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延平港滩

延平港滩

更新时间:2024-06-02 06:32:25


诗人: 倪思
标题: 延平港滩
内容: 长几赣石三百里,险过瞿塘十八滩。幸有溪旁平稳路,何须欲速冒惊湍。——宋代·倪思《延平港滩》
释意: :长 chang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时间久

:几 (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同本义 几,坐所以凭也。--《说文》 掌五几五席之名物。--《周礼·司几筵》。注五几左右玉雕彤漆素。”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考工记·匠人》 几杖,所以扶助衰也。--《白虎通·致仕》 必操几杖以从之。--《礼记·曲礼》 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礼记·檀弓》。疏依神也。”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诗·大雅·行苇》 又如几杖(供老人依靠的小桌子和支撑用的手杖。古代赐几杖,表示敬老的礼节);几席(几和席,为古人凭依、 几(幾)jǐ ⒈疑问词。问数量~本书?~点钟? ⒉〈表〉不定数她才二十~岁。只有~件衣服。 ⒊ ①多少曾~何时? ② ⒋见jī。 几jì 1.通"冀"。期望,希望。 2.通"纪"。年岁。 几qí 1.沂鄂。器物上的凹凸线纹。沂,凹纹;鄂,凸纹。 2.通"颀"。身长貌。

:赣 (形声。从贝”,表示与财物有关。①本义赐给。②水名。也称赣江) 赣江,在江西省 今赣人敖仓,予人河水,饥而餐之,渴而饮之。--《淮南子·精神》 江西省的别称 赣(赾、灨)gàn ⒈江西省的简称。 ⒉赣江,在江西省。 赣gòng 1.赐给。 2.姓『有赣遂。见《汉书.朱博传》。 赣zhuàng

:石 dan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白居易《官牛》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石 shi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 石shí ⒈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头。矿~。岩~。 ⒉指石刻金~。碑~。 ⒊使用石头制成的~针。~砚。~磨。 ⒋〈古〉作武器用的石块矢~。 ⒌〈古〉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 ⒍〈古〉容量单位。十斗为一~。 石dàn 1.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硬块。 2.指陨石。 3.指磨刀石。引申为磨平。 4.乐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 5.指碑碣。 6.指矿物类药物。 7.指道教 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8.指砭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 9.引申为针砭,用石针治病。 10.结石的省称。 11.坚固;坚硬。 12.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 13.投掷 。 14.通"硕"。大。参见"石师"﹑"石画"等。 15.古地名。 16.古西域国名。 17.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18.量词。(今读dàn)。计算重量 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19.量词。(今读dàn)。官俸的计量单位。秦汉以为官位的品级,如万石﹑二千石等。 20.量词。(今读dàn)。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 21.量 词。(今读dàn)。方言。计算农田亩分的单位。 22.姓。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百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褃,衣内也。--《说文》。衣外曰表。 襦在褃也。--《谷梁传·宣公九年》注 不罹于褃。--《诗·小雅·小弁》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又如里衣(内衣,汗衫。指贴身的衣报);里外发烧(指里外都是毛皮缝制的衣服) 内,中。与外相反 褃急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 肉里之脉。--《素问·刺腰痛篇》 约定今夜放火,里应外合。--《三国演义》 又如里向(靠里边的;里面);里势(里面);里勾外连(内外勾结);里头大叔(里头,指宫内。指慈禧最宠信的大 里(裡)lǐ ⒈长度单位1公~为1000米,合二市~,即三百丈。 ⒉〈古〉一种居民组织。五家为邻,五邻为~。今指街坊~弄。邻~。 ⒊家乡故~。同~(同乡)。 ⒋衣服里层绿衣黄~。〈引〉里面,内部城市~。手掌~。柜子~。 ⒌物体内层,跟"表"、"面"相对~层。~面。袜~儿。被盖~子。表~如一。 ⒍一定范围以内山~。那~。哪~?黑夜~。 ①靠左边,靠里的那边。 ②〈方〉内行知识~手。

:险 (形声。从阜,佥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险,阻难也。--《说文》 军旅思险。--《礼记·少仪》 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地险,山川丘陵也。--《易·坎》 险以远。--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常石险远。 又如险瘠(艰险贫瘠);险易(艰险与平坦之地);险戏(艰险) 地势险峻、危险 不登险峰,不识天地的辽阔。--碧野《富春江畔》 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险 险(雞)xiǎn ⒈地势扼要,难于通过~要。~阻。天~。 ⒉地势不平坦~以远,则至者少。 ⒊危,不安全危~。冒~∶~。~症。~境。 ⒋狡诈,狠毒~诈。~恶。~毒。阴~。 ⒌几乎,差一点~遭暗算。~些丧命。 险jiǎn 1.少。 险yán 1.岩岸。

:过 古国名 处浇于过,处豷于戈。--《左传·襄公四年》 姓,过国之后 过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唈声。本义走过,经过) 同本义 过,度也。--《说文》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 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 过(過)guò ⒈经历,经历某个空间、时间、地点~去。经~。走~。度~。~节。~桥。~河。 ⒉进行某种处理~磅。~滤。~目。 ⒊超越,超出某种范围或限度胜~。太~分。莫~火。~于激动。刚刚~期。已~半数。 ⒋转移,传递,交往~户。~电。~从。 ⒌错误~失。~错。知~必改。 ⒍用在动词后面。 ①助词。〈表〉曾经或完毕看见~。去~了。曾用~。吃~了。 ②与"来"、"去"连用,〈表〉趋向搬~来。走~去。 ⒎ ⒏ ①花费太多。 ②辜负。 ⒐ ⒑ ⒒ ⒓ ⒔ 过(過)guō姓。 过huò 1.车的盛膏器。 2.通"祸"。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