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S 绳水吟

绳水吟

更新时间:2024-06-02 19:47:57


诗人: 邵雍
标题: 绳水吟
内容: 有水善平难善直,唯绳能直不能平。如将绳水合为一,世上何忧事不明。
拼音: yǒu shuǐ shàn píng nán shàn zhí, wéi shéng néng zhí bù néng píng.
有水善平难善直,唯绳能直不能平。
rú jiāng shéng shuǐ hé wéi yī, shì shàng hé yōu shì bù míng.
如将绳水合为一,世上何忧事不明。
释意: :有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同本义 有,不宜有也。春秋传曰日月有食之。”--《说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许云月有食之,犹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有众也。--《易·杂卦》 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又如有来有去(有板有眼);有命无运(谓命好,运气却不好);有酒胆无饭力(表面刚强,骨子里懦弱);有竡划没是处(虽有安排,但无法实现。喻指无处下手之意);有尺水行 有yǒu ⒈跟"无"相对。 ①〈表〉所属她~部录像机。 ②〈表〉存在~见解。~希望。~花~草。 ③〈表〉发生和出现他~伤了。情况~了变化。 ④〈表〉估量或比较这只鸡~五斤多。他~你那样高了。 ⑤〈表〉大或多~把年纪。富~成效。~的是(多得很)。 ⒉用于某些动词前面。〈表〉客气~请。~坐。~劳。 ⒊占据占~。孙权据~江东。 ⒋跟"某"、"某些"相近或指一部分~一时期。~人不同意。~的(有些)地方工作未做好。 ⒌〈古〉汉语词头,作助词(无义)~夏。~周。 ⒍ ⒎ ⒏ ⒐ ⒑ ①有条件的,有边际的,可以穷尽的~限公司。 ②不多的,有一定限度的。 ⒒ 有yòu同"又"。还有,再加上三十~六。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

:善〈形〉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 善shàn ⒈好,好的,良好的,跟"恶"相对~事。~举。~意。劝~。行~。~策。面~(又指面熟)。与人为~。尽~尽美。 ⒉友好,和好友~。亲~。 ⒊做好,办好~始~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 ⒋长于,擅长~于。能攻~守。~颂~祷。 ⒌多,爱,容易~感。~变。~疑。 ⒍好好地~自为之。子(您)~视之。 ⒎

:平〈形〉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平,语平舒也。--《说文》 终和且平。--《诗·小雅·伐木》 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气(平和之气);平远(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平愉(平和愉悦);平睦(犹平和)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诗·小雅·黍苗》传 平,正也。--《广韵》 地爱其平。--《淮南子·本经》。注 平píng ⒈不倾斜,无凹凸,无高低起伏~坦。~原。~面。水~如镜。 ⒉均等,公正~均。公~。~等。~分秋色。 ⒊普通,经常~淡。~凡。 ⒋安定,宁静~安。~静。太~。心~气和。 ⒌使平削~。铲~。~乱。~整土地。 ⒍〈古〉通"评"。评议。 ⒎ ⒏ ⒐ ⒑ ⒒ ①不相隶属,地位相等~行单位。 ②数学名词。两个~面、或一个~面上的两条直线、或一条直线与一个~面,永不相交~行四边形。 平pián 1.辨治。

:难〈形〉 (形声。从隹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困难;艰难;不容易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 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不可;不好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难(難)nàn ⒈灾患灾~。患~。遭~。 ⒉反驳,质问,责备非~。责~。 难(難)nán ⒈艰辛,困苦,跟"易"相对艰~。困~。~题。~得。~能可贵。 ⒉敌,怨仇,使人不好办为~。这件事把他~住了。 ⒊不敢,不可,不能~办。~免。 ⒋不好~说。~听。~做。 ⒌ ①难以忍受。 ②窘叫人~堪。 ⒍ ①不容易做很为~。 ②使人为难别~为他了。 ③多亏,〈表〉谢意~为你了。 ⒎ ⒏ ①害羞大胆前去,不必怕~为情。 ②情面上过意不去这样对他,实在~为情。 难nuó 1.驱逐鬼疫◇作"傩"。 2.茂盛貌。 3.奈何。《左传.昭公十年》﹕"忠为令德,其子弗能任,罪犹及之,难不慎也。"杨树达曰﹕"按顾氏炎武云﹕言不可不慎。 非是。今定此字读如《左传》弃甲则那之那,奈何也。"见《词诠.卷二》。一说不可,不能。孔颖达疏﹕"言人居身难可不谨慎。" 4.语气助词。

:善〈形〉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 善shàn ⒈好,好的,良好的,跟"恶"相对~事。~举。~意。劝~。行~。~策。面~(又指面熟)。与人为~。尽~尽美。 ⒉友好,和好友~。亲~。 ⒊做好,办好~始~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 ⒋长于,擅长~于。能攻~守。~颂~祷。 ⒌多,爱,容易~感。~变。~疑。 ⒍好好地~自为之。子(您)~视之。 ⒎

:直 (会意。小篆字形,从l,从十,从目。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同本义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 斫直删密。 又 锄其直。 又如直线;直路;笔直;直迫(直直愎愎 直zhí ⒈端正,不弯折,跟"曲"相对坐~。笔~。~线。 ⒉竖,跟"横"相对~立。 ⒊公正,正确的道理正~。理~气壮。 ⒋爽快,坦率~爽。~言。心~口快。 ⒌捷径,不绕弯子~道。~达。~捷。~截了当。 ⒍伸,把弯曲的伸开伸~。把腰~起来。 ⒎连续不断~到今天。她一~是积极工作。 ⒏汉字笔形,从上往下写(丨)。 ⒐ ⒑

:唯 (形声。从口,隹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 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答辞);唯唯(恭逊的应辞);唯诺(应答;连 声应诺而不表异议) 唯 只有,只是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 唯wéi ⒈应答声~ ~诺诺。 ⒉通"惟"。只,只有~恐不实。~利是图。 唯wěi 1.应答声。 2.招呼声。

:绳 (形声。从糸,蝇省声。本义绳子) 同本义 绳,索也。--《说文》 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小尔雅》 巽为绳直。--《易·说卦》 作结绳而为网罟。--《易·系辞传》 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民结绳而用之。--《庄子·胠箧》 病者困剧…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绳床(交床;交椅);绳缢跌扑(用绳子吊死,跌倒摔死);绳文(文字未创造以前,结绳代替文字,称为绳文);绳桥(用绳索连结两岸的桥);绳头(绳的 绳(纊)shéng ⒈由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棉、麻、棕、草、金属丝、化学纤维等拧成的条状物~索。棕~子。尼龙~。 ⒉木工用的墨线~墨。〈喻〉标准,规矩,法则,法度有~可依。 ⒊制裁,约束~之以法。 绳yìng 1.草结籽。《周礼.秋官.藄氏》"秋绳而芟之。"郑玄注"含实曰绳。"陆德明释文"绳音孕,以证反。" 绳mǐn 1.见"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