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Y 游仙诗十九首 其五

游仙诗十九首 其五

更新时间:2024-05-30 17:31:53


诗人: 郭璞
标题: 游仙诗十九首 其五
内容: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珪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魏晋·郭璞《游仙诗十九首 其五》
释意: :逸 (会意。从辵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说文》 随侯逸。--《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 马逸不能止。--《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 取之以逸逃于褒。--《国语·郑语》。注逸,亡也。” 无教逸欲有邦。--《书·皋陶谟》 见一赤兔,每搏辄逸。--《北史》 又如逸犯(逃犯);逸亡(逃亡);逸窜(逃窜);逸盗(在逃的盗匪);逸禽(逃逸之鸟);逸马(奔逃的马);逸匪(指在逃的匪徒);逸飞(指漏网的鸟);逸逃(逃亡) 奔跑 马逸不能止。--《左传· 逸、 ⒉ ⒊佚、 ⒉ ⒋轶yì ⒈跑,逃亡奔~。逃~。 ⒉失,散失,失传亡~。~书(已散失的古书)。~史。 ⒊安闲,休息安~。劳~结合。以~击劳,取胜之道也。 ⒋超越超~。~群之才。 ⒌释放~囚。

:翮 (形声。从羽,鬲声。本义羽毛中间的硬管) 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 翮,羽茎也。--《说文》 羽本谓之翮。--《尔雅·释器》。郭注翮,鸟羽根也。” 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周礼·地官·羽人》 羽毛 取大鸟翮为两翼。--《汉书·王莽传下》 南海则有羽翮齿革。--《荀子·王制》 泛指鸟的翅膀 鸟类 肯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胡寅《水调歌头》 翮hé羽毛中间的硬管。泛指鸟的翅膀展~高翔。 翮lì 1.古炊具。

:思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囟,囟亦声。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本义思考,想;考虑) 同本义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钦明文思安安。--《书·尧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多思;前思后想;自思;深思熟虑;思疑(疑惑;疑心);思郁(思虑薀结);思鲈(比喻抽身归隐);思劳(思虑劳累);思察(思虑辨察);思算( 思sī ⒈想,考虑~考。~索。深~熟虑。不可~议。 ⒉想念,怀念~念。 ⒊想法、考虑的线索~路。文~。构~。三~而后行。 ⒋ ①思考,想法。 ②即"观念","理性认识"。人的思想包括概念、想法、判断、推理等,它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⒌ 思sāi 1.多须貌。

:拂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孟子·告子下》 拂〈动〉 (形声。从手。弗声。本义拂拭;掸除) 同本义 拂,过击也。--《说文》。按,随击随过,犹拍也。” 拂,去也。--《广雅》 授弓拂弓。--《仪礼·大射仪》。注去尘也。” 和弓击摩。--《考工记·弓人》。注拂之摩之。” 商祝拂柩。--《仪礼·既文礼》 主人拂几。--《仪礼》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拂掉(拂杓。拂拭;扫除);拂帚(拂尘);拂子(拂尘);拂须(揩拭胡须);拂去桌上的 拂 fú ⒈掸,轻轻擦过~去灰尘⊥风~面。 ⒉甩,抖动~袖而去(〈表〉生气走开)。 ⒊违背,不顺~意(不满意)。 ⒋ 【拂晓】 【拂晨】天快亮的时候。 拂bì 1.辅佐。 2.矫正;纠正。 拂pì 1.见"拂汨"。

:霄 (形声。从雨;肖声。本义米雪) 同本义 霄,雨霓为宵。--《说文》 雨霓为霄雪。--《国语·齐语》。注冰雪杂下者谓之霄。” 风助霄仍汹。--《和吴冲卿雪诗》 又如霄雪(下霰) 高空稀薄游动的云 霄,日旁气也。--《汉书·扬雄传》注 霄,摩天赤气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注 霄,云也。--《后汉书·张衡传》注 气似天霄。--木华《海赋》 腾虹扬霄。--郭璞《江赋》 云际;天空 乘云陵霄。--《淮南子·原道》 霄霭而晻暖。--王逸《鲁灵光殿 霄xiāo ⒈云气云~。 ⒉天空九~云外。气冲~汉。飞将军自重~入。~壤之别(壤土壤、土地。形容差别极大)。

:迅〈形〉 迅,疾也。--《说文》。按,疾走也。 狼绝有力迅。--《尔雅》 藨者若鹿迅走。--《周书·王会》 迅雷风烈。--《论语》 年往迅劲矢。--陆机《长歌行》 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张衡《东京赋》 候鸣鸡以进帆,趋乱流以争迅。--唐·高适《东征赋》 迅雷甚雨。--《广东军务记》 迅不可捉。--《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迅指(巡指间。弹指间);迅羽(形容快飞的鸟);迅走(走得很快) 迅xùn快~速。~猛。~雷不及掩耳。~电不及瞑目。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足zú ⒈脚~迹。手舞~蹈。 ⒉满,够量,充分满~。~够。充~。富~。 ⒊补上补~。以昼~夜。 ⒋完全此项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尽情地,尽量地他们~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为奇。微不~道。 ⒎够得上这本书~有八万字。 ⒏ 足jù 1.(今读zú)补足;凑满。 2.拥,增益。参见"足本"。 3.过分。参见"足恭"。

:羡 (会意。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同本义 羡,贪欲也。--《说文》 羡,贪慕也。--《广韵》 慕欲曰羡。--《字林》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诗·大雅·皇矣》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又如歆羡(羡慕);艳羡(十分羡慕);称羡(称赞羡慕);欣羡(喜爱而羡慕);叹羡(赞叹羡慕) 超过,盖过 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羡田(在已入藉或规定的土地数目之外另占有的田地,是不纳租赋的隐匿田);羡利(盈利) 羡 富余,足够而多余 羡(羨)xiàn ⒈爱慕,喜爱而希望得到~慕。临河而~鱼。 ⒉剩余,有余~余。钧(均)~不足。 ⒊超过功~于五帝。〈引〉泛滥河灾之~溢。 羡yí 1.沙羡,古县名。在今湖北武昌西南。见《汉书.地理志上》。 羡yán 1.通"延"。邀请。 2.通"埏"。墓道。

:远 (形声。从辵,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又如 远(遠)yuǎn ⒈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方。~古。路~。长~。久~。 ⒉不接近,关系疏~亲。疏~。 ⒊(差别)大相差甚~。 ⒋深远言近旨~(说话浅近,含意深远)。 远yuàn 1.离开;避开。 2.不亲近;不接近。 3.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