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T 陶兀居士赞

陶兀居士赞

更新时间:2024-05-17 19:59:57


诗人: 黄庭坚
标题: 陶兀居士赞
内容: 兀兀陶陶,借书借不得。陶陶兀兀,问字问不得。是醒是醉,佛也会不得布衣簪绂,有人扶便得。
拼音: wù wù táo táo, jiè shū jiè bù dé.
兀兀陶陶,借书借不得。
táo táo wù wù, wèn zì wèn bù dé.
陶陶兀兀,问字问不得。
shì xǐng shì zuì, fú yě huì bù dé bù yī zān fú, yǒu rén fú biàn dé.
是醒是醉,佛也会不得布衣簪绂,有人扶便得。
释意: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

:兀 (指事。从一,在人上。人头上一横,表示高平。本义高耸特出的样子) 同本义 兀,高而上平也。--《说文》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耸挺拔);兀嵝(险峻) 光秃(如毛发)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兀首(头发脱落) 茫然无知 临文乍了了,彻卷兀若天。--柳宗元《读书》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痴呆) 不够稳定 独立 焉有翡翠横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秃突~。蜀山~。~鹫(猛禽,头和颈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无知的样子~若无。 ⒊ ⒋元曲里用作发语词。

: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陶〈名〉 (形声。从阜,匋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 陶táo ⒈用粘土烧制的器物~器。~俑。 ⒉烧制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养~育。熏~。 ⒌快乐,欢喜~然。乐~~。 ⒍[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喻〉培养,锻炼~冶人才。 ⒎[陶醉]欢畅饮酒,直至醉倒。〈引〉沉醉于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陶yáo ⒈ 陶dào 1.驱驰貌。参见"陶陶"。

:借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广韵》 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 借旁近与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允修借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 借者之用心。 其借书亦类予。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 借出 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 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 借jiè ⒈经同意,暂时使用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书。~笔。 ⒉暂时将财物给别人使用~给她一把伞。 ⒊依靠~重。凭~。 ⒋假托~口推辞。~故不去。~古讽今。 ⒌ ⒍ 借指眉毛。 ⑤指嫦娥。⑥指月。⑦娥皇。相传为尧之女,舜之妻。 ⑧姓。北魏有娥清。见《魏书》本传。 借指大地。语出《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⑩基本。⑾众,多。⑿盛放食物的器具。⒀古地名『置,属临淮郡,东汉改属广陵郡,南朝宋并入江都县。故城在今江 苏省江都县西。⒁通"旟"。旌旗。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 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書,著也。--《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 五曰六书。--《周礼·保氏》 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易之以书契。--《易·系辞》 书者,以笔画记之辞。--《尚书序》疏 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 书(書)shū ⒈写,记载~写。奋笔疾~。大~特~。 ⒉文字读其~。读~破万卷。 ⒊信家~。来~已收。 ⒋文件证~。决心~。倡议~。 ⒌装订成册的著作~籍。著~立说。 ⒍字体楷~。行~。草~。 ⒎《尚书》的简称。 ⒏称某些曲艺说~。鼓~。 ⒐ ①汉字的书写法则。 ②汉字的书写艺术,也省称"书"~画展览。 ⒑ ⒒ ⒓

:借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借,假也。--《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 借,假借也。--《广韵》 借无不给。--《晋书·阮裕传》 借旁近与之。--宋·王安石《伤仲永》 允修借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书非借不能读。 借者之用心。 其借书亦类予。 又如求借(请求别人借给);挪借(暂时借用别人的钱);借当(借人东西去当铺当钱);借当头(借将要拿去典当的东西);借典(借,借用) 借出 有马者,借人乘之。--《论语·卫灵公》 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 借jiè ⒈经同意,暂时使用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书。~笔。 ⒉暂时将财物给别人使用~给她一把伞。 ⒊依靠~重。凭~。 ⒋假托~口推辞。~故不去。~古讽今。 ⒌ ⒍ 借指眉毛。 ⑤指嫦娥。⑥指月。⑦娥皇。相传为尧之女,舜之妻。 ⑧姓。北魏有娥清。见《魏书》本传。 借指大地。语出《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⑩基本。⑾众,多。⑿盛放食物的器具。⒀古地名『置,属临淮郡,东汉改属广陵郡,南朝宋并入江都县。故城在今江 苏省江都县西。⒁通"旟"。旌旗。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得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 得 dé ①〈古〉同德所识穷乏者~我与(《孟子·告子上》) ②〈古〉贪得戒之在~。(《论语·季氏》) ③得到~奖。 ④适合~体。 ⑤得意扬扬自~。 ⑥完成饭~了。 ⑦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又见děi,·de。 【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合于正义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和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而失败。 【得陇望蜀】取得陇后,又想攻西蜀。比喻得了这个,还想那个,贪得无厌。陇古地名,现甘肃省东部。蜀古地名,现四川省中西部。 【得势】得到地位和权势(多用于贬义)。 【得体】(言语行动等)得当,恰当。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或环境。天自然的;天然的。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形容技艺纯熟或做事非常顺手。 【得宜】合适;恰当。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 【得鱼忘筌】 【得鱼忘荃】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筌捕鱼用的竹器。 【得志】志愿实现(多指名利等愿望得到满足)。 得 ·de用在动词后表可能拿~动、说不~。 ②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连接补语走~慢、白~耀眼。又见dé;děi。 得 děi ①必须学习上~高标准。 ②需要~花时间。 ③必然夜里不穿多点~挨冻。又见dé;·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