (形声。从辵,召声。本义遥远) 同本义 旷瞻迢递。--《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 又如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遥远);迢渺(遥远渺茫) 高貌,高峻貌 如迢递(高峻的样子);迢越(高远的样子);迢峣(高大的样子) 迢tiáo远,遥远~遥。千里~ ~。~ ~牵牛星。

:递 (形声。从辵,虒声。本义轮流;交替) 同本义 递,更易也。--《说文》 国之递甚也。--《战国策·齐策六》 二八侍宿射递代些。--《楚辞·招魂》 诈术递用。--《吕氏春秋·先巳》 合场递进。--傅毅《舞赋》 日月递炤(照)。--《荀子·天论》 又如递嬗(不断地更迭、变化);递代(互相替换);递衣(轮流换穿同一件衣服);递兴(交替兴起);递迁(更易变化) 传;传送 递 dì ①传送;传递;投~、~眼色。 ②顺次~补、~增。 【递补】顺次补充。 【递减】一次比一次减少。 【递减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面一项的数列。称递减数列。如1,1/2,1/3,…,1/n,…。其中,n是自然数。 【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如他不但会干,而且干得很好。 【递进句群】表示递进关系的句群。它与递进复句相同的是都表示递进关系,而不同的是它的前一分句或后一分句不是单句,而是由一组单句紧密结合起来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 句群。 【递推公式】通过初始的条件,可以初步推出所需要的结论的公式。 【递增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面一项的数列。如1,2,3,…,n,…。又称上升数列。 【递质】〈医〉指神经末梢兴奋时释放的某种特殊化学物质。它可以使效应器官发生反应,如腺体分泌,也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原兴奋或抑制。如乙酰胆碱。又称介质。 递shì 1.通"适"。适宜。 2.通"逝"。往;去。 递dài 1.围绕。

:岷 地名用字。如岷峨(岷山和峨嵋山的并称) 岷江 最大支流。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 1/5 岷山 岷 mín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

:峨  (形声。从山,我声。本义山势高峻。常峨峨”连用)泛指高大 峨,嵯峨也。--《说文》 峨,高也。--《广雅·释诂四》 冠浮云之峨峨。--《楚辞·惜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明·魏学洢《核舟记》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明·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峨然(高貌);峨巍(高魇样子);峨舸(高大的船);峨冠(高的冠冕);峨冕(高冠) 峨峨 峨冠博带 峨é高。巍峨。 峨 é 亦作"峩"。 ①山势高峻。 ②引申为卓然特立。参见"峨然"。 ③矗起,高耸。 ④峨眉山的省称 【峨弁 ① 亦作"峩弁"。 ②武官戴的高冠。 【峨岷】峨眉山与岷山的并称。 【峨冠】 ① 亦作"峩冠"。 ② 高冠。 【峨冠博帶】高冠和阔衣带。古代儒生或士大夫的装束。 【峨眉寶光】人背对太阳立于山顶,前方云层或雾层上出现的围绕人影的彩色光环。因四川省峨眉山上最常见,故名。也称佛光。参见"峨眉"。 【峨峨】 ①亦作"峩峩"。 ②高貌。 ③盛壮,盛美。 【峨眉】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岷山绵延而来 ,突起为大峨﹑中峨﹑小峨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匚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山东 ﹑河南﹑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 【峨峨洋洋】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鎟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鎟子期曰善哉!峩峩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峨峨湯湯】 ① 亦作"峩峩湯湯"。 ②形容乐声高亢奔放。 【峨冕】 ①亦作"峩冕"。 ②高冠。古代大夫以上所服。亦指戴高冕;受爵赏。 【峨舸】 ①亦作"峩舸"。 ②高大的船。 【峨嵋】即峨眉。 【峨然】 ①高貌。 ②卓然特立貌。 【峨髻】高高的发髻。 【峨巌】 ①亦作"峩巌"。 ②高大貌。亦以形容文笔挺拔。 【峨阨】 ①亦作"峩阨"。 ②高大的宫阙。 【峨巍】 ①亦作"峩巍"。 ② 高大貌。 【峨鬟】 ①亦作"峩鬟"。 ②高高的环形发髻。

:外 (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外,远也。--《说文》 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礼记·曲礼》 外骨内骨。--《周礼·考工记·梓人》 夜来城外一尺雪。--唐·白居易《卖炭翁》 竹外桃花三两枝。--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身外即战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外户(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外祟(指外来的桅);外槨(棺材外的套 外wài ⒈跟"内"、"里"相对~面。~因。~部。校~。内~交困。内忧~患。 ⒉疏远的,别处的,非正式的~人。~地。~号。 ⒊指外国~宾。~贸。中~合资办工厂。 ⒋不在一定界限之内~加。此~。另~。 ⒌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公。~甥。~孙女。 ⒍戏曲角色名,多演老年男子。 ⒎

西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西,鸟在巢上,象形。--《说文》 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敦煌曲子词集》 又如西迟(游息,流连。同栖迟) 往西走;向西去 西通巴蜀。--《三国志·诸葛亮传》 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集·长歌行》 从小丘西行……--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又如西上(向西去);西驾(皇帝的车驾西行);西夕(太阳西下而天黑) 西 方位 西xī ⒈方向,日落的一方,跟"东"相对~方。~部。由东到~。 ⒉泛指欧、美~洋。~餐。~装。

:南无 na 南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閐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方位名⊥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 南nán方向,跟"北"相对。早晨面对太阳时,右手的一边~面。东~风。坐北朝~。 南nā 1.见"南无"。

驿 :驿 (形声。从马,瞘声。本义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 同本义 驿,置骑也。--《说文》 即孟子置郵,所谓遽也。 馹为传车,驿为马骑。 楚子乘驿。--《左传·文公十六年》 使驿谒诸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后数日驿至。--《后汉书·张衡传》 驿站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又如驿递夫马(驿马);驿马星(星相家的迷信说法,若占卜得驿马星,表示将远行、赴任、移居);驿吏(管理驿站的官吏);驿亭(古代作为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处所);驿书(以驿马 传送的文书);驿馆(旅馆,驿 驿(骯)yì〈古〉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走~。〈引〉驿站(供驿马与传递人中途休息的地方)。

: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