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吧首页 查诗词 J 决囚灯

决囚灯

更新时间:2024-05-20 04:00:37


诗人: 曾极
标题: 决囚灯
内容: 五详三覆始施刑,明灭兰膏岂足凭。可惜当年杀严续,无人为益决囚灯。——宋代·曾极《决囚灯》
释意: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乿。二”代表天地,乿”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说文》 葛屦五两。--《诗·齐风·南山》 羔羊之皮,素丝五絝。--《诗·召南·羔羊》 五 四加一的和 五,数也。--《广韵》 五载一巡守。--《书·舜典》 塞其五山。--唐·李朝威《柳毅传》 五战于秦。--宋·苏洵《六国论》 起则五六揖。--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监五室。--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五路总口(通往东、西、南、北、中五路的交叉口);五车腹笥(腹中 五wǔ ⒈数目字~人。~员大将。 ⒉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

:详 (形声。从言,羊声。本义审察,审理) 同本义 详,审议也。--《说文》 度作详刑,以诘四方。--《书·吕刑》。郑注审察之也。” 凤姐详情度理,说他们必不敢多说一句话。”--《红楼梦》 愿明上详之。--《三国演义》 又如详允(审判得当、公平);详当(详审而允当);详阅(审查批阅) 详细说明 又如详梦(解梦;析梦);内详;另详 清楚地知道 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亦不详其姓字。--陶潜《五柳先生传》 又如详典(了 详xiáng ⒈细密,完备~细。~尽。~情。~实。~议法令。 ⒉清楚,知道内容~知。 ⒊说明,细说~谈。内~。~告之。 ⒋广泛,周遍~找。 ⒌审慎~刑慎罚(审慎使用刑罚)。 ⒍〈古〉通"佯"。假装。 详yáng 1.诈,假装。

:三〈数〉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 三sān ⒈数目字~个。~人行必有我师。 ⒉多次再~叮嘱。~番五次。~思而行。~令五申。~复斯言。 ⒊[三甲]〈古〉"殿试"中榜者(进士)的三个等级。宋朝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的中榜者,分为三等即"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 出身"。每甲各取有若干名,统称进士。元、明、清,殿试的中榜者,一甲只取有三名,二甲、三甲则各取有若干名。一甲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sàn 1.多次;再三。

:覆〈动〉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见若覆夏屋者矣。--《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 (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 覆 fù ⒈翻,倒过来天翻地~。水则载舟,水则~舟。 ⒉遮盖,蒙上~盖。天~地载。 ⒊同"复 ⒈ ⒉"。 ⒋ 【覆灭】全部被消灭全军~灭。 ⒌ 【覆没】指翻船沉没。〈引〉全部被消灭敌舰~没于大海中。 ⒍ 【覆辙】翻车地方,留下的车轮痕迹。〈引〉教训不要重蹈~辙。 ⒎ 【颠覆】车翻倒。〈喻〉用阴谋手段推翻合法政府。也指政权垮台。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始,女之初也。--《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 无名天地之始。--《老子》。注始者,道本也。” 始求深也。--《易·恒》。虞注乾为始。” 君子慎始。--《礼记·经解》 礼始于冠。--《礼记·昏义》。注犹根也。” 天地者,生之始也。--《荀子·王制》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始缢即气绝。--方苞《狱中杂记 始shǐ ⒈起头,最初,当初开~。~祖。~信圣贤之道。 ⒉才,方才事毕~返。

:施 (形声。从,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旖施,柔顺摇曳之貌。--《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 施,旗貌。--《说文》 旖旎(施)从风。--《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 假借为吔”。给,给予。引申为施舍 施,予也。--《广雅》 德施普也。--《易·乾》。释文与也。” 施其功事。--《周礼·内宰》。注赋也。” 齐侯好示务施。--《国语·晋语》。注惠也。” 旅有施舍。--《左传·宣公十二年》 王施舍不倦。--《左传·昭公十九年》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图。--《玉台新咏·古诗为焦 施shī ⒈实行,展示,发挥~行。~展。~工。把本领~出来。 ⒉用上,加上~用。~肥。略~丹粉。 ⒊给予~礼。~遗(遗赠送)。 ⒋ 施yí 1.邪。 2.谓太阳西斜。 3.逶迤斜行。 4.大尺名。 施yì 1.延续;延伸。 2.移易;改变。 施shǐ 1.弃置,忘却。 2.解除。 3.宽缓。

:刑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惩罚 刑xíng ⒈刑罚,对犯人各种处罚的总称定~。徒~。死~。 ⒉特指对犯人的栲打、折磨等体罚~讯。动~。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杔,照也。--《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视曰明。--《书·洪范》 明则著。--《礼记·中庸》 明星谓之启明。--《尔雅》 东有启明。--《诗·小雅·大东》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荀子·天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月明星稀,乌 明míng ⒈亮,照亮~晃晃。天~。灯火通~。 ⒉清楚,懂得,了解~白。~确。~礼。深~大义。~见万里。 ⒊公开,不隐蔽,显露在外,跟"暗"相对~说。~码实价。~枪暗箭。 ⒋视力,视力好左丘失~(左丘〈古〉人名)。聪耳~目。 ⒌看得清,认得准,见识高~智。英~。心~眼亮。 ⒍次,下一个(专指日、年)~天。~年。 ⒎迷信者称神灵神~。 ⒏ ⒐朝代名。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代君主是朱元璋。

:灭 (形声。从水,威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同本义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魏。--《战国策·魏策》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 灭(滅)miè ⒈熄,熄火~ 火。~灯。熄~。 ⒉使不存在~亡。消~。磨~。毁~。 ⒊淹没~顶。