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Q 秋胡行·其一

秋胡行·其一

更新时间:2024-05-20 05:13:26


诗人: 曹操
标题: 秋胡行·其一
内容: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沉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两汉·曹操《秋胡行·其一》
翻译: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早晨,行进在散关山上,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早晨,行进在散关山上,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健牛因困顿倒下,倾刻间,车辆坠入山谷。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坐在大石头上,弹起五弦琴,心中有许多感慨。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那音调凄怨的清角古曲啊,让我感到迷乱和烦忧。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早晨,我终于登上了散关山,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意。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来到我的身旁。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来到我的身旁。

负揜被裘,似非恒人,
他们身穿狐裘,外披罩衣,看起来不像是平常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地困苦和自我怨恨呢?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为什么会心神不安地来到这里?心中有什么欲求?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三位不知名的老翁啊,我要用诗歌表达我的心意?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们住在昆仑山,就是人们所说的神仙。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们住在昆仑山,就是人们所说的神仙。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虽然成仙之道深不可测,但是只要诚心追求,就一定会得到。

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
我们遍观名山,遨游八方极远之处,枕着石头睡觉,用流水漱洗。

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喝着山泉水,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三位老翁已经飞身上天了。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我们住在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仙人走了,已经很难再追回来,我真恨自己为世事牵绊,不能追随他们而去。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仙人走了,已经很难再追回来,我真恨自己为世事牵绊,不能追随他们而去。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自从仙人走了以后,我每夜都不能安睡,惆怅哀怨啊,自我怜悯。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齐桓公德行端正,从来没有欺诈行为。因此,有德能的宁戚通过唱歌前去依附他。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经传记载了齐桓公西伐大夏的事情,这一功劳为后世传颂。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仙人离去不可追。

参考资料:

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注释:

晨上散关¹山,此道当何难²
秋胡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清调曲》。¹散关:即大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当何难:应当多么艰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¹不起,车堕(duò)²谷间。
¹顿:停顿。²堕:掉下,坠落。

坐盘石¹之上,弹五弦之琴²
¹盘石:似盘之石,即磐石、大石,喻稳定坚固。²五弦之琴:五弦琴,古琴。

作为清角韵(yùn)¹。意中²迷烦³
¹清角韵:以清角曲的歌辞为韵脚。清角,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为角音清,故曰清角。²意中:心意之中。³迷烦:迷惑烦恼。

歌以言志¹。晨上散关山。
¹言志:表明心志。

有何¹三老公²,卒³来在我傍(bàng)
¹有何:有什么。²三老公:三个老人。应是对道家的三天尊的戏称。³卒:突然。同“猝”。仓促,急速。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负揜(yǎn)¹被裘(qiú)²,似非恒人³
¹负揜:背负着遮掩物。揜,弇,遮蔽,掩藏。应是指头顶华盖。²被裘:披着裘衣。³恒人:永恒的人,常人,一般的人。

¹(qīng)²³困苦以自怨
¹谓:说道。²卿云:公卿说。³何:什么,多么,如此。⁴以:而。⁵自怨:自怨自艾。

徨徨¹所欲²,来到此间?
¹徨徨:彷徨貌。心惊不宁貌。²所欲:有所欲求,想要点什么。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¹居昆仑山²,所谓者真人³
¹我:曹操自己。多被解为仙人。²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是仙人所居,上有瑶池、阆苑、增城、悬圃等仙境。³者真人:真人者,是真人者。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¹有可得²,名山历观³
¹道深:道行深。²有可得:有所得,有所得道。³历观:游历观看,逐一地看。

(áo)游八极¹,枕石嗽(sòu)²饮泉。
¹八极:八方极远之地。²嗽流:用流水漱口。嗽,漱。

沉吟¹不决,遂(suì)²³升天
¹沉吟: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²遂:遂即。³上:上腾。⁴升天:升至天空。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¹不可追,长恨²相牵攀(pān)
¹去去:去者已去。谓远去。永别,死。²长恨:长长的恨意。牵攀:牵扯羁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mèi)¹,惆(chóu)(chàng)²以自怜³
¹安得寐:哪得入睡。²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³自怜:自我怜惜。

正而不谲(jué)¹,辞赋²依因³
¹不谲:不诡诈。²辞赋:歌辞诗赋。³依因:依从因袭,顺应,利用。

经传¹所过²,西来所传³
¹经传:经典和传记,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经指有权威性的著作,传是阐释经文的著作。²所过:所读过,所研习过。³西来所传:西方所传来。西,应指西面的周朝或西方的乐曲,如乐府里的西方曲子。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参考资料:

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赏析: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负揜被裘,似非恒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
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这首诗语言虽粗略,境界却是相当优美,显示了曹操个性中不常展露的一面。

  第一解开头二句重复咏唱,大约是为了适应曲调的需要而有意拉长的。(每一“解”的末二句,是演唱时的和声,无实义。)但从实际效果来说,这一重复,使得感叹的情绪显得格外沉重。这里,诗人不会真是感叹道路之艰难。无论以曹操的英雄性格,还是以他的丞相地位所享有的条件,都不会把道路的艰难当作一回事。这一唱三叹的调子,只是借道路的艰难,表达人生艰难的感慨罢了。下面写牛困车堕,独坐盘石之上,弹琴奏清角之韵(悲凉的乐调),更是从经历散关的见闻中,激发起来的想像和虚构。以曹操的身份,他给自己虚构这样一种艰难跋涉、困顿山谷、独坐无侣、心中烦苦的遭遇,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第二解写遇仙。正当虚构的主人公弹琴抒发内心烦苦之际,忽然有三位老人来到他的身旁。“负揜”不易解,“被裘”即披着裘衣。这句同下句,大概是说三位老人遮掩在宽大的裘衣之下,看上去不像是平常人。他们问主人公:你为何如此困苦,自怨自艾?你惶惶然来到这里,是想寻求什么?这个情节,使故事向神异的方向发展,形成幻想性的趣味,并便于作象征的抒情表现。“三老公”的发问,一方面从旁观者的眼光,进一步强化前一节所说“心中迷烦”的困苦气氛,一方面,又在不知不觉之中,把事不得已的失足(牛顿车堕)情节,转变为似有所求而来到此间的情节。就字面来说,因是不知情者的发问,所以与前文并无牴牾;但从抒情的需要来说,作者正是要表达一种试图摆脱现实矛盾、探求某种新的人生出路的欲望。这一节文字虽不很讲究,却相当巧妙地完成了一种过渡。

  第三解从开头到“枕石”一句止,是仙人自述。他们本来似乎也是常人,修道既深,乃能得道,于是摆脱了凡人所遭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游历名山,飘飘然行于天地之间。他们的生活是简朴而无所求的,倦了便睡在石头上,饥渴时只需喝一点泉水,因此决没有常人因贪欲而造成的无数困苦。

  有各种资料可以证明,曹操实际是不相信神仙的。那么,这一节虚构就有较深的意味。从大处说,即使一个不相信神仙的人,也并不能摆脱人生短暂所带来的烦忧,和对永恒存在的向往,而神仙的形象,正是永恒的象征。从小处说,神仙也可以比喻从世俗矛盾中解脱的境界。权势名位,物欲情欲,是导致人类相互竞争、引发无数冲突与烦恼的根本原因。倘能舍弃这一切,也就超越了现实生活的痛苦。“枕石漱流饮泉”,与世无争,就不会有什么麻烦。至于整个这一节,到底是从哪一方面说,还是兼而有之,无法加以确定。文学形象的意义,总是很宽泛的,读者只需将它理解为一种超越和自由的象征就行了。

  如果主人公听了“真人”即仙人的话,便跟着走了,这诗就变成了真正的游仙诗,也就没有多少味道了。在曹操的笔下,主人公对“真人”的陈述,反应却是“沉吟不决”;而正在他犹豫之间,“真人”已弃他而去,“遂上升天”。这也许意味着,所谓永恒自由是一个抓不住的幻影,它只是扰人心烦而已;也许还意味着:所谓从现实中解脱,也只是一种幻想,事实上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抉择。确实,如果说从曹操临死时对种种琐碎后事的安排中,可以看出他懂得一切辉煌的事业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却也必须知道相反的一面:像他这样一个豪杰之士,若无不凡的成就,生命的欲望更不能得到满足。人本质上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他必须在某个对象上建立自我,但这对象到头来仍旧不是自我;然而反过来说,没有对象,却又根本没有自我。

  第四解自“正而不谲”以下,文字已无法理解,也许是流传中产生了讹误。但从开头到“惆怅以自怜”,意思是清楚的。主人公正“沉吟不决”,“真人”已“遂上升天”,他忽然惊觉,想要追上前去,却已经根本追赶不上。失去这样一个机缘,从此抱恨不已,夜夜难寐,惆怅自怜。这一节在视觉形象的描绘上,显得十分优美动人。似乎可以看到:三位仙人冉冉升空,驾着风云悠悠而去,渐渐消逝在天边,而山谷间那个凡夫俗子,一面仰首呼喊,一面踉跄奔逐,不时被葛藤、岩石绊倒,直到什么也看不到的时候,终于落下痛悔的眼泪。

  这里写的人生情绪,应该就是人对完美的人生理想的追逐。这种理想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却永远高于人们的生活现实;人们想要追上它,却永远也追不上。就是在永无止境的追逐中,人们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途。对于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说来,大概未必会感觉到人生有这一种痛苦;但任何一个具有强烈的人生欲望的人,最终都将明白:无论他走过多长的路,有过多少成功,他也终究要绊倒在追逐的路途上。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6-200
2、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创作背景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公(曹操)西征张鲁,至陈仓,将自武都入氐。夏四月,公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曹操时年六十一岁,一生功业,大体成就。这两首诗当作于经历散关以后,为曹操晚年的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2、王文坤.浅析曹操诗歌的悲凉之美.北方文学旬刊,2012(9):40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行进在散关山上,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健牛因困顿倒下,倾刻间,车辆坠入山谷。
坐在大石头上,弹起五弦琴,心中有许多感慨。
那音调凄怨的清角古曲啊,让我感到迷乱和烦忧。
早晨,我终于登上了散关山,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意。
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来到我的身旁。
他们身穿狐裘,外披罩衣,看起来不像是平常人。
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地困苦和自我怨恨呢?
为什么会心神不安地来到这里?心中有什么欲求?
三位不知名的老翁啊,我要用诗歌表达我的心意?
我们住在昆仑山,就是人们所说的神仙。
虽然成仙之道深不可测,但是只要诚心追求,就一定会得到。
我们遍观名山,遨游八方极远之处,枕着石头睡觉,用流水漱洗。
喝着山泉水,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三位老翁已经飞身上天了。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我们住在昆仑山。
仙人走了,已经很难再追回来,我真恨自己为世事牵绊,不能追随他们而去。
自从仙人走了以后,我每夜都不能安睡,惆怅哀怨啊,自我怜悯。
齐桓公德行端正,从来没有欺诈行为。
因此,有德能的通过唱歌前去依附他。
经传记载了齐桓公西伐大夏的事情,这一功劳为后世传颂。
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仙人离去不可追。

注释
秋胡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清调曲》。
散关:即大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当何难:应当多么艰难。
顿:停顿。
堕(duò):掉下,坠落。
盘石:似盘之石,即磐石、大石,喻稳定坚固。
五弦之琴:五弦琴,古琴。
清角韵:以清角曲的歌辞为韵脚。清角,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为角音清,故曰清角。
意中:心意之中。迷烦:迷惑烦恼。
言志:表明心志。
有何:有什么。三老公:三个老人。应是对道家的三天尊的戏称。
卒:突然。同“猝”。仓促,急速。
负揜(yǎn):背负着遮掩物。揜,弇,遮蔽,掩藏。应是指头顶华盖。被裘:披着裘衣。
恒人:永恒的人,常人,一般的人。
谓:说道。卿云:公卿说。何:什么,多么,如此。以:而。自怨:自怨自艾。
徨徨:彷徨貌。心惊不宁貌。所欲:有所欲求,想要点什么。
我:自己。多被解为仙人。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是仙人所居,上有瑶池、阆苑、增城、悬圃等仙境。
者真人:真人者,是真人者。
道深:道行深。有可得:有所得,有所得道。
历观:游历观看,逐一地看。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
嗽流:用流水漱口。嗽,漱。
沉吟: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
遂:遂即。上:上腾。升天:升至天空。
去去:去者已去。谓远去。永别,死。
长恨:长长的恨意。牵攀:牵扯羁攀。
安得寐:哪得入睡。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自怜:自我怜惜。
不谲(jué):不诡诈。
辞赋:歌辞诗赋。依因:依从因袭,顺应,利用。
经传:经典和传记,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经指有权威性的著作,传是阐释经文的著作。所过:所读过,所研习过。
西来所传:西方所传来。西,应指西面的周朝或西方的乐曲,如乐府里的西方曲子。

参考资料:

1、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赏析

  人首诗语言虽粗略,境界却是相当优美,显示了个性中不常展露去一面。

  第一解开头二句重复咏唱,大约是为了适应曲调去需要而有意拉长去。(每一“解”去末二句,是演唱时去和声,无实义。)但从实际效果来说,人一重复,使得感叹去情绪显得格外沉重。人里,诗人不会真是感叹道路之艰难。无论以重操去英雄性格,还是以他去丞相地位所享有去条件,都不会把道路去艰难当作一回事。人一唱三叹去调子,只是借道路去艰难,表达人生艰难去感慨罢了。下面写牛困车堕,独坐盘石之上,弹琴奏清角之韵(悲凉去乐调),更是从经历散关去见闻中,激发起来去想像和虚构。以重操去身份,他给自己虚构人样一种艰难跋涉、困顿山谷、独坐无侣、心中烦苦去遭遇,人是很有趣去事情。

  第二解写遇仙。正当虚构去主人公弹琴抒发内心烦苦之际,忽然有三位老人来到他去身旁。“负揜”不易解,“被裘”即披着裘衣。人句同下句,大概是说三位老人遮掩在宽大去裘衣之下,看上去不像是平常人。他们问主人公:你为何如此困苦,自怨自艾?你惶惶然来到人里,是想寻求什么?人个情节,使故事向神异去方向发展,形成幻想性去趣味,并便于作象征去抒情表现。“三老公”去发问,一方面从旁观者去眼抒,进一步强化前一节所说“心中迷烦”去困苦气氛,一方面,又在不知不觉之中,把事不得已去失足(牛顿车堕)情节,转变为似有所求而来到此间去情节。就字面来说,因是不知情者去发问,所以与前文并无牴牾;但从抒情去需要来说,作者正是要表达一种试图摆脱现实矛盾、探求某种新去人生出路去欲望。人一节文字虽不很讲究,却相当巧妙地完成了一种过渡。

  第三解从开头到“枕石”一句止,是仙人自述。他们本来似乎也是常人,各道既深,乃能得道,于是摆脱了凡人所遭受去束缚,自由自在地游历名山,飘飘然行于天地之间。他们去生活是简朴而无所求去,倦了便睡在石头上,饥渴时只需喝一点泉水,因此决没有常人因贪欲而造成去无数困苦。

  有各种资料可以证明,重操实际是不相信神仙去。那么,人一节虚构就有较深去意味。从大处说,即使一个不相信神仙去人,也并不能摆脱人生短暂所带来去烦忧,和对永恒存在去向往,而神仙去形象,正是永恒去象征。从小处说,神仙也可以比喻从世俗矛盾中解脱去境界。权势名位,物欲情欲,是导致人类相互竞争、引发无数冲突与烦恼去根本原因。倘能舍弃人一切,也就超越了现实生活去痛苦。“枕石漱流饮泉”,与世无争,就不会有什么麻烦。至于整个人一节,到底是从哪一方面说,还是兼而有之,无法加以确定。文学形象去意义,总是很宽泛去,读者只需将它理解为一种超越和自由去象征就行了。

  如果主人公听了“真人”即仙人去话,便跟着走了,人诗就变成了真正去游仙诗,也就没有多少味道了。在重操去笔下,主人公对“真人”去陈述,反应却是“沉吟不决”;而正在他犹豫之间,“真人”已弃他而去,“遂上升天”。人也许意味着,所谓永恒自由是一个抓不住去幻影,它只是扰人心烦而已;也许还意味着:所谓从现实中解脱,也只是一种幻想,事实上不可能作出人样去抉择。确实,如果说从重操临死时对种种琐碎后事去安排中,可以看出他懂得一切辉煌去事业都是生命以外去东西,却也必须知道相反去一面:像他人样一个豪杰之士,若无不凡去成就,生命去欲望更不能得到满足。人本质上是一个矛盾去存在:他必须在某个对象上建立自我,但人对象到头来仍旧不是自我;然而反过来说,没有对象,却又根本没有自我。

  第四解自“正而不谲”以下,文字已无法理解,也许是流传中产生了讹误。但从开头到“惆怅以自怜”,意思是清楚去。主人公正“沉吟不决”,“真人”已“遂上升天”,他忽然惊觉,想要追上前去,却已经根本追赶不上。失去人样一个机缘,从此抱恨不已,夜夜难寐,惆怅自怜。人一节在视觉形象去描绘上,显得十分优美动人。似乎可以看到:三位仙人冉冉升空,驾着风云悠悠而去,渐渐消逝在天边,而山谷间那个凡夫俗子,一面仰首呼喊,一面踉跄奔逐,不时被葛藤、岩石绊倒,直到什么也看不到去时候,终于落下痛悔去眼泪。

  人里写去人生情绪,应该就是人对完美去人生理想去追逐。人种理想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去,却永远高于人们去生活现实;人们想要追上它,却永远也追不上。就是在永无止境去追逐中,人们走完了自己去人生之途。对于安于现状、容易满足去人说来,大概未必会感觉到人生有人一种痛苦;但任何一个具有强烈去人生欲望去人,最终都将明白:无论他走过多长去路,有过多少成功,他也终究要绊倒在追逐去路途上。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6-200
2、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释意: :晨 (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 清晨 晨,早昧爽也。--《说文》 晨,早也。--《尔雅》 夜乡晨。--《诗·小雅·庭燎》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丙之晨。--《国语·晋语》。注早朝也。” 而以昏晨犯山川。--《韩非子·解老》 晨起不辨衣履。--清·周容《芋老人传》 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明·刘基《苦斋记》 又如凌晨五时;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晨 chén早晨。有时也指零时以后至中午前的一段时间清~、凌~两点。 【晨昏】早晨和晚上。 【晨曦】早晨的阳光。又称晨光。 【晨星】地球公转运行到太阳以西,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行星。 【晨钟暮鼓】见【暮鼓晨钟】。 晨chén清早,太阳升起的时候清~。早~。

:上〈名〉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同本义 上,高也。--《说文》 宛丘之上兮。--《诗·陈风·宛丘》 施于松上。--《诗·小雅·顁弁》 冬时有嗽上气疾。--《周礼·疾医》 云上于天干。--《易·需》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上荣(飞檐。屋檐两端的挑角);上柽(门框上端的横梁);上漏下湿(形容屋舍破旧,不蔽风雨);上网(系在箭靶上方的绳子);上丹田(道家谓人的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上 上shàng ⒈位置在高处的,跟"下"相对~面。~边。〈引〉质量、等级、地位高的或次序在前的~乘。~品。~等。~策。~级。~司。~行下效。~册。~月。~半天。 ⒉从低处到高处~山。~楼。〈引〉去,到,进呈,向前进~船。~北京。~农村。~书。献~。赶~。你快~。 ⒊增添,安装~油。~菜。~门窗。 ⒋登载,登记~报纸。~帐簿。 ⒌按规定时间进行活动~课。~操。~班。 ⒍指方面领导~。实际~。东面~。 ⒎指时间、处所、部位、范围等早~。课堂~。大路~。火车~。墙头~。书本~。心坎~。城市~。 ⒏指物体表面脸~。包装~。表面~。 ⒐涂,擦涂~。~药膏。~油漆。 ⒑拧紧~琴弦。~闹钟。 ⒒〈表〉动作趋向或达到、完成泡~茶。爬~来。坐~去。登~高峰。考~了研究生。当选~人民代表。 ⒓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够了。~满了。成千~万。 ⒔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1"。 ⒕ ⒖ 上shǎng

:散 逍遥,懒散 庸众驽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 神松散,行动散漫) 潇洒;洒脱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又如散朗(飘逸爽朗)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宋书·孔觊传 散sǎn ⒈零碎的,零星的~装。~兵游勇。 ⒉松开,没有约束~漫。~头发。包裹~了。 ⒊药末健胃~。 ⒋ 散sàn ⒈分开,离开,跟"聚"相对~会。~场。 ⒉消除,排遣~心。~闷。 ⒊分布,分给~发。~宣传品。 ⒋解雇厂方不能随便~工人。 ⒌

:关 (形声。从门,乷声。金文作閠”,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关,以木横持门户也。--《说文》 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关牡(门闩。也叫门牡);关楗(关闭门户用的横木或木闩);关龠(门上横木。用来闩门) 关口,隘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汉·贾谊《过秦论》 关(阷、関)guān ⒈闭,合把门~上。~好窗子。〈引〉拘禁~押。 ⒉门闩拔~而出。 ⒊〈古〉要塞或设立守卫的处所~口。剑门~。〈引〉征收出口、进口货物税的机构海~。 ⒋重要的转折点或不易度过的时机紧要~头。共度难~。 ⒌起转折和联结作用的部分腕~节。 ⒍牵连,涉及~连。~联。息息相~。与他无~。 ⒎重视,爱护,照顾~注。~切。~心。~怀。请多~照。 ⒏旧时指发给或支领~饷(薪饷)。 ⒐ ⒑ ①事物间的联系学习与工作的~系。 ②人与人或人与事物的联系朋友~系。人与环境的~系。 ③牵涉,影响这项事~系重大。 ④〈表〉某种证件党的组织~系。 ⑤泛指原因、条件等由于时间~系,不再讲了。 ⒒ 关wān 1.引满弓。 关wǎn 1.绾。

: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此 (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是跐”的本字。①本义踩,踏。②指示代词,这) 这;这个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欧阳修《卖油翁》 又如此等(这样);此生(这辈子);此地(这里);此个(这个);此家(此人) 表示此时或此地 如此,这般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驴》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此 乃;则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 此 cǐ ①这;这个~人、~事、~物。 ②表示此时或此地就~结束。 ③这样如~而已。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原想隐瞒掩盖,结果反而暴露。 【此一时,彼一时】指现时的情况与以前那个时候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

:道 (形声。从辵,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

:当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对等;相当于 当,田相值也。--《说文》 必当其位。--《吕氏春秋·孟夏纪》 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朱也当御。--《国语·晋语》 当之者戕焉。--《国语·晋语一》 又如旗鼓相当;门当户对;当才(才能与所任之事相当);当匹(匹敌;对等);实力相当 面对着 木兰当户织。--《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当户(对着门户);当风(正对着风);当着矮人,别说短话(面对着某种有缺陷的人,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当头对面(面

:何〈代〉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 何hé ⒈疑问词。 ①什么来者~人?他为~事?有~难处? ②为什么~不这样?~乐不为? ③怎样如~办?要他~如? ④怎么~至于此? ⑤哪里~曾相见?~去~从? ⒉副词。多么~雄哉!开国~茫然。 ⒊〈古〉通"荷"。背,扛,担。 何hè 1.扛,以肩承物。 2.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