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X 喜蒋德瞻远里

喜蒋德瞻远里

更新时间:2024-06-03 01:18:34


诗人: 翁卷
标题: 喜蒋德瞻远里
内容: 为官三载余,所得是清虚。学就金丹法,修成玉检书。乍归人客满,久出竹林疎。怪我吟髭白,相欢相见初。——宋代·翁卷《喜蒋德瞻远里》
释意: :为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墜。--《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 为(為、爲)wéi  ⒈做,干事在人~。敢作敢~。 ⒉有能力,有贡献,做出成绩年轻有~。大有作~。 ⒊看成,当作认~。以~。不足~凭。霓~衣兮风~马。 ⒋充当,担任,治理能者~师。她~校长已三年。善~国事。 ⒌成,变成变荒坡~花果山。 ⒍是十两~一斤。 ⒎被~人所耻。 ⒏助词。〈表〉疑问、程度、范围、加强语气等何乐不~?大~不幸。广~流传。极~紧要。 为(為、爲)wèi ⒈给,替~国争光。~人民服务。 ⒉〈表〉目的~了治病救人。 ⒊向,对且~众人言。不足~外人道。 ⒋帮助,卫护~人作嫁(〈喻〉没有自己的好处,白给别人操劳)。~虎作伥(〈喻〉做坏人的帮凶)。

:官〈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官guān ⒈政府机关或军队里担任职务并有一定级别的人员,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吏。军~。外交~。又泛指有一定级别的行政领导当~不贪,长治久安。不能当~做老 爷。 ⒉属于国家的或政府的~粮。~兵。~办之事。 ⒊ ⒋ ⒌ ①旧指通行广大地区的普通话,特指北京话。 ②推托,不负责任的话(也叫"打官腔")拿~话吓人。 ⒍ ①旧称官吏或政府。 ②诉讼打~司。吃~司。 ③〈喻〉用文字进行论争笔墨~司。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载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又如载祀(年) 载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又如登载( 列(记载) 载zǎi ⒈年三年五~。 ⒉记在书报刊物上记~。登~。报~。刊~。转~。 载zài ⒈装,乘坐~货。装~。此车可~六人。 ⒉承受~重五吨。 ⒊充满满~而归。风雪~途。 ⒋乃,边,于是~歌~舞。~弛~驱。 载dài 1.加在头上;用头顶着。 2.尊奉;拥戴。 载zāi 1.筑墙长版。 2.树立。参见"载常"。 载zī 1.耕作。

:余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饱足。足食得饱 余,饶也。--《说文》 剩下;剩余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余 剩下的,多余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亦无使有余。--《吕氏春秋·辩士》。注犹多也。” 父有余(余)财。--《吴仲山碑》 今也每食无余(余)。--《诗·秦风·权舆》 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为率以外多余的人口);余润(利润);余资(剩余的钱);余师(很多余地; 残留的; 余yú ⒈我,我的。 ⒉剩下的,多出的剩~。节~。多~。有~。~粮。不遗~力。 ⒊遗留,遗存城荒古迹~。 ⒋零数十~天。百~人。五里~。 ⒌后,以外业~。工作之~。 余yù 1.姓。见"余且"。 余xú 1.见"余吾"。 余tú 1.梼余,山名。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 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必于无人之所。--《吕氏春秋·达郁》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 所suǒ ⒈地方处~。住~。 ⒉机关或其它办事的地方派出~。研究~。医务~。 ⒊量词。指房屋两~住房。三~医院。 ⒋在动词前,〈表〉承受动作的事物亲眼~见。各尽~能。家中~寡有者。我~需要的。 ⒌跟"被"、"为"等合用,〈表〉被动被人~笑。这里的困难已为我们~克服。 ⒍ ①〈表〉因果关系,常与"因为"相应因为她有急事要办,~以不来了。 ②〈表〉用来~以责己者严,~以责人者宽。 ③〈表〉实在的情理或适当的举动不知~以。忘乎~以。 ⒎ ①所说的~谓先进,决不是一切都好。 ②某些人所说的,含有不承认或带有揭露、讽刺资产阶级~谓的"民主自由",穷人是无份的。

:得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得,行有所得也。--《说文》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工之侨得良桐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 得 dé ①〈古〉同德所识穷乏者~我与(《孟子·告子上》) ②〈古〉贪得戒之在~。(《论语·季氏》) ③得到~奖。 ④适合~体。 ⑤得意扬扬自~。 ⑥完成饭~了。 ⑦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又见děi,·de。 【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合于正义就能得到多数人的拥护和帮助,违背正义必然陷于孤立而失败。 【得陇望蜀】取得陇后,又想攻西蜀。比喻得了这个,还想那个,贪得无厌。陇古地名,现甘肃省东部。蜀古地名,现四川省中西部。 【得势】得到地位和权势(多用于贬义)。 【得体】(言语行动等)得当,恰当。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或环境。天自然的;天然的。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形容技艺纯熟或做事非常顺手。 【得宜】合适;恰当。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 【得鱼忘筌】 【得鱼忘荃】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筌捕鱼用的竹器。 【得志】志愿实现(多指名利等愿望得到满足)。 得 ·de用在动词后表可能拿~动、说不~。 ②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连接补语走~慢、白~耀眼。又见dé;děi。 得 děi ①必须学习上~高标准。 ②需要~花时间。 ③必然夜里不穿多点~挨冻。又见dé;·de。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是,直也。--《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 对的,正确的 王弗是。--《国语·楚语》。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注善也。” 彼人是哉。--《诗·魏风·园有桃》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是shì ⒈对,正确,合理,跟"非"相对~的。分清~非。今~昨非。 ⒉这,这个,这样~日天晴。如~也行。~可忍,孰不可忍。 ⒊〈表〉解释或分类她~学生。这瓶墨水~红的。 ⒋〈表〉存在满园~果树。遍街都~人。 ⒌〈表〉答应~,我马上去办。 ⒍〈表〉赞同,认为对~的。话~说得好。 ⒎〈表〉让步,含"虽然"之义这椅子旧~旧,但很结实,还能用。 ⒏〈表〉适合味道~爽口。他走的~时候。 ⒐〈表〉凡是,一切~重活他都抢着干。~节假日她照常忙。 ⒑〈表〉加重语气今天~热。惟你~问。 ⒒〈表〉判断共产主义~人们的最高理想。 ⒓用于问句你~坐火车还~坐飞机? ⒔ ①正确和错误明辨~非。 ②争执,纠纷招惹~非。搬弄~非。 ⒕ ⒖ 是tí 1.月边。参见"是月"。

:清〈形〉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 清酤(清圣 清qīng ⒈明晰,纯洁透明,跟"浊"相对~楚。~晰。~水。~爽。天朗气~。 ⒉干净,洁净~洁。 ⒊安静,寂静~静。冷~。 ⒋太平澹然四海~。 ⒌不混杂,不混乱划~界限。分~是非。 ⒍单纯,不杂~白。~唱。~炒。 ⒎彻底查点~查。~理。~点。~仓。 ⒏除尽,除去不纯,整顿组织~除。~洗。~党。 ⒐公正廉明~廉。~官。 ⒑朝代名。清朝,公元1644-1911年。1616年建国为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建都北京。第一代君主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qìng 1.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