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H 红药

红药

更新时间:2024-06-01 14:30:49


诗人: 储泳
标题: 红药
内容: 工药阶前半吐葩,露枝已入贵人家。不如庭下无名草,一度春风一度花。——宋代·储泳《红药》
释意: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 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凡攻木 工gōng ⒈工人煤矿~。纺织~。技术~。~农兵。 ⒉工业~商界。学~学农。 ⒊做事,操作,生产~作。做~。手~。开~。半~半读。 ⒋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作做了三个~。修这个花台需要一百个~才能完成。 ⒌精细,精巧~整。~致。~笔画。异曲同~。〈引〉善于,善长~于书画。 ⒍ ①时间,时候两天~夫。 ②本领,造诣这是真~夫。 ⒎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⒏

:药 (形声。从苃,乐声。本义治病的物品。药物;药材。一般是植物,故从苃) 同本义 药,治病草也。--《说文》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 勿药有喜。--《易·无妄》 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 又如药肆(药店);药贴(处方单);药封(用红纸袋封送的诊断费);药案(药方);药王(指治病用药如神的人);药引(中医处方中先选某种药物作为其他药物的导引,使药力可以达到 病处,称为药引);药局(专司配药剂的机构;俗称出卖药品的部门为药局);药 药(藥)yào ⒈治病的物品中~。开~方。~物治疗。 ⒉有某些作用的化学物品火~。炸~。农~。消毒~。 ⒊治疗无可救~。 ⒋(用药物)毒杀~老 药shuò 1.热貌。

:阶〈名〉 (形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皆声。本义台阶) 同本义 阶,陛也。字亦作堦。--《说文》 御史奏鸡鸣于阶下。--《尚书·大传》 浮堦乘虚。--何晏《景福殿赋》 三揖至于阶。--《荀子·乐论》 苔痕上阶绿。--唐·刘禹锡《陋室铭》 庭阶寂寂。--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匍匐阶下。--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又如阶廊(台阶和走廊);阶檐(台阶与屋檐);阶陛(宫殿的台阶);阶除(台阶);阶墀(宫殿台阶) 梯子 捐阶。--《孟子》。注梯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九章·惜诵 阶(隺、堦)jiē ⒈台阶,建筑物中用砖、石等砌的分层梯级三揖至于~(揖拱手礼)。〈引〉梯子攀~而上。〈喻〉通达、上升的途径进身之~。 ⒉〈古〉官员的品级官~。 ⒊ ⒋ ⒌ ①指同一阶级中因经济地位的不同而分成的层次农民阶级中有富农、中农、贫农等~层。 ②指由不同阶级出身,而因某种相同的特征所形成的集团知识分子~层。

:前〈动〉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前,进也。--《广雅》 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罗敷前致词。--《乐府诗集·陌上桑》 听妇前致词。--唐·杜甫《石壕吏》 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 驰而前。--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孔子下车而前。--《庄子》 又如前却(进退);前迈(前行,前进);前旌(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引导 尸谡祝前。--《仪礼·特牲礼》。注犹导也。” 张若、謵朋前马。 前qián ⒈跟"后"相对 ①〈表〉方向,方位~方。~面。床~。高楼~。向~走。 ②〈表〉时间~天。~年。~些时候。史无~例。 ③〈表〉次序~排。~六名。 ⒉行进~进。勇往直~。 ⒊ ⒋ ⒌ ⒍ ①前面的路程。〈喻〉未来的境遇、成就展望~程,灿烂辉煌。 ②旧时指读书或官吏企图求取的功名职位。 ⒎ 前jiǎn 1.浅黑色。参见"前樊"。 2.消灭。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中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

:吐〈动〉 (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同本义 吐,写也。--《说文》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大雅·焌民》 然我一沫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 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韩愈《元和圣德》 机发吐丸。--《后汉书·张衡传》 与风水相吞吐。--宋·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吐气纳元(道家的一种练功修身之法。吐、纳是我国古人的一种养生之术);吐信(吐舌头);吞吐(吞进和吐出);吐沫(吐出沫子);吐茹,吐哺(吐出嘴里食物) 口说,陈说 吐tǔ ⒈使东西从嘴里出来~出。~痰入盂。 ⒉说出,发表~露。~辞。该~真情。 ⒊开放,出现棉花~絮了。家蚕~丝了。心喜谈月~。 吐tù呕呕~。上~下泻。

:葩〈名〉 (形声。上形,下声。《说文》华也。” 华,花”的古字。本义草木的花) 同本义 葩,华也。--《说文》。按谓花之丽采美盛。” 葩取其盛貌也。--《声类》 若众葩敷,荣曜春风。--张衡《西京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如葩卉(花卉);葩蘤(花);奇葩异草;葩华(花) 车盖上面的金饰 葩 〈形〉 华丽;华美 《易》奇而法,《诗》正而葩。--韩愈《进学解》 又如葩华(鲜艳的样子);葩藻(华丽,华美) 葩pā ⒈花。 ⒉华丽。

:露〈动〉 lou 露lòu ⒈显现,用于一些口语~脸。~马脚。 ⒉见luф。 露lù ⒈显出,现出显~。暴~。~出。揭~。 ⒉在屋外,没有遮盖~天。~宿。~井。~矿。 ⒊用花、果、药物等制成的饮料菊花~。苹果~。枇杷~。枸杞~。 ⒋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枝,木别生条也。--《说文》 草莇之枝。--《素问·移精变气论》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不蔓不枝。--宋·周敦颐《爱莲说》 明月别枝惊鹊。--宋·辛弃疾《西江月》 正用一枝鸣。--宋·洪迈《容斋续笔》 又如枝任(树叶多的树枝);枝末(树枝的梢头);枝主(枝条和主干);枝杪(树木枝条的梢头);枝柯(枝条);枝干(树枝和树干) 古代指嫡长子以外的宗族子孙 《诗》云本枝百世。”--《左传·庄公六年》 又如枝庶( 枝zhī ⒈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条。树~子。柳~儿。 ⒉量词(多用于枝状或杆形的)三~梅花。两~铅笔。 ⒊ ①〈喻〉细小的,次要的不谈~节小事。 ②〈喻〉在处理一个问题中又发生的其它问题横生~节。 ⒋ 枝qí 1.歧,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