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 谏迎佛骨表

谏迎佛骨表

更新时间:2024-05-20 13:13:34


诗人: 韩愈
标题: 谏迎佛骨表
内容: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拼音: chén mǒu yán: fú yǐ fú zhě, yí dí zhī yī fǎ ěr, zì hòu hàn shí liú rù zhōng guó, shàng gǔ wèi cháng yǒu yě.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xī zhě huáng dì zài wèi bǎi nián, nián bǎi yī shí suì shǎo hào zài wèi bā shí nián, nián bǎi suì zhuān xū zài wèi qī shí jiǔ nián, nián jiǔ shí bā suì dì kù zài wèi qī shí nián, nián bǎi wǔ suì dì yáo zài wèi jiǔ shí bā nián, nián bǎi yī shí bā suì dì shùn jí yǔ, nián jiē bǎi suì.
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
cǐ shí tiān xià tài píng, bǎi xìng ān lè shòu kǎo, rán ér zhōng guó wèi yǒu fú yě.
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qí hòu yīn tāng yì nián bǎi suì, tāng sūn tài wù zài wèi qī shí wǔ nián, wǔ dīng zài wèi wǔ shí jiǔ nián, shū shǐ bù yán qí nián shòu suǒ jí, tuī qí nián shù, gài yì jù bù jiǎn bǎi suì.
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
zhōu wén wáng nián jiǔ shí qī suì, wǔ wáng nián jiǔ shí sān suì, mù wáng zài wèi bǎi nián.
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
cǐ shí fó fǎ yì wèi rù zhōng guó, fēi yīn shì fú ér zhì rán yě.
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hàn míng dì shí, shǐ yǒu fó fǎ, míng dì zài wèi, cái shí bā nián ěr.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
qí hòu luàn wáng xiāng jì, yùn zuò bù zhǎng.
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sòng qí liáng chén yuán wèi yǐ xià, shì fú jiàn jǐn, nián dài yóu cù.
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
wéi liáng wǔ dì zài wèi sì shí bā nián, qián hòu sān dù shě shēn shī fú, zōng miào zhī jì, bù yòng shēng láo, zhòu rì yī shí, zhǐ yú cài guǒ, qí hòu jìng wèi hóu jǐng suǒ bī, è sǐ tái chéng, guó yì xún miè.
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shì fú qiú fú, nǎi gèng dé huò.
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yóu cǐ guān zhī, fú bù zú shì, yì kě zhī yǐ.
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gāo zǔ shǐ shòu suí chán, zé yì chú zhī.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
dāng shí qún chén cái shí bù yuǎn, bù néng shēn zhì xiān wáng zhī dào, gǔ jīn zhī yí, tuī chǎn shèng míng, yǐ jiù sī bì, qí shì suì zhǐ, chén cháng hèn yān.
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
fú wéi ruì shèng wén wǔ huáng dì bì xià, shén shèng yīng wǔ, shù qiān bǎi nián yǐ lái, wèi yǒu lún bǐ.
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
jí wèi zhī chū, jí bù xǔ dù rén wéi sēng ní dào, yòu bù xǔ chuàng lì sì guàn.
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又不许创立寺观。
chén cháng yǐ wéi gāo zǔ zhī zhì, bì xíng yú bì xià zhī shǒu, jīn zòng wèi néng jí xíng, qǐ kě zì zhī zhuǎn lìng shèng yě? jīn wén bì xià lìng qún sēng yíng fó gǔ yú fèng xiáng, yù lóu yǐ guān, yú rù dà nèi, yòu lìng zhū sì dì yíng gōng yǎng.
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
chén suī zhì yú, bì zhī bì xià bù huò yú fú, zuò cǐ chóng fèng, yǐ qí fú xiáng yě.
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
zhí yǐ nián fēng rén lè, xùn rén zhī xīn, wèi jīng dū shì shù shè guǐ yì zhī guān, xì wán zhī jù ěr.
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
ān yǒu shèng míng ruò cǐ, ér kěn xìn cǐ děng shì zāi! rán bǎi xìng yú míng, yì huò nán xiǎo, gǒu jiàn bì xià rú cǐ, jiāng wèi zhēn xīn shì fú, jiē yún:" tiān zǐ dà shèng, yóu yī xīn jìng xìn bǎi xìng hé rén, qǐ hé gèng xī shēn mìng!" fén dǐng shāo zhǐ, bǎi shí wèi qún, jiě yī sàn qián, zì cháo zhì mù, zhuǎn xiāng fǎng xiào, wéi kǒng hòu shí, lǎo shào bēn bō, qì qí yè cì.
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
ruò bù jí jiā jìn è, gèng lì zhū sì, bì yǒu duàn bì luán shēn yǐ wéi gōng yǎng zhě.
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
shāng fēng bài sú, chuán xiào sì fāng, fēi xì shì yě.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fū fú běn yí dí zhī rén, yǔ zhōng guó yán yǔ bù tōng, yī fú shū zhì kǒu bù yán xiān wáng zhī fǎ yán, shēn bù fú xiān wáng zhī fǎ fú bù zhī jūn chén zhī yì, fù zǐ zhī qíng.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jiǎ rú qí shēn zhì jīn shàng zài, fèng qí guó mìng, lái zhāo jīng shī, bì xià róng ér jiē zhī, bù guò xuān zhèng yī jiàn, lǐ bīn yī shè, cì yī yī xí, wèi ér chū zhī yú jìng, bù lìng huò zhòng yě.
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
kuàng qí shēn sǐ yǐ jiǔ, kū xiǔ zhī gǔ, xiōng huì zhī yú, qǐ yí lìng rù gōng jìn? kǒng zǐ yuē:" jìng guǐ shén ér yuǎn zhī.
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 gǔ zhī zhū hóu, xíng diào yú qí guó, shàng lìng wū zhù xiān yǐ táo rú fú chú bù xiáng, rán hòu jìn diào.
”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
jīn wú gù qǔ xiǔ huì zhī wù, qīn lín guān zhī, wū zhù bù xiān, táo rú bù yòng, qún chén bù yán qí fēi, yù shǐ bù jǔ qí shī, chén shí chǐ zhī.
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qǐ yǐ cǐ gǔ fù zhī yǒu sī, tóu zhū shuǐ huǒ, yǒng jué gēn běn, duàn tiān xià zhī yí, jué hòu dài zhī huò.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
shǐ tiān xià zhī rén, zhī dà shèng rén zhī suǒ zuò wéi, chū yú xún cháng wàn wàn yě.
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
qǐ bù shèng zāi! qǐ bù kuài zāi! fú rú yǒu líng, néng zuò huò suì, fán yǒu yāng jiù, yí jiā chén shēn, shàng tiān jiàn lín, chén bù yuàn huǐ.
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wú rèn gǎn jī kěn kǔn zhī zhì, jǐn fèng biǎo yǐ wén.
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
chén mǒu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臣某诚惶诚恐。
释意: :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人在低头时,眼睛即处于竖立的位置,字形正表示了俯首屈从之意。本义男性奴隶) 同本义 臣,事君者也。象屈服之形。--《说文》 仕于公曰臣。--《礼记·礼运》 事君不贰是谓臣。--《国语·晋语》 臣治烦去惑者也。--《左传·成公二年》 臣妾逋逃。--《书·费誓》。郑注臣妾,厮役之属也。” 臣则左之。--《礼记·少仪》。注谓囚俘。”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又如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臣役(泛指奴仆);臣御(臣妾仆 臣 chén ①君主制度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②官吏对皇帝的自称。 【臣服】屈首称臣,接受统治。 臣chén ⒈奴隶社会称男性奴隶。  ⒉君主制国家对官员的通称。又用于官员对君主的自称。 ⒊役使。又指屈服于人~服。

:某 (象形。金文字形。像木上结一个果实,本是梅”的象形。本义梅) 指一定的不明说的人或事物 如古人某。--清·周容《芋老人传》 狂生某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太监某守辽东。--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某亦守法。 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宋·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又如某人;某天;某官某(某某官(叫)某某的(人)。某,文言虚指代词。此处前一个代此人官职,后一个代他的 某mǒu ⒈代词。代替人、时、事、物等,而又不明确指出~人。~年。~县。~件事。~种东西。 ⒉谦词。相当于"我"~愿往。~之所论。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说文》 志以发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传·昭公九年》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言,心声也。--《法言·问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经》 言者所以在意。--《庄子·外物》 具言所闻。--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趋机而言。--《后汉书·列女传》 言讫不见。--明·魏禧《大铁椎 言yán ⒈话语~。诺~。有~在先。~而有信。 ⒉讲,说~语。~行一致。身教重于~教。 ⒊汉语中的一个字,也指一句话五~绝句。七~乐府。一~为定。 ⒋文言中的动词词头(无义)驾~出游(驾驾车)。 言yàn 1.诉讼。 2.通"唁"。慰问。 言yín 1.参见"言言"。

:伏〈动〉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 伏 fú ⒈趴,脸面向下,身体前屈~地。~案。 ⒉隐藏,隐匿埋~。潜~。两侧~兵。打~击战。 ⒊屈服,认错或认罚~输。~判。~诛。 ⒋低下去时起时~。此起彼~。 ⒌〈古〉通"服"。敬佩~其为人。 ⒍ 【伏特】简称"伏"。电动势、电位差、电压的单位,代号v。 ⒎ 【伏日】通常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十天止。这一段时间,每十天为一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是我国每年最热的时期。故有"热在三 伏"的说法。 伏fù 1.指禽鸟孵卵。 2.量词。用作时间单位。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 又如以手代足(爬行。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 的) 使,令 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战国策》 又如以彰 以yǐ ⒈拿,把,用,将~礼相待。~理服人。~儆效尤。~退为进。~逸待劳。 ⒉依,顺,按照~次进入。~此类推。 ⒊因,因为不~人废言。不~失败而灰心。 ⒋在,于(指日、时)~1921年7月1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⒌来,目的在于学文化,~增长知识。遵守交通规则,~免发生车祸。 ⒍连词~及。~至(一直到)。~致(因而)。所~。 ⒎文言连词。用法同"而"城高~厚。地广~深。 ⒏语气词。跟"可"、"得"、"足"、"能"、"堪"等连用可~合作。得~观赏。足~胜任。堪~媲美。 ⒐放于位置词前〈表〉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五天~内。长江~南。七尺~下。 ⒑ ⒒〈古〉通"已"。已经固~怪之矣。 ⒓

:佛〈名〉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 十方,到处有佛 西方有神,名曰佛。--《后汉书·西域传》 又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 佛教 佛 fó ⒈梵语"佛陀"的简称。"佛"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得道者)的称呼拜~。特用于尊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祖。 ⒉ 【佛教】〈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 ⒊见fú。 佛(彿、髴) fú ⒈ 【仿佛】见"fǎng仿"。 ⒉见fo。 佛bó 1.兴起貌。 佛bì 1.见"佛脄"﹑"佛狸"。 2.通"弼"。辅助。《诗.周颂.敬之》"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郑玄笺"佛,辅也。"陆德明释文"郑音弼。"马瑞辰通释"古弼字其音均 与佛近,故弼可借作佛也。"一说,佛训为"大"。《诗.周颂.敬之》"佛时仔肩"毛传"佛,大也。"参阅清钱大昕《潜研堂集.答问》。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五代·王衍《醉妆词》 又如者回(这回);者般(这般);者流(犹言这个流派);者番(这番;这次);者里(这里);者个(这个);者边(这边) 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指代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读书者有几。--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后死者。--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 者zhě ⒈代词。指人、事、物、时、数、地点等作~。读~。劳动~。前~。大~。昔~。那~。此四~。治国能使贫~富。 ⒉这,此(多见于古诗词或早期白话中)~回。~番。~个。~儿走。 ⒊助词。〈表〉语气停顿郭沫若~,四川人也。 ⒋用于句末。〈表〉希望或命令的语气且慢~。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说文》 夷有九种。--《後后汉书东夷传》 宅喁夷。--《书饶典》。马注萺夷也。” 四夷八衭。--《周礼职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衭(古代东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穛) 旧时往往用以穛外囶或外囯人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夷船由泥城。--《广 夷yí ⒈〈古〉我国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东~。也泛指少数民族四~。 ⒉旧指外国或外国的~情。 ⒊平辈。 ⒋平安,平坦化险为~。夫~以近,则游者众。 ⒌铲平,消灭~去险阻。~族(〈古〉酷刑之一。一人有罪,杀尽家族)。 ⒍ 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