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X 休沐寄怀

休沐寄怀

更新时间:2024-05-20 03:35:47


诗人: 沈约
标题: 休沐寄怀
内容: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邀游?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紫箨开绿筿,白鸟映青畴。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爨熟寒蔬剪,宾来春蚁浮。来往既云倦,光景为谁留?——南北朝·沈约《休沐寄怀》
翻译: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
虽说有千山万岭,所喜爱的也不过是那一丘一壑。

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邀游?
每天登登台阶就已感到幸运自足,哪里还用得着到远处去游乐?

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面对水池而神清志爽,燥热全消,打开幔帐才知已到了天高气爽的初秋。

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
庭园里的飞禽随时令而变化,木兰花根应着节气萌发。

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
倚着堂前屋檐下的栏杆,檐下堂阶前就是池水边处。

紫箨开绿筿,白鸟映青畴。
紫色的竹子,上冒出绿色的竹箭,雪白的鸟儿映着绿油油的田畴。

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
水边长满了艾草,荷花围住了北楼。

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
目送斜阳隐没在层台重阁之中,迎看明月的清辉酒入深闱轻帐。

爨熟寒蔬剪,宾来春蚁浮。
新煮的饭刚切的菜蔬,客人来了捧上热腾腾的酒。

来往既云倦,光景为谁留?
客人散后有些倦,这样好的风光景色不享受留给谁享受?

参考资料:

1、邓魁英,袁本良主编.古诗精华.四川:巴蜀书社,2000:754-755
注释:

虽云万重岭,所玩¹终一丘。
休沐:就是官吏休息沐浴,即例假。这是继承汉代的官吏休假制度。¹玩:喜好。

阶墀(chí)¹幸自足,安事远邀游²
¹阶墀:台阶。²遨游:游乐。

临池清溽(rù)¹,开幌(huǎng)²望高秋³
¹“临池”句:面对水池而神清志爽,燥热全消。溽暑:指盛夏气候潮湿闷热。²幌:帘幔。³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园禽¹与时变²,兰根应节³
¹园禽:庭园里的飞禽。²与时变:随时令而变化。³应节:应时。⁴抽:长出,萌发。

凭轩¹(qiān)²木末³,垂堂对水周
¹“凭轩” 凭,倚,靠。轩,堂前屋檐下的栏干。²搴:拔,摘取。³木末:树梢。⁴垂堂:堂边檐下地。⁵周:环绕。

紫箨(tuò)¹开绿筿(xiǎo)²,白鸟映青畴³
¹箨:竹皮。²筿:小竹,细竹。³青畴 :绿色的田野。

¹叶弥南浦²,荷花绕北楼。
¹艾:多 年生草本植物,名冰台,又名艾蒿。一说“艾”疑为“芰”之误。艾是生长在陆地的植物,不能“弥浦”。²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

送日隐层阁¹,引月入轻帱(chóu)²
¹层阁:犹层楼。²轻帱:轻薄的帐子。

(cuàn)¹熟寒蔬²剪,宾来春蚁浮³
¹爨:升火煮饭。²寒蔬:越冬的菜蔬,古人以为美味,这里泛指菜蔬。³蚁浮:酒面的浮沫叫做“浮蚁”。为协韵称“蚁浮”。

来往既云¹倦,光景²为谁留?
¹云:说。²光景 :光阴,时光。

参考资料:

1、邓魁英,袁本良主编.古诗精华.四川:巴蜀书社,2000:754-755
赏析: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
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邀游?
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
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
紫箨开绿筿,白鸟映青畴。
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
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
爨熟寒蔬剪,宾来春蚁浮。
来往既云倦,光景为谁留?

  这是一首娱情遣意、抒撼怀抱的篇章。诗开头四句写乘闲暇之隙,得游赏大自然之趣,而其求只在“阶墀幸自足”,无远游之望。接下去诗人用十二句描叙了他在宅前庄后所赏识的大自然初秋景色。最后四句诗人以大自然的美,写到邀友人之乐趣。最后一句反语表述了诗人要及时享受大自然的美与友人间的乐。全诗起人高论,具征达旨,语言秀逸。

  诗的开头四句,将诗人特殊心恋吐露出来。自然造化,气象万千,千层叠峰,万重风烟,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音,好景如画,美不胜收。但诗人所求,止在一丘一壑。而漫步石阶,逍遥庭院,自可耳聆山水清音,目接江河秀色,不必再劳心费神、天涯漫游,这四句诗人借此表明了知足常乐、天下不易其志的胸怀。所以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足以逗引浓厚的兴趣,寄托遥深的情怀。

  接下来六联铺写庄前宅后的旖旎风光。诗人心净如水,气清似秋,临小池而神清志爽,燥热之心全消;开兰幌而心旷神怡,烦恼之怀顿释。“临池”“开幌”动作感很强,表明诗人从室内转向室外,从内心自我走向外界自然,因而着一“望”字统领下文。随着诗人推开窗幌,眺望高秋,一幅幅优美的山水图画便絡绎迭现,一一映入诗人的眼帘。“因禽”八句写景,时空上跳跃性较大。兰根劲抽,紫箨爆笋,是舂景;艾叶满浦,荷花绕楼,则是夏景;而凭轩搴木,垂堂对水,则又是写眼前之秋景。这八句诗当是诗人“开幌望高秋"时,触目兴想,列述的四时之佳致。时节上,春、夏、秋三景络绎叠现,佳境纷陈;画面上,紫、绿、白、青、蓝、红等各种色彩,浓淡相间,错落有致。写“时变”是其脉络,而壮秋兴抒秋怀才是其中心。至此,诗人自己也被深深地吸引了,不由得流连忘返,澹然忘归。“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眼看着一轮斜阳,徐徐隐没在层台重阁之中,而一弯明月,已冉冉升起,把银白色的清辉,洒满了深闹轻帐。这里,两个动词“送”“引”用得出神。“送"“引”本身都表示时态推移,一“送”一“引”,移时入神,诗人的专注之心和流连之情,便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而且,在“送”斜阳与“引”新月之间,还暗寓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流程,留下了很长一段时间空白,任凭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去体会,从而使诗呈现出含蓄蕴藉的风致来。最后四句,诗从环境之美,写到朋友之乐,写到心性之愉。一位瞩目于佳景、忘怀于秋情的诗人形象粲然出现了。诗人想到在这幽雅的环境里,煮上粗茶淡饭,聊备芳香美酒,招待来往的朋友,是惬意的。“来往既云倦”,辜负了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良辰美景,末句反诘,既有独自欣喜、自我陶醉之乐,又有劝勉朋友寄意皋壤之意。明山净水,舒心养性,不可多得,不可再得。言语之间,流露了无限的春念之情。

  这首诗景色的描写、构图和笔法上都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有些铺写甚至还嫌噜苏。但因诗人是怀着一丘一整足以自乐的心情来观赏并描写的,所以意味就非同一般。诗人并不在乎环境本身怎么样,只要心性自乐,便“阶算幸自足”了,平凡的景物也能引起美的愉悦和快感。所以,他才要尽情地去欣赏,不厌其烦地去描写,把所能见到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详细描写出来,并尽量写得更优美些,更令人惬意些,以此反映出诗人高洁的志趣。不必过分苛求诗人的噜苏,也不会责怪写景没能出新了;相反,诗人笔下寻常的山水丘壑、花鸟日月之中写出诗人澹然自适的心迹,并由此咀嚼到那馥郁着人生哲理的滋味。就像品尝一杯芳香美酒,味之愈久,醇香愈浓,所获愈多。

参考资料:

1、盛庆斌编著.汉魏六朝诗鉴赏.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77-178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抽身繁华喧器的闹市和尔虞我诈的官场,投入大自然怀抱,沉思人生哲理,闲居东田私宅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1、盛庆斌编著.汉魏六朝诗鉴赏.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77-178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虽说有千山万岭,所喜爱的也不过是那一丘一壑。
每天登登台阶就已感到幸运自足,哪里还用得着到远处去游乐?
面对水池而神清志爽,燥热全消,打开幔帐才知已到了天高气爽的初秋。
庭园里的飞禽随时令而变化,木兰花根应着节气萌发。
倚着堂前屋檐下的栏杆,檐下堂阶前就是池水边处。
紫色的竹子,上冒出绿色的竹箭,雪白的鸟儿映着绿油油的田畴。
水边长满了艾草,荷花围住了北楼。
目送斜阳隐没在层台重阁之中,迎看明月的清辉酒入深闱轻帐。
新煮的饭刚切的菜蔬,客人来了捧上热腾腾的酒。
客人散后有些倦,这样好的风光景色不享受留给谁享受?

注释
休沐:就是官吏休息沐浴,即例假。这是继承汉代的官吏休假制度。
玩:喜好。
阶墀(chí):台阶。
遨游,游乐。
“临池”句:面对水池而神清志爽,燥热全消。
溽(rù)暑:指盛夏气候潮湿闷热。
幌(huǎng):帘幔。
高秋:天高气爽的秋天。
园禽:庭园里的飞禽。
与时变:随时令而变化。
应节:应时。
抽:长出,萌发。
“凭轩” “垂堂”二句:化自《楚辞·九歌·湘君》中的“搴芙蓉木末”和“水周兮堂下”。凭,倚,靠。轩,堂前屋檐下的栏干。搴(qiān),拔,摘取。木末,树梢。垂堂,堂边檐下地。周,环绕。
箨(tuò):竹皮。筿(xiǎo):小竹,细竹。
青畴 :绿色的田野。
艾:多 年生草本植物,名冰台,又名艾蒿。一说“艾”疑为“芰”之误。艾是生长在陆地的植物,不能“弥浦”。
南浦:泛指面南的水边。
“送日”二句:是说目送斜阳隐没在层台重阁之中,迎看明月的清辉酒入深闱轻帐。层阁,犹层楼。轻帱(chóu):轻薄的帐子。
爨(cuàn):升火煮饭。
寒蔬:越冬的菜蔬,古人以为美味,这里泛指菜蔬。
“宾来"句:言与宾客同酌春酒。蚁浮,酒面的浮沫叫做“浮蚁"。为协韵称“蚁浮"。
云:说。
光景 :光阴,时光。

参考资料:

1、邓魁英,袁本良主编.古诗精华.四川:巴蜀书社,2000:754-755

赏析

  这是一首娱情遣意、抒撼怀抱的篇章。诗开头四句写乘闲暇之隙,得游赏大自然之趣,而其求只在“阶墀幸自足”,无远游之望。接下去诗人用十二句描叙了他在宅前庄后所赏识的大自然初秋景色。最后四句诗人以大自然的美,写到邀友人之乐趣。最后一句反语表述了诗人要及时享受大自然的美与友人间的乐。全诗起人高论,具征达旨,语言秀逸。

  诗的开头四句,将诗人特殊心恋吐露出来。自然造化,气象万千,千层叠峰,万重风烟,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音,好景如画,美不胜收。但诗人所求,止在一丘一壑。而漫步石阶,逍遥庭院,自可耳聆山水清音,目接江河秀色,不必再劳心费神、天涯漫游,这四句诗人借此表明了知足常乐、天下不易其志的胸怀。所以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足以逗引浓厚的兴趣,寄托遥深的情怀。

  接下来六联铺写庄前宅后的旖旎风光。诗人心净如水,气清似秋,临小池而神清志爽,燥热之心全消;开兰幌而心旷神怡,烦恼之怀顿释。“临池”“开幌”动作感很强,表明诗人从室内转向室外,从内心自我走向外界自然,因而着一“望”字统领下文。随着诗人推开窗幌,眺望高秋,一幅幅优美的山水图画便絡绎迭现,一一映入诗人的眼帘。“因禽”八句写景,时空上跳跃性较大。兰根劲抽,紫箨爆笋,是舂景;艾叶满浦,荷花绕楼,则是夏景;而凭轩搴木,垂堂对水,则又是写眼前之秋景。这八句诗当是诗人“开幌望高秋"时,触目兴想,列述的四时之佳致。时节上,春、夏、秋三景络绎叠现,佳境纷陈;画面上,紫、绿、白、青、蓝、红等各种色彩,浓淡相间,错落有致。写“时变”是其脉络,而壮秋兴抒秋怀才是其中心。至此,诗人自己也被深深地吸引了,不由得流连忘返,澹然忘归。“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眼看着一轮斜阳,徐徐隐没在层台重阁之中,而一弯明月,已冉冉升起,把银白色的清辉,洒满了深闹轻帐。这里,两个动词“送”“引”用得出神。“送"“引”本身都表示时态推移,一“送”一“引”,移时入神,诗人的专注之心和流连之情,便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而且,在“送”斜阳与“引”新月之间,还暗寓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流程,留下了很长一段时间空白,任凭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去体会,从而使诗呈现出含蓄蕴藉的风致来。最后四句,诗从环境之美,写到朋友之乐,写到心性之愉。一位瞩目于佳景、忘怀于秋情的诗人形象粲然出现了。诗人想到在这幽雅的环境里,煮上粗茶淡饭,聊备芳香美酒,招待来往的朋友,是惬意的。“来往既云倦”,辜负了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良辰美景,末句反诘,既有独自欣喜、自我陶醉之乐,又有劝勉朋友寄意皋壤之意。明山净水,舒心养性,不可多得,不可再得。言语之间,流露了无限的春念之情。

  这首诗景色的描写、构图和笔法上都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有些铺写甚至还嫌噜苏。但因诗人是怀着一丘一整足以自乐的心情来观赏并描写的,所以意味就非同一般。诗人并不在乎环境本身怎么样,只要心性自乐,便“阶算幸自足”了,平凡的景物也能引起美的愉悦和快感。所以,他才要尽情地去欣赏,不厌其烦地去描写,把所能见到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详细描写出来,并尽量写得更优美些,更令人惬意些,以此反映出诗人高洁的志趣。不必过分苛求诗人的噜苏,也不会责怪写景没能出新了;相反,诗人笔下寻常的山水丘壑、花鸟日月之中写出诗人澹然自适的心迹,并由此咀嚼到那馥郁着人生哲理的滋味。就像品尝一杯芳香美酒,味之愈久,醇香愈浓,所获愈多。

参考资料:

1、盛庆斌编著.汉魏六朝诗鉴赏.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77-178
释意: :虽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即使…也;纵使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仅,只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原本,本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 虽(雖)suī ⒈连词。即使,纵然~然。麻雀~小,肝胆俱全。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犹生。会议~短,但可解决问题。 ⒉只,仅有~有。 虽wèi 1.兽名。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大气中的水蒸气,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或与雨共存时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做云 雲,山川气也。--《说文》 地气上为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其状若悬於而赤,其名曰云。--《吕氏春秋·明理》 云集响应。--汉·贾谊《过秦论》 云归而岩穴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门和股两处的狐皮拼成云形花 云(雲)yún ⒈水蒸气上升遇冷凝集成水滴或冰晶,成团的在空中飘缸~。乌~。〈喻〉众多~集。 ⒉ ⒊说人~亦~。不知所~。 ⒋文言助词(无义)~何难吁矣。日~暮矣。盖记时也~。 ⒌有其~益乎? ⒍ ⒎ ①银河。也叫"天河"。 ②高空。

:万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虫名。蝎。 万,虫也。--《说文》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唐·元稹《遣悲怀》 又如万寿(称皇帝、皇后的生日);万劫(即万世。形容极长的时间);万井(古代以地方一里为一井,万井即一万平方里);万夫(万人);万户(一万户);万户侯(食邑万户之侯);万顷 (百万亩。百亩为一顷) 古代的一种舞名 古州名 万mò ⒈ 万(萬)wàn ⒈数目字十千为一~。 ⒉多,一切~般。~物。千家~户。千军~马。~象更新。 ⒊极,很,绝对~端。~难。~无一失。~全之策。 ⒋ ①万分之一。 ②意外,意外的~一出错。防止~一。 ③倘若,如果~一他不干,就请别人干。 ⒌ ①千秋万代,永远存在。 ②〈表〉欢呼或棕人民~岁。

:重 chong (字源见重”) 重复,重叠 四阿重屋。--《考工记·匠人》。注复笮也。” 设重帘。--《周礼·掌次》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王无重世之德。--《史记·春申君传》 重金兼紫。--《后汉书·吕强传》 圜有九重,孰营度之?--《楚辞·天问》 又如这两个例子重了;重句(重复的文句);重字(重复的字);重卦(重叠八卦);重席(重叠的垫席);重轩(双重栏杆) 双,成对 盖二以重。--《仪礼·少牢礼》 又如重五(阴历五月初五日,即端阳节);重瞳(传说舜与

:岭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岭,山道也。--《说文新附》 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南朝 宋·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 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予登岭上。--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岭外望之。--宋·沈括《溪笔谈》 又如翻山越岭;岭隘(山岭上险要的隘口);岭北(山峰北面;五岭之北) 相连的山,山脉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又如岭阴(岭北。山的北面);岭坫(山岭屏障、边缘) 高大的山脉;山脉的干 岭(巟)lǐng小而尖的山,泛指山,山脉南~。五~。秦~。崇山峻~♂看成~侧成峰。 岭líng 1.见"岭巆"。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有截其所。--《诗·商颂·殷武》 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荀子·王霸》 必于无人之所。--《吕氏春秋·达郁》 僻远悠闲之所。--《吕氏春秋·谨听》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聊斋志异·促织》 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 所suǒ ⒈地方处~。住~。 ⒉机关或其它办事的地方派出~。研究~。医务~。 ⒊量词。指房屋两~住房。三~医院。 ⒋在动词前,〈表〉承受动作的事物亲眼~见。各尽~能。家中~寡有者。我~需要的。 ⒌跟"被"、"为"等合用,〈表〉被动被人~笑。这里的困难已为我们~克服。 ⒍ ①〈表〉因果关系,常与"因为"相应因为她有急事要办,~以不来了。 ②〈表〉用来~以责己者严,~以责人者宽。 ③〈表〉实在的情理或适当的举动不知~以。忘乎~以。 ⒎ ①所说的~谓先进,决不是一切都好。 ②某些人所说的,含有不承认或带有揭露、讽刺资产阶级~谓的"民主自由",穷人是无份的。

:玩 (形声。从玉,元声。本义以手玩弄 玩耍;玩弄 玩,弄也。--《说文》 将还玩吾国于股掌之上。--《国语·吴语》 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左传·昭公二十年》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氏长庆集·读谢灵运诗》 玩古知今,特可宝爱。--《颜氏家训·杂艺》 玩天地于掌握之中。--《淮南子·精神》 摩玩不已。--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玩服(玩赏佩用之物);玩爱(玩赏珍爱);玩饰(供玩赏的佩饰) 玩赏;欣赏 展玩不可晓。--《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 玩wán ⒈游戏,做某种游戏~耍。~排球。~扑克。 ⒉不认真的闹着~的。 ⒊戏弄,使弄,耍弄弄~儿。~花招。~人丧德。~物丧志。 ⒋供观赏、闲耍的东西古~。~具。 ⒌观赏,欣赏游山~水。  ⒍轻视,消极对待~视。~忽职守。~世不恭。 ⒎ ⒏ ⒐ ①摆弄着耍~弄画片。 ②耍,耍弄,搬弄~弄手段。 ⒑ ①玩具。 ②指曲艺、杂技等。 ③指东西、事物你搞的什么~意儿?

:终 (形声。从糸,冬声。甲骨文字形,象一束丝,两头象结扎的末端。本义把丝缠紧) 同本义 终,絿丝也。--《说文》 旋终在项。--《睡虎地秦墓竹简》 终了;结束。与始”相对 终,极也;终,穷也。--《广雅》 天禄永终。--《论语》 君子以永终知敝。--《易·象下传》。虞注坤为永终。” 终朝三拕之。--《易·讼》 庶人终食。--《国语·周语》 妇怨无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终继五国迁灭。--宋·苏洵《六国 终zhōng ⒈末了,完了,结束,跟"始"相对~了。~点。~止。剧~。〈引〉死,生命完结寿~。 ⒉毕竟,到底~归。~于。~究。~见成效。 ⒊尽,全,从开始到末了~日。~年。~生(~身)。 ⒋ ⒌ ①久远,永远。 ②经常。 ③往昔,自古以来。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