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W 望江南

望江南

更新时间:2024-06-03 04:42:33


诗人: 王楙
标题: 望江南
内容: 三杰後,福寿两无涯。食乳相君功未既,妩眉京兆眷方兹。富贵莫推辞。门两戟,却棹一纶丝。莼菜秋风鲈鲙美,桃花春水鳜鱼肥。笑傲霅溪湄。——宋代·王楙《望江南》
释意: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杰 (形声。从人,桀声。杰为傑的俗字。本义才智出众的人) 同本义 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白虎通圣人引辨名记》 命太尉赞杰俊。--《礼记·月令》 俊杰在位。--《孟子》 小国英杰之士。--《战国策·齐策》 英杰化之。--《荀子·儒效》 子房、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也。--《汉书·高祖纪》 又如人杰(才智超群的人);英杰(豪杰。才能出众的人);杰士(才智特出的人;杰出的人) 通榟”。作标志用的小木椿 吏卒民各自大书于杰。--《墨子·号令》 杰(傑)jié ⒈才能出众的人豪~。俊~。 ⒉特异的,超出一般的惊人的~作。英姿~出。~出的艺术。

:後 (后)hòo ①背面,同前相对~边│~方│~台│~门│向~转. ②晚,未来的,同先相对~来│~天│~代│先来~到.

:福〈名〉 (形声。从示,畐”声。声符亦兼表字义。畐”,本象形,是腹”字的初文,上象人首,田”象腹部之形。腹中的十”符,表示充满之义,则畐”有腹满义。福”富 ”互训,以明家富则有福。本义福气,福运。与祸”相对) 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福,祐也。--《说文》。按,本作祜也。 安利之谓福。--贾谊《道德说》 师其类者谓之福。--《荀子·天论》 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礼记·祭统》 受茲介福。--《易·晋》 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降福既多。--《 福 fú ⒈幸福,好,好处,跟"祸"相对祸兮~所倚,~兮祸所伏。造~于人类。 ⒉ 【福利】 幸竿利益~利待遇。老人~利基金。维护职工的~利。 福fù 1.储藏。 2.符合。

寿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寿,久也。--《说文》 寿命也。--《韩非子·显学》 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世说新语·贤媛》 死而不忘者寿。--《老子》 则无遗寿聈。--《书·召诰》 如南山之寿。--《诗·小雅·天保》 长于上古,而不为寿。--《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 寿(壽)shòu ⒈生命的年限,又指岁数大~命。高~。~比南山。 ⒉生日~辰。祝~。 ⒊装殓死人的~衣。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两,二十四铢为一两。--《说文》 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汉书·律历志上》 双。用于鞋娄 一两棕鞋八尺藤,广陵行遍又金陵。--唐·戴叔伦《忆原上人》 匹(长四丈) 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左传·闵公二年》 通辆”。车一乘 武王戎车三 两(兩)liǎng ⒈数目字 ①一般用在量词或"半、千、万、亿"等前面~支笔。~个条件。~半。~亿。在多位数中常是大数用"两",小数用"二"("两"和"二"也可通用)~万二千。(注意"两" 和"二"的用法有所不同⑴有的数目字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一、二、三, 二十等中的"二";⑵小数和分数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零点二四(0.24),五分之二等; ⑶序数也只能用"二"不能用"两",如二姐,第二名等。) ②常用来称成双的或被认为成双的事物(用"两"不用"二")~对。~双。~可。~败俱伤。~极分化。~全其美。~袖清风。 ③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可通用~斤(二斤)。但"二两"不能用成"两两"。 ④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米。~吨。 ⑤形容词前做状语,只能用"两"不能用"二"势不~立。 ⒉〈表〉不定的数目(十以内的)等~天就走。 ⒊重量单位一~等于十钱,十~等于一斤(旧制十六~为一斤)。 两liàng 1.量词。用于车辆。 2.借指车。 3.容纳一辆车。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无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 无(無)wú ⒈没有,跟"有"相对~粮~钱。~穷~尽。 ⒉不~仿说出。 ⒊不分,不论,不外~分。~论,地~四方。民~异国。事~大小。~非如此。 ⒋通"毋"。不,不要~往。 ⒌ 无mó 1.见"南无"。

:涯 (会意兼形声。从水,从厓,厓亦声。厓,山边。本义水边) 同本义 涯,水边也。--《说文新附》 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 大海亦有洼,高山亦有岑。--孟郊《病客吟》 又如涯歡(水边;岸);涯灌(岸边丛木);涯邻(崖畔) 岸,靠近大水体的陆地;特指靠近滨海的陆地 驾舟载男女,筑宫东海涯。--虞集《题商学士画》 边际;极限 横无际涯。--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无涯之憾。--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望无涯;涯限(边际;限度);涯垠(涯泄、涯津、涯畔) 限量;穷尽 涯yá ⒈水边~岸。 ⒉边际,极限天~。望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