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M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更新时间:2024-05-20 02:37:40


诗人: 贺铸
标题: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内容: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宋代·贺铸《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翻译: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前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江南,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轻轻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参考资料:

1、王荣初选注,历代山水名胜词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12,第58页
2、陆林编注,宋词 白话解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第112页
注释:

九曲池头¹三月三²,柳毵(sān)³。香尘扑马喷金衔(xián),涴(wò)春衫。
¹九曲池头:据考察,苏州并无九曲池。²三月三:阴历三月三日。魏晋以后固定这一天为上巳节,人们都到水边嬉游采兰或洗沐,以示驱除不祥,名叫“修禊”。³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⁴衔:马嚼子。⁵涴:污染。

苦笋鲥(shí)¹乡味美,梦江南。阊(chāng)²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¹鲥鱼:生活在海中,五六月间入淡水产卵时,脂肪肥厚,味最鲜美,中国沿海各大河流中都有。²阊门:苏州城的西门。

参考资料:

1、王荣初选注,历代山水名胜词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12,第58页
2、陆林编注,宋词 白话解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第112页
赏析: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这首小词的结构是独特的。上片语言绚丽,写京都春景,下片语言淡雅,写江南春景。作者对两处春景都有着一份爱意,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复杂而又微妙的。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杜甫《丽人行》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文学作品中常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在这里贺铸用“九曲池头三月三”这样的词句,调遣着杜诗所铺叙极写的曲江水边丽人踏青的壮观。借着读者的联想,贺铸轻而易举地将杜诗的意境拽到了读者面前,柳丝摇曳,美女如云。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仍未直接写人,但士女如云,帝城春游的场面,却从一个侧面被渲染出来了。照说,通过香尘来写游人之多,也是较常见的写法。但“香尘扑马喷金衔”一句,却颇能造成气氛。《东京梦华录》云:“妓女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披凉衫,将盖头背系冠子上。少年狎客,往往随后,亦跨马轻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谓之‘花褪马’,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谓之‘鞅缰’,呵喝驰骤,竟逞骏逸。”贺铸曾居汴京,于都人行乐场景自寓于目而记于心,故能绘声绘色,生动地写出了境界。经过这样渲染后,再接上“沆春衫”三字,这春便有十二分的浓腻。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下片写江南春景。苦笋、鲥鱼乃江南美味,佐酒佳肴。王安石《后元丰行》诗云:“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欧阳修《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诗云:“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这美味佳肴足以引起人对江南的怀念。这种怀念又让人想起晋代的张翰。时政混乱,翰为避祸,急欲南归,于是托词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蓴羹、鲈鱼脍,辞官归吴。贺铸于“梦江南”中透露着的也是思归的情愫。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结句将这种情愫表达得更为清晰。“君到姑苏去,人家尽枕河。”门巷对着烟水,春日将暮,晚风恬静,点点归舟,缓缓地驶来,悠悠地落下白帆。“晚风恬”的“恬”字,极其准确地把握江南日暮晚风的特点。风恬,烟水更美,归帆落得更悠闲。“恬”,不仅是风给人的印象,也是词人此刻想到江南烟水时的情绪表现。“落归帆”三字,用语淡淡,造景淡淡,心绪似也淡淡,然而于淡淡之中分明有着一份浓浓的乡思。

参考资料:

1、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03,第866页
2、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四卷,中国妇女出版社,,第103页
创作背景  北宋末期词坛名家贺铸,本是一位怀有济世大志与治事才能之人。因性情刚介,任侠尚气,为当轴者所忌,虽为后族宗婿,终不得重用。一生久沉下僚,悒悒不得志,遂有归隐山湖之愿。他的不少词作,反映了这两种思想的交替和矛盾。这首词是他中年时在苏州客居后,再次去汴京谋职时所作。参考资料:完善1、田宝琴,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 词曲赋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第243页2、王远国,佘克勤著,中华传统节日词曲赏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第139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月三的九曲池畔,细嫩的柳条随风飘扬。扑来游春的士人很多,车马如云,踏起的尘土直扑鼻子,弄脏了游人美丽的春衫。
这使我常常梦见故乡,那里的苦笋、鲥鱼味道很鲜美。苏州城笼罩在烟水茫茫之中,晚风))吹来,使人感到很惬意。河汊中的归舟慢慢落下风帆。

注释
九曲池头:据考察,苏州并无九曲池。《建康志》裁,九曲池在台城东宫城内,粱昭明太子所凿。长安有曲江池.,为都中第一胜景,开元、天宝年间上巳日(三月初三)游人云集,盛况空扑。建康又有九曲池,蜀中有所谓龙池九曲,贺词中的“九曲池”可能指的是京都除京的游览胜地,并非实指。五代后蜀宫词云:“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花蕊夫人写的是蜀中指除京供皇帝游乐与士庶纵赏的金明池等一带河塘。《越绝书》中云:“胥门外有九曲路,闺庐造以游姑苏之台,以望太湖。”
三月三:阴历三月三日。魏晋以后固定这一天为上巳节,人们都到水边嬉游采兰或洗沐,以示驱除不祥,名叫“修禊”。
毵毵(sān sān):枝条细长的样子。
衔(xián):马嚼子。
涴(wò):污染。
鲥(shí)鱼:生活在海中,五六月间入淡水产卵时,脂肪肥厚,味最鲜美,中国沿海各大河流中都有。
阊(chāng)门:苏州城的西门。

参考资料:

1、王荣初选注,历代山水名胜词选,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12,第58页
2、陆林编注,宋词 白话解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1,第112页

赏析

  这首小词的结构是独特的。上片语言绚丽,写京春春景,下片语言淡雅,写春景。作者对两处春景春有着一份爱意,这之中的感情是含蓄、复杂而又微妙的。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丽人行》描述:“三月三日了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文学作品中常有以少总多的效果,在这里用“九曲池头三月三”这样的词句,调遣着杜诗所铺叙极写的曲江水边丽人踏青的壮观。借着读者的联想,贺铸轻而易举地将杜诗的意境拽到了读者面前,柳丝摇曳,美女如云。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仍未直接写人,但士女如云,帝城春游的场面,却从一个侧面被渲染出来了。照说,通过香尘来写游人之多,也是较常见的写法。但“香尘扑马喷金衔”一句,却颇骤造成气氛。《东京梦华录》云:“妓女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披凉衫,将盖头背系冠子上。少年狎客,往往随后,亦跨马轻衫小帽。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谓之‘花褪马’,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谓之‘鞅缰’,呵喝驰骤,竟逞骏逸。”贺铸曾居汴京,于春人行乐场景自寓于目而记于心,故骤绘声绘色,生动地写出了境界。经过这样渲染后,再接上“沆春衫”三字,这春便有十二分的浓腻。

  “苦笋怀鱼乡味美,梦江南。”下片写江南春景。苦笋、怀鱼乃江南美味,佐酒佳肴。《后元丰行》诗云:“怀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诗云:“荻笋怀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这美味佳肴足以引起人对江南的怀念。这种怀念又让人想起晋代的。时政混乱,翰为避祸,急欲南归,于是托词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蓴羹、鲈鱼脍,辞官归吴。贺铸于“梦江南”中透露着的也是思归的情愫。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结句将这种情愫表达得更为清晰。“君到姑苏去,人家尽枕河。”门巷对着烟水,春日将暮,晚风恬静,点点归舟,缓缓地驶来,悠悠地落下白帆。“晚风恬”的“恬”字,极其准确地把握江南日暮晚风的特点。风恬,烟水更美,归帆落得更悠闲。“恬”,不仅是风给人的印象,也是词人此刻想到江南烟水时的情绪表现。“落归帆”三字,用语淡淡,造景淡淡,心绪似也淡淡,然而于淡淡之中分明有着一份浓浓的乡思。

参考资料:

1、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03,第866页
2、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四卷,中国妇女出版社,,第103页
释意: :九 (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同本义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乾玄用九,乃见天则。--《易·文言》传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楚辞·九辨》序 天道以九制。--《管子·五行》 又如九伯(宋时把痴傻人叫九伯。也写作九百”);小九九(珠算的乘法口诀;方言中比喻算计);九九(算法名。称一至九每二数相乘之数为九九;九的自乘数);九地(九种土地) 第九 可数序列中第八加一的序数。如九连 《周易》以阳爻为九 初九,潜龙勿用 九jiǔ ⒈数目字~鼎。泛指多数、多次或多层~牛二虎之力。~死一生。~霄云外。 ⒉时令。 九jiū 1.聚。

:曲〈形〉 弯曲,不直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之疏之曲。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迂曲;婉转 曲qǔ ⒈文体名。能唱、能歌或供表演的一种文词散~。歌~。戏~儿。小~子。 ⒉歌谱歌~。作~。~高和寡。~终奏雅。 曲( ⒍黡、 ⒍麴)qū ⒈弯,跟"直"相对~折。弯~。~径。~尺。 ⒉不公正,不合理~意。~解。~从。 ⒊弯曲的地方河~。 ⒋偏僻隐秘的地方乡~。心~。 ⒌局部,不全~见。 ⒍含有大量能发酵的活微生物或其酶类的发酵剂或糖化剂,一般用大麦、大豆、麸皮等培养微生物制成酒~。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池,停水曰池。--《广韵》 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中文大辞典》 池之竭矣。--《诗·大雅·召》 或饮于池。--《诗·小雅·无羊》 毋漉陂池。--《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 掌沟渎浍池之禁。--《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 囿有林池。--《国语·周语》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又如游泳池;池苑(池林园。有池水与林木的地方);池阁(位于池畔的楼 池 chí ①池塘养鱼~。 ②旁边高中间低的地方舞~。 ③旧指剧场正厅的前部~座。 ④护城河城~。 ⑤姓。 池chí ⒈水塘(多指人工挖的)~塘。~沼。鱼~子。游泳~。 ⒉像池的,周边高中间凹的砚~。乐~。花~。便~。 ⒊护城河城~。城门失火,殃及~鱼。

:头〈名〉 (形声。从页,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同本义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 头(頭)tóu ⒈脑袋,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体的最前部分~颅。特指头发梳~。 ⒉物体的顶端、前端或事情的起点、终点山~。车~。有~有尾。一年到~。 ⒊第一,开初的~号。~班。~等舱。~半月。 ⒋以前,在前面的~三年。~里走的是她。 ⒌为首的(多用于贬义)~领。~儿。把~。盗窃~子。 ⒍方面他们几个是一~的。 ⒎接近事到临~。 ⒏物品的残存部分粉笔~。布~儿。 ⒐量词。指牲畜、像头的、不定数量等五~猪。四~蒜。百来~。 ⒑词尾(读轻声)石~。拳~。苦~儿。有看~。在上~。放外~。看后~。 ⒒ ⒓ ⒔ ⒕ ①脑筋,理智或思想不要昏~昏脑。 ②要领,门路这件事还没有摸着~脑。 ③首领她是这儿的~脑。 头tou 1.名词后缀。接于名词性词根之后。 2.名词后缀。接于动词词根之后。 3.名词后缀。接于形容词词根之后。 4.方位词后缀。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 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 月yuè ⒈指月球(月亮,月儿),地球的卫星明~。 ⒉像月亮的形状或颜色的~饼。~琴。牙~刀。~白(淡蓝色)。 ⒊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 ⒋按月的~经。~刊。购~票。按~报表。 ⒌ ⒍ ⒎ ⒏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柳 (形声。从木,乯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梡,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 之火);柳 柳liǔ ⒈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细长柔韧,叶狭长,花雌雄异株。种子有白色绒毛,成熟后随风飞散,叫"柳絮"。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旱~(河~)、杞~等。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毵毵 绿岸毵毵杨柳垂 毵(毿)s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