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T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更新时间:2024-06-03 04:55:30


诗人: 汪元量
标题: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内容: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凜凜鹡鴒孤。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拼音: zì xiào rú yī shì fǎ shū, qióng chóu hé rì dé shēn shū.
自笑儒衣世法疏,穷愁何日得伸舒。
yī cóng xié cè lái yàn dì, jǐ nǐ chén qíng qǐ jiàn hú.
一从挟策来燕地,几拟陈情乞鉴湖。
fēng yǔ qī qī hóng yàn shòu, xuě shuāng lǐn lǐn jí líng gū.
风雨凄凄鸿雁瘦,雪霜凜凜鹡鴒孤。
xiāng jiāng lóu shàng wú liáo shén, bú jiàn wú shān shì huà tú.
湘江楼上无憀甚,不见吴山似画图。
释意: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始;开头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起源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又如自顷(近来) 自 自己,自我;本身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自zì ⒈本人,己身~己。亲~。~作~受。~成一家。~强不息。 ⒉从,由~从。~始至终。~成都到武汉。 ⒊当然~属无妨。~有话说。 ⒋ ⒌ ①自己主动。 ②不依靠人为的力量水会~动下流。 ③全部是机械操作~动化。 ⒍ ①自己负担。 ②自以为了不起。 ⒎ ⒏ ①天然存在的~然界。 ②不造作,不勉强听凭~然。 ③当然~然好办。 ⒐ ①自己感觉到。 ②自己认识和觉悟到~觉地遵纪守法。 ⒑ ⒒ ⒓ ⒔ ①自己制造。 ②克制自己。 ⒕ ⒖ ⒗ ①不受约束,不受限制请大家~由发表意见。 ②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愿活动的权利人身~由。~由选举。 ③哲学上指人们在实践中认识了客观规律并能掌握它,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世界。 ⒘ ⒙

:笑〈动〉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 笑(哾)xiào ⒈露出喜悦的表情,发出欢乐的声音微~。大~。~逐颜开。 ⒉指讥笑,嘲笑耻~。莫见~。别取~他。 ⒊ ⒋ ①能使人发笑的话。 ②轻视,讥讽净闹~话。

:儒 (形声。从人, 需声。本义 术士) 同本义。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儒,术士之称。--《说文》 通天地之人曰儒。--《法言·君子》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论衡·超奇》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墨子·非儒下》 四曰儒,以道得民。--《周礼·太宰》 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礼记·儒行》 又如儒师;儒仙 孔子学说(孔教);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 儒rú ⒈旧时指读书人~者。~生。 ⒉

:衣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同本义 衣,所以蔽体者也。上曰衣,下曰裳。--《说文》 一戎衣。--《书·武城》。传服也。” 薄澣我衣。--《诗·周南·葛覃》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 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荀九家乾为衣。--《易·说卦》 夜披衣坐。--唐·李朝威《柳毅传》 披紫衣。 又如衣祛(衣袖);衣袖(衣服的袖子);衣裤(上衣与裤子) 服装 衣yī ⒈上衣。泛指衣服~裳。内~。~冠楚楚。 ⒉包在物体外面的胞~。糖~炮弹。 衣yì穿~轻裘。~羽绒服。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 世(卋)shì ⒈一生,一辈子人生一~。只有今生今~,既无前~,也无来~。 ⒉父子相继为一世。〈引〉继承~ ~代代。~袭。~禄。~医。 ⒊时代近~。当~。 ⒋全球,天下~界。~人。举~闻名。 ⒌指从先辈起就有交往、友谊~交。~叔。~兄。 ⒍地质年代单位。在"纪"以下,一纪分二、三个"世"早泥盆~。 ⒎ ⒏ ⒐ ⒑ ⒒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廳”,即解廳,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廳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 法 fǎ ⒈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颁布后强制执行的规则~令。~律。宪~。民~。刑~。犯~∠~。 ⒉规律~则。 ⒊处理事物的手段方~。办~儿。乘~。疗~。想个~子。 ⒋标准,仿效,可仿效的~帖。~书。效~。便国不必~古。 ⒌佛教的教义佛~。 ⒍封建迷信的骗人把戏~术。作~。 ⒎ 【法宝】 ①佛教用语。指佛说法,也指僧尼的衣钵、锡杖等。 ②宗教或神魔、童话小说中所谓的法力、宝物等。〈喻〉特别有效的思想、事物、方法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宝。 ⒏ 【法院】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⒐ 【法家】 ①对书法家、画家的尊称。 ②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法治"的一个学派,以商鞅、韩非等为代表。

:疏 (会意。疋”有通的意思。本义疏导,开通) 同本义 疏,通也。--《说文》。疋者,破包足动也。孕则塞,生则通。因转注为开通分远之谊,俗字作痚,故汉疏广之后,隐其半为束氏。 疏为川谷,以导其气。--《国语·周语》。注通也。” 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疏为川渎、沟洫、陂池。--《柳宗元《天说》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沟洫,随山浚川。--《史记·河渠书赞》 又如疏决(疏浚;开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开浚);疏涤(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凿(打通阻塞 疏shū ⒈去掉阻塞,使畅通~通。~导。~河道。 ⒉分,分散~队。~散。 ⒊稀,不密稀~。~星。~落。 ⒋不亲密~远。 ⒌粗~食。 ⒍粗心,不周密~忽。~漏。 ⒎不熟悉生~。 ⒏空虚,不实空~。才~学浅。 ⒐注释古文并对前人的注释加以引申或说明~证。注~。 ⒑分条陈述。旧时又指给皇帝的奏议奏~。 疏shù 1.分条记录或分条陈述。 2.奏章。 3.指上奏章。 4.指阐释经书及其旧注的文字。 5.引申为阐释。 6.指书信。 7.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祈祷文。 8.旧时募 化用的簿册。 9.指捐款。

:穷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同本义 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广诂》 横四海兮焉穷?--《楚辞·九歌·云中君》 赤水穷焉。--《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 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吕氏春秋·下贤》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礼记·儒行》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欲穷其林。--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 穷(竑)qióng ⒈不得志,不显贵,跟"达"相对~不失义。 ⒉阻塞,不通,走投无路,跟"通"相对日暮途~。追~寇。 ⒊生活、处境困难~苦。~困。~则思变。 ⒋尽,完结理屈词~。无~无尽。 ⒌极端,彻底推究~凶极恶。~根究底。 穷gōng 1.身体。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 愁 chóu ①忧虑发~、这事真~死人了。 【愁肠百结】形容极度忧愁。 【愁眉锁眼】形容十分忧愁、苦恼的样子。 【愁绪】忧愁的情绪不觉一股、涌上心头。 【愁云惨淡】见【愁云惨雾】。 【愁云惨雾】形容令人忧愁的凄惨景象。又作愁云惨淡、云愁雾惨。 愁chóu ⒈忧虑忧~。发~。莫~。无忧无~。 ⒉形容景象惨淡、凄惨~雾。~云。 愁qiǎo 1.容色改变貌。 愁jiū 1.敛束。 2.聚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