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S 时运·其二

时运·其二

更新时间:2024-05-20 14:13:14


诗人: 陶渊明
标题: 时运·其二
内容: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魏晋·陶渊明《时运·其二》
翻译: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长河已被春水涨满,漱漱口,再把脚手冲洗一番。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啊看,心中充满了喜欢。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人但求称心就好,心意满足并不困难。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喝干那一杯美酒,自得其乐,陶然复陶然。

参考资料:

1、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3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8
注释:

洋洋¹平潭²,乃漱(shù)乃濯(zhuó)³
¹洋洋:水盛大貌。²平潭:浇满水之湖泊。³漱、濯:洗涤。

(miǎo)¹遐景²,载³欣载瞩(zhǔ)
¹邈邈:远貌。²遐景:远景。³载:语词。⁴瞩:注视。此句写诗人眺望远景,心感欣喜。

人亦有言,称(chèn)¹心易足。
¹称:相适合,符合。

挥兹一觞(shāng)¹,陶然自乐。
¹挥兹一觞:意谓举觞饮酒。挥:倾杯饮酒。

参考资料:

1、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3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8
赏析: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写自己在水边的游赏,这情趣和《论语》中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相似。“洋洋平泽”,是说水势浩大而湖面平坦,诗人就在这湖边洗濯着(这里“漱”也是洗涤之意);“邈邈远景”,是说远处的景色辽阔而迷濛,它引人瞩目,令人欣喜。这四句中写动作的两句很简单,其实就是四个动词。“乃”和“载”都没有实义,主要起凑足音节、调和声调的作用。写景的两句也很虚,不能使读者切实地把握它。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呢?那洋洋的水面和邈邈的远景融为一气,展示着大自然浩渺无涯、包容一切的宽广。

  诗人在湖中洗濯,在水边远望,精神随着目光延展、弥漫,他似乎和自然化成了一个整体。这四句原是要传布一种完整而不可言状的感受、气氛,倘若某一处出现鲜明的线条和色块,就把一切都破坏了。后四句是由此而生的感想:凡事只求符合自己的本愿,不为世间的荣利所驱使,人生原是容易满足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朦胧醉意之中,我就自得其乐。

  以上是说暮春之游在自然中得到的欣喜。陶渊明热爱自然,这是人所皆知的。他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

  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的实现。

  至于陶渊明“欣慨交心”,并有一种感伤的缘由是他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完全面对着自然生活——即使是做了隐士。当时动荡不宁、恶浊昏暗的社会现实,与陶渊明笔下温和平静的自然,恰成为反面的对照。它不能不在诗人的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三四两章伤今怀古的感叹,正是以此为背景的。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83-486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时间在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当时陶渊明四十岁,正闲居在家乡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他在三月三日出游东郊,想起曾点说过的那一番话,写下了这首纪游的《时运》诗。古代三月三有修褉的风俗,此诗中的“游暮春”、“春服既成”、“乃漱乃濯”等正与修褉事相合。 参考资料:完善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8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河已被春水涨满,漱漱口,再把脚手冲洗一番。
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啊看,心中充满了喜欢。
人但求称心就好,心意满足并不困难。
喝干那一杯美酒,自得其乐,陶然复陶然。

注释
洋洋:水盛大貌。
平潭:浇满水之湖泊。
漱、濯(zhuó):洗涤。
邈(miǎo)邈:远貌。遐景:远景。
载:语词。瞩:注视。此句写诗人眺望远景,心感欣喜。
称(chèn):相适合,符合。
挥兹一觞(shāng):意谓举觞饮酒。挥:倾杯饮酒。

参考资料:

1、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93
2、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8

赏析

  写自己在水边的游赏,这情趣和《论语》中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相似。“洋洋平泽”,是说水势浩大而湖面平坦,诗人就在这湖边洗濯着(这里“漱”也是洗涤之意);“邈邈远景”,是说远处的景色辽阔而迷濛,它引人瞩目,令人欣喜。这四句中写动作的两句很简单,其实就是四个动词。“乃”和“载”都没有实义,主要起凑足音节、调和声调的作用。写景的两句也很虚,不能使读者切实地把握它。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呢?那洋洋的水面和邈邈的远景融为一气,展示着大自然浩渺无涯、包容一切的宽广。

  诗人在湖中洗濯,在水边远望,精神随着目光延展、弥漫,他似乎和自然化成了一个整体。这四句原是要传布一种完整而不可言状的感受、气氛,倘若某一处出现鲜明的线条和色块,就把一切都破坏了。后四句是由此而生的感想:凡事只求符合自己的本愿,不为世间的荣利所驱使,人生原是容易满足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在朦胧醉意之中,我就自得其乐。

  以上是说暮春之游在自然中得到的欣喜。热爱自然,这是人所皆知的。他病重时写给几个儿子的遗书中,还言及自己“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不过,陶渊明之热爱自然,内中还深含着一层人生哲理。在他看来,多数人由于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追逐无止境的欲望,于是虚伪矫饰,倾轧竞争,得则喜,失则忧,人生就在这里产生了缺损和痛苦。

  而大自然却是无意识地循着自身的规律运转变化,没有欲望,没有目的,因而自然是充实自由的,无缺损的。人倘能使自己化同于自然,就能克服痛苦,使人生得到最高的实现。

  至于陶渊明“欣慨交心”,并有一种感伤的缘由是他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完全面对着自然生活——即使是做了隐士。当时动荡不宁、恶浊昏暗的社会现实,与陶渊明笔下温和平静的自然,恰成为反面的对照。它不能不在诗人的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三四两章伤今怀古的感叹,正是以此为背景的。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83-486
释意: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洋水 昆仓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山海经》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洋水。--《水经注》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洋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洋yáng ①众多。 ②广大;盛大。 ③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④今指地球表面上广袤的水域,约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七﹑海洋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九。分为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⑤外国的;来自外国的。 ⑥新奇,与众不同。 ⑦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 ⑧洋钱,银元。 ⑨用同"烊"。熔化;溶化。 ⑩用同"漾"。晃动。 ⑾用同"漾"。抛掷。 ⑿水名。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洋yǎng "洋洋"﹑"洋然"。 洋xiáng ①通"翔"。引申指翼﹑侧。 ②通"祥"。福,赐福。 ③通"祥"。祥和。参见"洋飈"。 ④古水名。即今山东省的弥河。参阅《说文.水部》"洋,水"段玉裁注。 ⑤古州名。本为汉成固县,秦为汉中郡,北周为洋州,唐为洋州,均治今陕西省西乡县,明初改为洋县。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洋水 昆仓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山海经》 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汉水又东,右会洋水。--《水经注》 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旧称银币为洋钱,简称洋 洋 盛多、广大 洋,多也。--《尔雅》。注洋,溢也。” 洋yáng ①众多。 ②广大;盛大。 ③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④今指地球表面上广袤的水域,约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七﹑海洋总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九。分为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⑤外国的;来自外国的。 ⑥新奇,与众不同。 ⑦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 ⑧洋钱,银元。 ⑨用同"烊"。熔化;溶化。 ⑩用同"漾"。晃动。 ⑾用同"漾"。抛掷。 ⑿水名。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洋yǎng "洋洋"﹑"洋然"。 洋xiáng ①通"翔"。引申指翼﹑侧。 ②通"祥"。福,赐福。 ③通"祥"。祥和。参见"洋飈"。 ④古水名。即今山东省的弥河。参阅《说文.水部》"洋,水"段玉裁注。 ⑤古州名。本为汉成固县,秦为汉中郡,北周为洋州,唐为洋州,均治今陕西省西乡县,明初改为洋县。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汉中府》。

:平〈形〉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平,语平舒也。--《说文》 终和且平。--《诗·小雅·伐木》 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 又如平典(和平典雅);平度(平和的法度);平气(平和之气);平远(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平愉(平和愉悦);平睦(犹平和) 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土治曰平,水治曰清。--《诗·小雅·黍苗》传 平,正也。--《广韵》 地爱其平。--《淮南子·本经》。注 平píng ⒈不倾斜,无凹凸,无高低起伏~坦。~原。~面。水~如镜。 ⒉均等,公正~均。公~。~等。~分秋色。 ⒊普通,经常~淡。~凡。 ⒋安定,宁静~安。~静。太~。心~气和。 ⒌使平削~。铲~。~乱。~整土地。 ⒍〈古〉通"评"。评议。 ⒎ ⒏ ⒐ ⒑ ⒒ ①不相隶属,地位相等~行单位。 ②数学名词。两个~面、或一个~面上的两条直线、或一条直线与一个~面,永不相交~行四边形。 平pián 1.辨治。

:潭〈名〉 (形声。从水,覃声。本义水名) 同本义 潭,水。出武陵镡成玉山,东入郁林。--《说文》 深水池 潭,渊也。--广雅·释水》 泝江潭兮。--《楚辞·九章·抽思》。注潭,渊也。楚人名渊曰潭。” 崖冈潭渊。-- 文选·左思·吴都赋》 随山疏瀎潭。--谢灵运《述祖德诗》 下见小潭。--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西南而望。 坐潭上。 又如潭心(潭底,渊底);潭石(深谷里的岩石);潭影(潭中的光影);潭府(深渊);潭渊(深渊) 待我先 潭tán ⒈深水坑或池泥~。积水~。 ⒉通"覃"。深~渊。~思。 潭xún 1.水边;水边深处。

:乃 你,你的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他的 乃心在咸阳。--曹操《蒿里行》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此,这个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这样,如此 子无乃 乃(迺、廼)nǎi ⒈你,你的~父。~弟。 ⒉于是,这才河水浅,~涉水而过。经劝说~止。 ⒊是,就是非他~你。失败~成功之母。 ⒋竟~至如此。 ⒌却貌似稻苗,~是稗子。 ⒍只,仅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五。 ⒎

:漱 形声。同本义 漱,眜口也。 咸盥漱。--《礼记·内则》 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礼·内则》 又如漱盂(盛漱口水的器皿);漱流(以流水漱口。比喻隐居生活);漱盥(漱口盥洗) 洗涤 冠带垢,和灰清漱。--《礼记·内则》 又如漱涤(洗涤);漱澣(洗涤);漱浣(洗涤);漱濯(洗涤) 冲刷;冲荡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善沟者水漱之。--《考工记·匠人》 石泉漱琼瑶。--左思《招隐诗》 沈液漱陈根。--张协《杂诗》 又如漱石(冲刷岩石);漱石枕流(枕石漱流。比喻士人的 漱shù含水荡洗口腔~口‖~。

:乃 你,你的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他的 乃心在咸阳。--曹操《蒿里行》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此,这个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这样,如此 子无乃 乃(迺、廼)nǎi ⒈你,你的~父。~弟。 ⒉于是,这才河水浅,~涉水而过。经劝说~止。 ⒊是,就是非他~你。失败~成功之母。 ⒋竟~至如此。 ⒌却貌似稻苗,~是稗子。 ⒍只,仅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五。 ⒎

:濯 (形声。从水,翟声。本义洗) 同本义 濯,洒也。--《广雅》 视壶濯及豆笾。--《仪礼·特牲礼》。注溉也。” 王乃淳濯飨醴。--《国语·周语》。注洗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楚辞·渔父》 可以濯罍。--《诗·大雅·泂酌》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韩愈《石鼓歌》 濯清莲而不妖。(清莲,清净的水。妖妖艳,妖媚。)--宋·周敦颐《爱莲说》 又如濯缨(洗涤帽带。指避世隐居或清高自守);濯磨(洗涤磨炼,以求上进);濯足(本谓洗去脚污◇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濯沐(洗涤) 涤 濯zhuó洗~手。 濯zhào 1.船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