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Q 秋怀(四首)

秋怀(四首)

更新时间:2024-06-02 14:26:02


诗人: 陆深
标题: 秋怀(四首)
内容: 一翻风雨报园林,岸柳汀蒲半不禁。兔魄渐随华月满,凤栖应恋碧梧阴。清商律应笙歌细,白苎功多箧笥深。起向推移占物候,为谁先有岁寒心。
拼音: yī fān fēng yǔ bào yuán lín, àn liǔ tīng pú bàn bù jīn.
一翻风雨报园林,岸柳汀蒲半不禁。
tù pò jiàn suí huá yuè mǎn, fèng qī yīng liàn bì wú yīn.
兔魄渐随华月满,凤栖应恋碧梧阴。
qīng shāng lǜ yīng shēng gē xì, bái zhù gōng duō qiè sì shēn.
清商律应笙歌细,白苎功多箧笥深。
qǐ xiàng tuī yí zhàn wù hòu, wèi shuí xiān yǒu suì hán xīn.
起向推移占物候,为谁先有岁寒心。
释意: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翻〈动〉 (形声。从羽,番声。本义鸟飞) 同本义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王维《辋川闲居》 又如翻泊(或飞或止);翻翔(翻飞,飞翔);翻簸(飞驰) 翻转;翻腾 波翻晓霞影。--李白《姑熟十咏》 又如翻滚滚(上下急速滚动的样子);翻海(形容声响如海浪翻腾);翻雪(形容白浪翻滚);翻扑(翻腾) 反转,倾倒,变动位置 钿头银篦击节碎,白色罗裙翻酒污。--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多少好汉被蒙汗酒麻翻了。--《水浒传》 又如翻席(吃完一席,再到他处吃另一席);翻台(嫖客在一妓院宴毕,再到另一妓院饮宴); 翻(飜) fān ⒈反转,歪倒,上下、内外移位~倒。~转。~滚。~腾。~补。汽车~了。~箱倒柜。 ⒉改变原先的~然图改。~冤假错案。 ⒊数量成倍增长~番。 ⒋爬过,越过~越。~山越岭。 ⒌感情破裂~脸。闹~了。 ⒍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等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以及做此种工作的人把中文~成英语。她是英语~译。 ⒎ 【翻身】 ①翻转身体,翻来覆去(也形容多次重复)~身难眠。 ②〈喻〉从被压迫、被剥削的情况下解放出来~身不忘共产党。 ⒏ 【翻阅】翻着看书报、文件等这本书我一页一页地~阅过。 ⒐ 【翻版】按照原本复制印刷。〈引〉贬义地指旧调重弹,形式不同而实质一样他这次发言,就是上个月一次讲话的~版。 ⒑ 【翻砂】将熔化的金属倒入用湿砂制成的模型里,铸造成器具或机件。 ⒒ 【翻然】转变得很快~然悔悟。 翻fán 1.见"翻?"。

:风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同本义 飈,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说文》 立春条风。--《易·通卦验》 东北条风。--《广雅·释天》 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淮南子·天文》 条风居东北维,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史记·律书》 今日不鴓(飈)?--《殷虚文字甲编》 见事风生,无所回避。--《 风(飈) fēng ⒈流动着的空气,多是大致与地面平行东~。龙卷~。刮~下雨。~向。~速。〈引〉像风那样快或普遍流行的~靡一时。 ⒉借风力吹干的~肉。 ⒊消息闻~而动。 ⒋表露在外的景象、品格、气概、才华、态度等~景。~格。~骨。作~。~华。~骚。 【风雅】风度文雅。 【风度】有一定特色的姿态和言谈举止。 【风采】(也写作"丰采")风度神采。 【风姿】(也写作"丰姿")风度姿态。 ⒌没有确实根据的~闻。~言~语。 ⒍习俗,流行的爱好或习惯~俗。世~。学~。移~易俗。勤俭成~。 ⒎〈古〉称歌谣,民歌采~。国~。 ⒏用于病名麻~。抽~。 ⒐ 【风险】风浪危险。〈喻〉事物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波折险阻不怕担~险。 ⒑ 【风头】 ①形势的发展或有关个人利害的情势看准~头行事。 ②当众表现自己她爱出~头。 ⒒ 【风化】 ①风俗教化莫伤~化。 ②地质学上指岩石因长期遭受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而分解崩溃。 ③化学上指结晶体在空气中失掉结晶水,因而失去结晶形状的现象。 ⒓ 【风流】 ①杰出的,业绩、才华出众的千古~流人物。 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的~流倜傥。 ③像风一样流失。〈喻〉原来常聚的人,现今分散各地~流云散。 ④旧指士大夫所谓的风雅,也指乱搞男女关系~流罪过。 ⒔〈古〉通 "讽"。劝告,讽刺。 风fèng 1.刮风;吹。 2.被风吹,受风。 3.引申为乘凉。 4.教育,感化。 5.显扬,表彰。 风fěng 1.劝谏;讽谏。 2.泛指劝说。 3.讽诵。

:雨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杜甫《秋述》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譬喻密集 譬喻离散 风 雨yǔ从云层降落到地面的水滴。它是水蒸气上升到天空,遇冷凝集成云,聚集成大水点而下落下~。〈喻〉密集降落而像雨点的枪林弹~。 雨yù从天上落下~雹。~雪。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楮??))”。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 报 bào ①断狱;判决罪人~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②告诉~信。 ③回答~以微笑。 ④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国。 ⑤报复~仇。 ⑥报应一~一还一~。 ⑦报纸日~、周~。 ⑧某些刊物画~、学~。 ⑨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黑板~。 ⑩电报发~机。 【报偿】报答和补偿。 【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来打击仇人,解除怨恨。雪洗除。 【报酬】因使用别人的人力、物力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物一心工作,不计~。 【报告文学】记叙性散文中通讯、特写等体裁的总称。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反映当时的事件,带有新闻性、政治性和 文学性的特点。 【报捷】报告好消息。 【报警】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况或向有关方面或人发出紧急信号~器。 【报警系统】发生危险情况时报警的装置系统。通常是开环控制系统,由报警探测器和指示器两个部分组成。如电子报警系统等。 【报人】新闻工作者。 【报丧】把某人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亲友。 【报喜不报忧】只汇报成绩而不说缺点和问题。 【报晓】用声音告诉人天亮了金鸡~。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尽力。~祖国。 【报应】佛教用语。原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来专指种恶因得恶果做坏事迟早会得到~的。 报fù 1.急速。 2.往,去。

:园 (形声。从囗,袁声。形符为囗”,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 园日涉以成趣。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 园(園)yuán ⒈种植蔬菜、花果等的地方菜~。桃~。花~儿。果~子。 ⒉供游玩、娱乐或保育等的地方公~。植物~。动物~。颐和~。游乐~。幼儿~。 ⒊ 园wán 1.削除棱角使圆。

:林〈名〉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 林lín ⒈成片的树木或竹子等树~。竹~。森~。防护~。封山育~。 ⒉指林业农~牧副渔。 ⒊〈喻〉林立的、众多的,在一起的人或事石~。碑~。儒~。著作之~。 ⒋

:岸〈名〉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 同本义 淇则有岸。--《诗·卫风·氓》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荀子·宥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岸芷汀兰。--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沿岸;起岸(把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岸上) 比喻高位 诞先登于岸。(诞发语词,无义。)--《诗·大雅·皇矣》 台阶 襄岸夷涂。--张衡《西京赋》 岸〈形〉 高傲 莫笑老翁犹气岸。--黄庭坚 岸àn ⒈江、河、湖、海等水边的陆地河~。~。 ⒉高大,严峻伟~。道貌~然。

:柳 (形声。从木,乯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梡,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 之火);柳 柳liǔ ⒈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条细长柔韧,叶狭长,花雌雄异株。种子有白色绒毛,成熟后随风飞散,叫"柳絮"。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旱~(河~)、杞~等。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