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W 挽赵秋晓 其三

挽赵秋晓 其三

更新时间:2024-06-03 04:49:20


诗人: 陈纪
标题: 挽赵秋晓 其三
内容: 年头岁尾足追随,畅饮高歌送落晖。赓咏每思弹丸句,谈谐常落箭锋机。渐成瓜葛缘方熟,共看茱萸事已非。数尺茅檐杨柳岸,故应经此尚依依。——宋代·陈纪《挽赵秋晓 其三》
释意: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秊,谷熟也。--《说文》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 年(秊)nián ⒈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因为有余数,所以公历规定, 平年三百六十五天, 闰年三百六十六天。 ⒉岁数~龄。~纪。也指按年龄划分的阶段青~。壮~。老~。 ⒊时期乾隆~间。清朝末~。 ⒋年节,有关年节的过~。新~。~画。~糕。 ⒌庄稼收成情况~景。~成。丰~。 ⒍ ⒎ ⒏ ①一年一晃就是两个~头儿。 ②时代旧社会那~头儿,穷人够苦呀。 ③年景这个~头儿好,大丰收。

:头〈名〉 (形声。从页,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同本义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 头(頭)tóu ⒈脑袋,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体的最前部分~颅。特指头发梳~。 ⒉物体的顶端、前端或事情的起点、终点山~。车~。有~有尾。一年到~。 ⒊第一,开初的~号。~班。~等舱。~半月。 ⒋以前,在前面的~三年。~里走的是她。 ⒌为首的(多用于贬义)~领。~儿。把~。盗窃~子。 ⒍方面他们几个是一~的。 ⒎接近事到临~。 ⒏物品的残存部分粉笔~。布~儿。 ⒐量词。指牲畜、像头的、不定数量等五~猪。四~蒜。百来~。 ⒑词尾(读轻声)石~。拳~。苦~儿。有看~。在上~。放外~。看后~。 ⒒ ⒓ ⒔ ⒕ ①脑筋,理智或思想不要昏~昏脑。 ②要领,门路这件事还没有摸着~脑。 ③首领她是这儿的~脑。 头tou 1.名词后缀。接于名词性词根之后。 2.名词后缀。接于动词词根之后。 3.名词后缀。接于形容词词根之后。 4.方位词后缀。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岁,木星也。--《说文》 岁在星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又如岁君(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年的别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 岁(歲、嵗)suì ⒈年,时间,光阴~首。~末。~月如流。 ⒉计算年龄的单位~数。六~入学。 ⒊庄稼的收成~景。善~。丰~。

:尾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同本义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末端,末尾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水流的下游 边际,边界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后部 尾wěi ⒈尾巴,脊椎动物躯干背面最后的一段,泛指低等动物身体末端的突出部分摇~。马~巴。~椎骨。蜻蜓~巴。 ⒉末端~声。末~。机~。 ⒊跟在后面~随。 ⒋虫鱼鸟兽等交配交~。 ⒌量词。指鱼三~鱼。 ⒍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尾yǐ ⒈马尾巴上的长毛或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马~罗筛。三~儿(雌蟋蟀)。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

:追 (本义追赶) 同本义(使追赶对象回来) 追,逐也。--《说文》 以比追胥。--《周礼·小司徒》。注逐寇也。” 公追戎于济西。--《左传·庄公十八年》 驰车充国者,追寇之马也。--《管子·七臣七主》 追亡逐北。--汉·贾谊《过秦论》 壶子曰追之!”列子追之不及。--《庄子·应帝王》 公使阳处父追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唐·杜甫《宴王使君宅题二首》 闻追豫州。--《资治通鉴》 又 追操至南郡。 追购又急。--宋·文天祥《后序》 又如穷寇勿 追zhuī ⒈赶,紧跟~赶。~逐。~随。~击。奋起直~。 ⒉查问,寻求,竭力探求~问。~求。~究责任。~本穷源。~根究底。 ⒊回顾过去~念。~悼。~溯。 ⒋事后补做~认。~加预算。 追duī 1.钟纽。参见"追蠡"。 2.古代冠名。 3.通"雕"。雕琢。 4.通"堆"。小丘。

:雜 (形声。从辵 同本义 雜,从也。--《说文》 雜无故也。--《易·杂卦》 雜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雜。--《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雜入。--《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雜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又如随任(晚辈跟随做官的长辈在任所生活 随(雜)suí ⒈跟着,沿着,顺着~着。跟~。~波逐流。 ⒉顺从,任凭~意。~你的便。~遇而安。~心所欲。 ⒊顺便,顺手~手关灯。 ⒋即,立刻~即。~叫~到。 ⒌ ①顺从附和别人的意见~和大伙意见。 ②指态度和气,不固执己见他一向很~和。 随tuǒ 1.椭圆貌。

:畅 (形声。从申,? 同本义 登台四望,三面皆畅。--《韩非子·说林上》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易·坤》 又如通畅(运行无阻);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 舒畅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庄子·则阳》 感条畅之气。--《礼记·乐记》 美声畅于虞氏。--《文选·张衡·西京赋》 又如宽畅(心里舒畅);酣畅(畅快) 茂盛 草木畅茂。--《孟子·滕文公上》 流畅,言辞敏捷、自在而流利 畅 正;极;甚 畅 chàng ①顺畅,没有阻碍~通无阻。痛快;尽情欢~。 【畅达】(语言、文章、交通等)通顺流利行文~。 【畅所欲言】把想要说出的话痛痛快快地全说出来。 【畅想】放开思路,无拘无束地想象~曲。 【畅游】 ①尽情愉快地游览。 ②舒畅地游泳。 畅(暢)chàng ⒈无阻碍~通。~达。~销。流~。 ⒉通晓晓~军事。 ⒊舒适舒~。欢~。 ⒋痛快,尽情~快。~谈。~所欲言。 ⒌盛~茂。~盛。

:饮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人形,左上边是人伸着舌头,左下边是酒坛(酉)。象人伸舌头向酒坛饮酒。小篆演变为飲”,隶书作饮”。本义喝) 同本义。有时特指喝酒 飮,飮也。--《说文》。今隶作饮。 君子以饮食宴乐。--《易·需》。虞注水流入口为饮。” 饮酒浆饮,俟于东房。--《仪礼·公食礼》 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子反受而饮之。--《韩非子·十过》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史记》 又如豪饮(放量饮酒);饮水茹藻(喝泠水吃淡味食品。喻处境艰难或内心抑郁之情);饮茶;一饮而尽; 饮yǐn ⒈喝~茶。~酒。~水思源。水浊不可~。 ⒉可以喝的东西~料。冷~。 ⒊含,忍~泣。~恨。 饮yìn给牲口喝水~马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